
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7页政治哲学论文-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一,巩固权力还是制约权力■■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之比较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权力是腐败孽生的温床,腐败寄生于权力,无权力则腐 败无从谈起阿克顿勋爵有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 致腐败可谓是权力与腐败关系的最好描述孟徳斯鸠则以他天才的“本质的直 观”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 验这一理念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文化对国家权力的怀疑态度,也由此引发了 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一如何使权力不致滥用和产生腐败?其实,在这些论断和命题的背后,存在着一个预设的前提:即运用权力必须 防止滥用和腐败为什么运用权力一定耍防止滥用和腐败?拥冇权力者滥用权 力,可以为所欲为,从他个人而言,不是一件很幸福很自由很快乐的事情么,何 必耍作茧自缚呢?同样的一件事情,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在古老的中华帝国吋代,政治就是 夺取、运用和巩固专制权力,维系皇帝的”家天下”统治但偌大的中华版图,仅 靠皇帝一人是无法把家天下的统治意志贯彻到全国的,于是设立官制,给一些人 共享不同权限的权力和利益,让他们帮助维系“家天下”的局面,权力就不再是皇 帝一人独学了。
拥有了权力因而在中华帝国称为官员的人,一旦滥用权力压榨百姓,由于他 的官员身份是代表着皇帝意志和利益的符号,其行为就会被草根百姓所愤恨和唾 弃,官民矛盾激化'激起民变,皇帝就做不成了,江山就会易姓,成为另一个人 的”家天下”;也可能出现官员徇私舞弊,玩弄权术,培植党羽,罗织同上同下的 死党派系的力量,直接威胁和挑战皇权所以聪明的中华皇帝们”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 司察以纠之”,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监察系统,以实现对全国文武官吏 乃至人民的全面监视作为中华专制制度思想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他站在中国同 吋代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最高点,提出君主掌握法权,君主忠实的执行法权,君权 和法权统一的原则在他看来,只要君王是法权的忠实执行者,那么这种政治制 度就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另一方面,权力的高度集中,使他敏锐的觉察到君主专 制政治形式在对付官员和下层的管理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于是又为君王想出一 整套”权术”的办法来弥补所以说专制社会也对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坚决要铲除 的西方的出发点则不同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原罪的,即使贵为帝王,也与 普通人一样并非人间神明,也不是完善的圣人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 和夏娃在天国偷吃了禁果而闯下了弥天大祸,犯下了人类最初的罪行…原罪。
从 此人类失去了上帝的恩宠,灵魂死了,身体不受灵魂的支配而受贪欲的支配因 吐,人类就丧失了达到最高的善的能力,并且连普通的天赋也随之腐化,产生了 犯罪的强烈倾向处在这样堕落处境中,人类虽然能以机警、公正、勇毅、自制 四种美德来实现自己的一些世俗理想,得到一时的尊荣快乐,但并不足以使人在 心灵上看见上帝也就是说,由于人类的始祖的”原罪”,人类的后世子孙降生人 世开始,就巧负着祖先的这种”原罪”人性中邪恶的部分时时会战胜原来自然状 态中人性善良的部分,使人具有无法阻遏的犯罪倾向基督教的原罪说给西方政 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常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既然人类的本性中有贪婪的”基因”,那么,权力成为人类贪婪的对象…权力 欲的产生就很自然,原罪说对人类”人性原罪”的预设必然会导致“权力原罪”政 治过程就是运用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因而,从”人性原罪”和”权力原罪” 合乎逻辑的推演出”政治原罪”可见,从神学世界观看,从”人性原罪”、”权力原罪“到”政治原罪”,是人在 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在人性的支配F必然导致的”三部曲”(贪欲、权力和政治 权力欲)人靠本性无法加以避免要杜绝或消弱政治原罪,其根本办法只有在 外在于人性的政治体制中去寻找,通过权力监督机制来设定和控制权力行使的” 界限”。
因吐,权力监督成为克服人性弱点的必要工具和方法由吐从基督教彳言 仰产生了人民控制政府的愿望和耍求基督教的教义使人们对政府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无法接受勺他们同样具 有原罪的世俗统治者决定他们最珍重的信仰问题因此中世纪的神学迷雾逐渐消 退之后,人们宁愿将原来由教会控制的领域变成自己个人自由的领域,变成个人 的权利这一思想的逻辑发展结果必然是个人超越国家的自由主义深入人心到 了十八世纪,美国宪法的制订者说:”政府本身不是对人性的最大侮辱,又是什 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 府有任何外来的内在的控制了这就是说:人注定是有缺陷的,当然不能避免 它犯错,所以才有政府承担起约束人性的管理责任的必耍;另一方面,只要是人 组成的政府,就不能给它完全的依赖,就应该对其实行监督和控制这正是近代 民主监督思想的基本前提和依据二,防范牵制还是分权制衡■■中西方政治监督实践之比较中国古代社会,在专制王权的统一控制下,由各级政府分别主管各方面的政 务为了使其得以长期延续,统治者非常讲究”以内驭外”,”以小驭大”,”内外 相维,犬牙交错”,有意造成架床垒屋,以便加以防范和牵制,结果造成管官的 人多,管事的人少,形成庞大的行政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人治起到关键性的作 用从历史上看,皇帝常常使用疑诏诡使、倒言反是等权术,在监察工作上主要 采用连坐告密、遣吏巡行、牵制监督、特别侦缉、密奏传呈、检核簿册、举动案 章等方式隋唐五代宋时期在前代的基础上,又试图使这些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轮番使用有时还采用过一些极端的措施,诸如不择手段地奖励告密,吸收一 些流氓恶棍参与监察工作,制造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借助监察名义打击各种被 指称为异己的人员等等,甚至对于监察人员也进行特殊的监察武则天篡庙称帝, 自知反对势力遍布朝野,竟专门设置知IS使,负责掌管延恩、招谏、伸冤、通玄 四軌,以受天下密奏,”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 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廩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 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割据在四川一隅的王 蜀,也设寻事团,亦名中团,”所管中团百余人,每人各养私名十余辈,或聚或 散,人莫能别,呼之曰狗至于深坊僻巷,马医酒保,乞丐傭作'及贩卖童儿辈, 并是其狗民间有偶语者,宫中罔不知又有散在州郡及勋贵家,当疱看厩,御 车执乐者,皆是其狗公私动静,无不立达宋代不但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 察,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的监察。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在尙书都省设置 御史房主行弹纠御史案察失职”,使监察官也要受到专门部门的监察所有这些,无非都是为了使皇帝独掌监察大权并充分运用之,使各类官吏, 包括监察人员在内,都要受到来自皇权的严密约束,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西方社会则是试图通过政治权力内部”分立”、”分工”来达到权力的均衡,以 防止权力专制和腐败托克维尔认为,分权的”纯粹学说”也许可以这样表述:为 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维护,关键是将政府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或三部 分三个部门中的每一个部门都一定要限于行使自己的职能,不允许侵蚀其他部 门的职能进而组成这三个政府机构的人员一定要保持分离和不同,不允许任何 个人同时是一个以上部门的成员弦样一来 每个部门对其他部门都是一个制约, 没有任何一群人将能控制国家的全部机器基于对分权的上述理解,维尔进一步 指出分权学说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专断权力”第二 是政府具有三种具体的”职能”第三个是他称之为“人员分离”分权学说的最后 一个因素是这样的观点:如果遵循关于机构、职能和人员分工或分立的建议,那 么政府的每个部门都将成为对其他部门行使专断权力的制约,以及因为只限丁•行 使自身的职能、政府各部门便无法对其他部门行使不当的控制或影响。
日本清官教授曾对三权分立理论做出这样的评论:(1)三权分立是为了自 由而限制权力的最好的原理,是自由主义的政治组织原理;(2)三权分立不是 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极的防止滥用权力的原理,就是说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摩擦,把国民从专制下解脫出來;(3)三权分立是以对国家权力及行使权力的个人持怀疑的、不信人的、猜疑的 态度为出发点的;(4)三权分立具有中立和调和的性质就是说,它反对任何 权力处于绝对的优越地位它既要抑止执行方面的强权,也要抑止立法方面的强 权三,结论:现代国家政治监督制度必须贯彻法治和宪政政治监督理论既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巩 固皇权专制的权术设计和制度安排西方的政治监督理论不仅能有效防止腐败和 权力滥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国家出现专制权力,而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监督理 论,既不能有效遏制腐败,也不能防止专制,甚至可以说行使专制权力是它的政 治监督的目的然而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进步,人类政治文明不断提高,并非是人的一廂情 愿的事情,在这些人为的制度设计背后,潜藏着社会规律运动的伟力俯瞰中国 几千年的专制史,历代王朝最终莫不以血腥的暴力革命方式告终,一乱一治,分 合相依,始终跳不出这个怪圈。
作为中国几千年政治制度思想的幕后总设计者韩 非子,他的理论思想深度足可以和卢梭相媲美了,可惜政治环境和历史的局限, 他没有为限制君权做出政治制度上的设计,于是,君主集大权于一身,可以为所 欲为,成为最大的犯罪头头,韩非子的思想作茧自缚,成了几千年君主专制和玩 弄权术草菅人命的恶君王的帮凶,政治监督制度也成了维护皇权的工具*吏芸芸 众生拜倒在皇帝一人脚下,活在坐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黑暗时代,实 在令人叹息和同情时光的车轮已经带领我们走入了二十一世纪西方先迸的政治文明已经昭示 我们:任何权力都不可能完全免于专制的处境,而不论掌权者在行使专制权力时 的动机多么高尙,只要有政府行为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专制的决定不仅专制 独裁者的权力不例J外,以民主的方式产生的权力也不例外现代的政治文明要求 政府的权力严格的受到法律的限制,要求政府的行为不得违反法治所认可的价値 前提而法治最好的制度安排则是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以分权作为核心特征 的宪政是现代国家最好的制度设计宪政的本质在于用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保障人 民的自由匀权利,划定并限制政府权力和行动的范围,并提供相关的制度设施 根据这一准绳,凡是宪法不保障民权与自由的政府不是宪政;凡是宪法无法对政 府越权进行有效限制的政府,也不是宪政。
还是记住美国国父的话吧:”政府本身不是对人性的最人侮辱,又是什么呢? 如果人都是天{吏,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耍对政府有任 何外来的内在的控制了这也许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监督制度最好的讽刺和现代政治监督制度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