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919090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二 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α-萘酚反应( Molisch 反应)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 α -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2.间苯二酚反应( Seliwanoff 反应)原理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三.材料与方法1.α-萘酚反应( Molisch 反应)取 5 支试管,分别加入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再向 5 支试管中各加入 2 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 1mL ,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2.间苯二酚反应( Seliwanoff 反应)1 / 5.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各 0.5ml。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mL ,混匀将 3 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四.结果与分析试剂现象产生现象的时间排序葡萄糖浅紫色环,试样淡棕41%色1%果糖浅紫色环,试样深棕5色蔗糖深紫色环,试样深棕21%色1%淀粉深紫色环,试样淡棕3色1%糠醛深紫色环,试样黑色1表 1试剂现象1%葡萄糖4分 02 秒开始变红色1%果糖2分 45 秒开始变红色1%蔗糖2分 49 秒开始变红色表 21.由表 1 可知,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糠醛均可发生 Molisch反应,但产生的紫环颜色不同,反应后试样的颜色也不同,其中糠醛2 / 5.的紫环颜色最深,且试样颜色为深棕接近黑色加入浓硫酸后,糠醛溶液立刻发生变化,淀粉和蔗糖产生现象时间相当发生以上现象是因为糖类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才能与 α-萘酚反应,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种类的糖需要的时间不同,因此产生紫环现象的时间不同,而糠醛溶液可直接与 α-萘酚反应,所以产生紫环现象的时间最短且不同的糖性质不同,导致紫环的颜色也不同2.由表 2 可知,果糖溶液最先变红,蔗糖溶液出现红色的时间与果糖几乎相同,葡萄糖溶液变红时间最晚,且颜色最淡。

      果糖是酮糖,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因此果糖反应最快而蔗糖是二糖,可水解为酮糖葡萄糖是醛糖,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五.讨论与结论Seliwanoff 反应试验中, 1%的果糖和蔗糖均在 2 分 40 秒左右出现红色,葡萄糖在 4 分钟左右变色前人所做试验中 1%的果糖和蔗糖有在 2 分钟时开始变色,有在 3 分钟时开始变色, 1%的葡萄糖有在 3 分时变色,有在 4 分钟时变色因此我所做的试验结果与前人相似但有些试验中加热时间延长到 20 分钟,分别记录 2 分钟, 5 分钟,10 分钟 ,20 分钟时溶液的颜色,发现在 2 分钟时果糖有黑色沉淀生成,其他溶液均无沉淀加热至 10 分钟后,溶液均变为棕色或黑色加热时间应在 1~5 分钟为宜,试样浓度在 0.5%~1%最适宜3 / 5.本次实验我做的基本正确,通过实验验证了 α-萘酚反应和间苯二酚反应,了解了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操作和现象参考文献1. 张世仙,刘 焱,朱 彬,金 茜,曾启华, α 萘酚,硫酸法测定酒糟多糖含量 [J].食品科学 ,2013 ,34(18):245-248.2. 陆红 ,何正平 ,吴忠良 ,淀粉与碘的颜色反应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3) :31-323. 杨万政 ,对 Molisch 实验两 个 问题的探讨 [J].1 河北林院学报1995,10(4):346-3474. 朱万仁,关 于 Seliwanoff 反应 机 理 的初 探 [J].大学化学,1998,13(2):46-485. 陈 忠 云 ,关于戊糖和己糖在强酸作用下形成峡喃机理的讨论 [J].大学化学 1992,7(5):55-636. 和 渊 ,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还原糖含量与反应颜色变化的关系[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31(1): 25-277. 哈森其术格, 贺锋嘎 ,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芥菜多糖 中的果糖含量 [J].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2002,22(3): 446-4478. 王继勇,程 珏,孙志铭,杨万泰 , 间苯二酚与丙酮反应的机理[J].化工学报, 2005,56(7): 1237-12419. 李利军,孔星,张家仁,赖学寨,间苯二酚与蔗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甘蔗糖业, 2004,14(1): 27-3010. 曹会兰,张秀芹, 酮糖的显色试验研究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4 / 5.2015,30(6): 52-555 /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