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学第0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6hppt课件.ppt

9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2039648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6MB
  • / 9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首页第第2 2章章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中国矿业大学研制中国矿业大学研制——西南大学改编西南大学改编1 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第第2 2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2.1 2.1 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2.2 2.2 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2.3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4 2.4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2.5 2.5 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2.6 2.6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叠加原理2.7 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8 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受控源电路的分析2.9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目录2 22.1 2.1 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2.2 2.2 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型结合与三角型结合的等效变换2.3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h2h2h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本章要求:本章要求:本章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和 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根本分析方法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根本分析方法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根本分析方法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根本分析方法; ; ; ;2. 2. 2. 2. 了解实践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了解实践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了解实践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了解实践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 ;3. 3. 3. 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

      的图解分析法的图解分析法的图解分析法第第2 2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3 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1 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衔接的等效变换2.1.1 电阻的串联电阻的串联(1)(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R =R1+R2R =R1+R2(3)(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4)(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正比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R1R1U1U1U UR R2 2U2U2I I+ +– –+ ++ +– –– –R RU UI I+ +– –(2)(2)各电阻中经过同一电流;各电阻中经过同一电流;各电阻中经过同一电流;各电阻中经过同一电流;(6)(6)运用:降压、限流、调理电压等。

      运用:降压、限流、调理电压等运用:降压、限流、调理电压等运用:降压、限流、调理电压等5)(5)功率关系功率关系功率关系功率关系: :P=UI=U1I+U2I=I2R1+I2R2=I2R=P1+P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4 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1.2 电阻的并联电阻的并联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3)(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4)(4)并联电阻上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并联电阻上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并联电阻上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并联电阻上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1)(1)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R RU UI I+ +– –I1I1I2I2R1R1U UR R2 2I I+ +– –(2)(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样;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样;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样;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样;(6)(6)运用:分流、调理电流等。

      运用:分流、调理电流等运用:分流、调理电流等运用:分流、调理电流等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5)(5)(5)(5)功率关系功率关系功率关系功率关系: : : :P=UI=UI1+UI2=U2/R1+U2/R2=U2/R=P1+P25 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R"R'例例例例1: 1: 电路如图电路如图电路如图电路如图, , 求求求求U =U =????解:解:解:解:R'=  —43U1= —— ×41 = 11V R"2+R" U2 = —— ×U1 = 3VR' 2+R'U = ——×U2 = 1V2+11得得R" =  —1511+–41V2 2 2 1 1 1 U2U1+–+–+–U2.1.3 2.1.3 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6 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图图示示为为变变阻阻器器调调理理负负载载电电阻阻RL两两端端电电压压的的分分压压电电路路。

      RL = 50  ,,U = 220 V 中中间间环环节节是是变变阻阻器器,,其其规规格格是是 100  、、3 A今今把把它它平平分分为为四四段段,,在在图图上上用用a, b, c, d, e 点点标标出出求求滑滑动动点点分分别别在在 a, c, d, e 四四点点时时, 负负载载和和变变阻阻器器各各段段所所经经过过的的电电流流及及负负载载电电压压,并并就就流流过过变变阻阻器器的的电电流流与与其其额额定定电电流流比比较阐明运用时的平安问题较阐明运用时的平安问题解解:UL = 0 VIL = 0 A(1) 在在 a 点:点:RLULILU+–abcde+ –例例2:7 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 (2)在在 c 点:点:等效电阻等效电阻 R  为为Rca与与RL并联,并联,再与再与 Rec串联,即串联,即 留意,这时滑动触点虽在变阻器的中点,但是留意,这时滑动触点虽在变阻器的中点,但是输出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而是输出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而是 73.5 V。

      RLULILU+–abcde+ –RL = 50  ,,U = 220 V规格规格: 100  、、3 A8 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留意:因留意:因 Ied = 4 A  3A,,ed 段有被烧毁段有被烧毁的能够解解: (3)在在 d 点:点:RLULILU+–abcde+ –RL = 50  ,,U = 220 V规格规格: 100  、、3 A9 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RLULILU+–abcde+ –解解: (4) 在在 e 点:点:RL = 50  ,,U = 220 V规格规格: 100  、、3 A101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2 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RO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电阻电阻电阻电阻Y Y Y Y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ROCBADACDBa aC Cb bRcaRcaRbcRbcRabRab电阻电阻电阻电阻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IaIaIbIbIcIcIaIaIbIbIcIcbCRaRcRba如何求如何求RAB??111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等效变换的条件:等效变换的条件:等效变换的条件: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a(Ia(Ia(Ia、、、、IbIbIbIb、、、、Ic)Ic)Ic)Ic)一一相等,一一相等,一一相等,一一相等,对应端间的电压对应端间的电压对应端间的电压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ab(Uab(Uab、、、、UbcUbcUbcUbc、、、、Uca)Uca)Uca)Uca)也一一相等。

      也一一相等也一一相等也一一相等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电阻电阻电阻电阻Y Y Y Y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a aC Cb bRcaRcaRbcRbcRabRab电阻电阻电阻电阻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IaIaIbIbIcIcIaIaIbIbIcIcbCRaRcRba2.2 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121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条条条条件件件件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电阻电阻电阻电阻Y Y Y Y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a aC Cb bRcaRcaRbcRbcRabRab电阻电阻电阻电阻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IaIaIbIbIcIcIaIaIbIbIcIcbCRaRcRba2.2 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1313(IC(IC为零为零为零为零,ab,ab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 )(Ia(Ia为零为零为零为零,bc,bc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 )(Ib(Ib为零为零为零为零,ac,ac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端等效电阻)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Y   Y 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a aC Cb bRcaRcaRbcRbcRabRabIaIaIbIbIcIcIaIaIbIbIcIcbCRaRcRba141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将将将将Y Y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a=Rb=Rc=RY Ra=Rb=Rc=RY 时,有时,有时,有时,有Rab=Rbc=Rca= RRab=Rbc=Rca= R = = 3RY3RY;;;; 将将将将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形联接等效变换为Y Y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形结合时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ab=Rbc=Rca=R Rab=Rbc=Rca=R 时,有时,有时,有时,有Ra=Rb=Rc=RY Ra=Rb=Rc=RY =R=R/3 /3 2.2 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结合与三角形结合的等效变换Y-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电阻电阻电阻电阻Y Y Y Y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a aC Cb bRcaRcaRbcRbcRabRab电阻电阻电阻电阻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形结合IaIaIbIbIcIcIaIaIbIbIcIcbCRaRcRba151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对图示电路求总电阻对图示电路求总电阻R12R12R121 1   由图:由图:R12=2.68 R12R12R12R122 2   1 12 22 2   2 2   1 1   1 1   CDR12R122 2   1 1   1 1   0.40.4   0.40.4   0.80.8   1 12 21 10.80.8   2.42.4   1.41.4   1 1   2 21 12 22.6842.684   例例1::161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2 2::::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I1 I1 I1 。

      解:将联成解:将联成解:将联成解:将联成形形形形abcabc的电阻变换为的电阻变换为的电阻变换为的电阻变换为Y Y形结合的等效电阻形结合的等效电阻形结合的等效电阻形结合的等效电阻I1I1– –+ +4 4   5 5   8 8   4 4   4 4   12V12Va ab bc cd dI1I1– –+ +4 4   5 5   RaRaRbRbRcRc12V12Va ab bc cd d8 8   4 4   4 4   171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2 2: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计算以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I1 解:解:解:解:I1I1– –+ +4 4   5 5   8 8   4 4   4 4   12V12Va ab bc cd dI1I1– –+ +4 4   5 5   RaRaRbRbRcRc12V12Va ab bc cd d181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 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电压源模型由上由上由上由上图电图电路可得路可得路可得路可得: : U = E – IR0 U = E – IR0 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0 = 0 R0 = 0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 : U : U     E EUO=E UO=E 电压源的外特性电压源的外特性电压源的外特性电压源的外特性I IU UI IRLRLR0R0+ +- -E EU U+ +– –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电压源是由电动势电压源是由电动势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E和内阻和内阻和内阻和内阻 R0 R0 串联的电源的串联的电源的串联的电源的串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电路模型 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0<< RL R0<< RL ,,,,U U     E E ,,,,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压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压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压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O O电压源电压源191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 〔恒压源〕〔恒压源〕: RO= 0 : RO= 0 时的电压源时的电压源. . (1)输出电输出电 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即压不变,其值恒等于电动势即 Uab   E (2)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议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议伏安特性伏安特性IUabEEI+_abUab+_(3)恒压源实践并不存在,只是笼统出的元件模型恒压源实践并不存在,只是笼统出的元件模型4)不同恒压源不可并联,否那么违背不同恒压源不可并联,否那么违背KVL5) 恒压源不可短路,否那么恒压源不可短路,否那么Is= 。

      6) 多个恒压源可串联,多个恒压源可串联,E= Ei(代数和代数和)特点:特点:202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7) 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电阻、电阻、恒流源恒流源)均可除去,但需求计算流经恒压源电流时不均可除去,但需求计算流经恒压源电流时不可除去例例图中求图中求U时,可以除去恒流源时,可以除去恒流源即即U==10V,,I==10/2=5A+–RL2 I1IU2A10V但求但求I1时,不可不记恒流源时,不可不记恒流源即由即由KCL得得 2+I1--I==0即即 2+I1--5==0得得 I1==3A功率平衡关系:功率平衡关系: 2 × 10 + 3 × 10 =5 × 10 PS+PV=PR212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3.2 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I IRLRLU0=ISR0 U0=ISR0 电流源的外特性电流源的外特性电流源的外特性电流源的外特性I IU U理理理理想想想想电电电电流流流流源源源源O OISIS 电流源是由电流电流源是由电流电流源是由电流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IS 和内阻和内阻和内阻和内阻 R0 R0 并联的电源并联的电源并联的电源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的电路模型的电路模型的电路模型由上由上由上由上图电图电路可得路可得路可得路可得: : 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0 = R0 =    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 I : I     IS IS 假设假设假设假设 R0 >>RL R0 >>RL ,,,,I I     IS IS ,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流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流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流源可近似以为是理想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电流源模型R0R0U UR0R0U UISIS+ +----222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理想电流源〔恒流源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RO= ): RO=   时的电流源时的电流源. . (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流源电流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流源电流 IS;; IUabIS伏伏安安特特性性abIUabIs+_(2)恒流源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议。

      恒流源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议3)恒流源实践并不存在,只是笼统出的元件模型恒流源实践并不存在,只是笼统出的元件模型4)不同恒流源不可串联,否那么违背不同恒流源不可串联,否那么违背KCL5)恒流源不可开路,否那么恒流源不可开路,否那么U==U0= 6) 多个恒流源可并联,多个恒流源可并联,IS= ISi (代数和代数和) 特点:特点:232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7) 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对外电路来说,凡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电阻、电阻、恒压源恒压源)均可除去,但需求计算流经恒流源端电压时均可除去,但需求计算流经恒流源端电压时不可除去不可除去例例图中求图中求U时,可以除去恒压源时,可以除去恒压源即即I==IS=2A ,, U==IRL=2 × 2=4V但求但求U1时,不可不记恒压源时,不可不记恒压源即由即由KVL得得 10-U1--U==0即即 U1=10--4==6V功率平衡关系:功率平衡关系: 2 × 4 + 2 × 6 =2 × 10 PS+PR=PV+–RL2 U1IU2A10V242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3.3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由左图:由左图:由左图:由左图: U = E U = E---- IR0 IR0由右图:由右图:由右图:由右图: U = ISR0 – IR0U = ISR0 – IR0I IRLRLR0R0+ +– –E EU U+ +– –电压源电压源电压源电压源等效变换条件等效变换条件等效变换条件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E = ISR0RLRLR0R0U UR0R0U UISISI I+ +– –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252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2)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3)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1) (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那么是不等效的对电源内部那么是不等效的对电源内部那么是不等效的对电源内部那么是不等效的 本卷须知:本卷须知:例:当例:当例:当例:当RL= RL=     时,电压源的内阻时,电压源的内阻时,电压源的内阻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R0 中不损耗功率,中不损耗功率,中不损耗功率,中不损耗功率, 而电流源的内阻而电流源的内阻而电流源的内阻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R0 中那么损耗功率中那么损耗功率中那么损耗功率中那么损耗功率4) (4) 任何一个电动势任何一个电动势任何一个电动势任何一个电动势 E E 和某个电阻和某个电阻和某个电阻和某个电阻 R R 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R0R0+ +– –E Ea ab bISISR0R0a ab bR0R0– –+ +E Ea ab bISISR0R0a ab b262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1:1:求以下各电路的等效电源求以下各电路的等效电源求以下各电路的等效电源求以下各电路的等效电源解解:+–abU2 5V(a)+ +–abU5V(c)+ (c)a+-2V5VU+-b2 + (b)aU 5A2 3 b+ (a)a+–5V3 2 U+ a5AbU3 (b)+ 272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计算计算计算2 2   电阻中的电流。

      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中的电流解解解解: :– –8V8V+ +– –2 2   2V2V+ +2 2   I I(d)(d)2 2   由图由图由图由图(d)(d)可得可得可得可得6V6V3 3   + +– –+ +– –12V12V2A2A6 6   1 1   1 1   2 2   I I(a)(a)2A2A3 3   1 1   2 2   2V2V+ +– –I I2A2A6 6   1 1   (b)(b)4A4A2 2   2 2   2 2   2V2V+ +– –I I(c)(c)282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解:一致电源方式解:一致电源方式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电路中电路中电路中1 1    电阻中的电流。

      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中的电流电阻中的电流2  +-+-6V4VI2A 3   4   6   1 I4 2 1 1A2 4A例例3::3 2A1A2A6 I4 2 1 292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I4 2 1 1A2 4A1 I4 2 1A2 8V+-I4  1 1A4 2AI2 1 3A303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电路如图电路如图电路如图电路如图U1U1====10V10V,,,,ISIS====2A2A,,,,R1R1====1Ω1Ω,,,,R2R2====2Ω2Ω,,,,R3R3====5 Ω 5 Ω ,,,,R R====1 Ω1 Ω。

      1) (1) 求电阻求电阻求电阻求电阻R R中的电中的电中的电中的电流流流流I I;;;;(2)(2)计算理想电压源计算理想电压源计算理想电压源计算理想电压源U1U1中的电流中的电流中的电流中的电流IU1IU1和理想电流和理想电流和理想电流和理想电流源源源源ISIS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UISUIS;;;;(3)(3)分析功率平衡分析功率平衡分析功率平衡分析功率平衡解:解:解:解:(1)(1)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IR1IR1RISR3+_IU1+_UISUR2+_U1ab(a)例例例例4:4:aIR1RIS+_U1b(b)aIRISbI1R1(c)313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由图由图(a)可得:可得: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1U1====10V10V,,,, IS IS====2A2A,,,,R1R1====1Ω1Ω,,,, R2 R2====2Ω2Ω,,,,R3R3====5 Ω 5 Ω ,,,, R R====1 Ω1 ΩI1=10AI1=10A,,,, I=6A I=6AIR1IR1RISR3+_IU1+_UISUR2+_U1ab(a)IR3323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各个电阻所耗费的功率分别是:各个电阻所耗费的功率分别是:两者平衡:两者平衡:(60+20)W=(36+16+8+20)W80W=80W(3)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由计算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IR1IR1RISR3+_IU1+_UISUR2+_U1ab(a)IR3U1U1====10V10V,,,, IS IS====2A2A,,,,R1R1====1Ω1Ω,,,, R2 R2====2Ω2Ω,,,,R3R3====5 Ω 5 Ω ,,,, R R====1 Ω1 ΩI1=10AI1=10A,,,, I=6A I=6AIU1=6AIU1=6A,,,, UIS=10V UIS=10V333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0V+-2A2 I讨论题讨论题哪哪个个答答案案对对???+-10V+-4V2  等效变换后内部不等效343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第第3讲终了讲终了习题习题(20210304)2.1.2,,2.1.4,, 2.1.82.2.1,, 2.2.22.3.1,,2.3.3,,2.3.5353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4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运用基尔霍夫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运用基尔霍夫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运用基尔霍夫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运用基尔霍夫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KCLKCL、、、、KVLKVL〕列方程组求解。

      〕列方程组求解〕列方程组求解〕列方程组求解对上图电路对上图电路对上图电路对上图电路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 b=3 b=3 结点数:结点数:结点数:结点数:n =2n =21 1 1 12 2 2 23 3 3 3回路数回路数回路数回路数 = 3 = 3 单单孔回路〔网孔〕孔回路〔网孔〕孔回路〔网孔〕孔回路〔网孔〕=2=2假设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假设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假设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假设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应列出三个方程程程程b ba a+ + + +   E2E2R2R2+ + + +    R3R3R1R1E1E1I1I1I3I3I2I2363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 1. 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 标出回路循行方向。

      标出回路循行方向标出回路循行方向标出回路循行方向2. 2.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 KCL KCL 对结点列出对结点列出对结点列出对结点列出 ( n ( n----1 )1 )个独立的结点电流个独立的结点电流个独立的结点电流个独立的结点电流 方程3. 3.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 KVL KVL 对回路列出对回路列出对回路列出对回路列出 b b----( n( n----1 ) 1 ) 个独立的回路个独立的回路个独立的回路个独立的回路 电压方程电压方程电压方程电压方程( (通常可取网孔列出通常可取网孔列出通常可取网孔列出通常可取网孔列出) )4. 4. 联立求解联立求解联立求解联立求解 b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 a a::::例例例例1 1 ::::1 1 1 12 2 2 2I1+I2–I3=0I1+I2–I3=0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1 1::::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2 2::::I1 R1 +I3 R3=E1I1 R1 +I3 R3=E1I2 R2+I3 R3=E2I2 R2+I3 R3=E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b ba a+ + + +   E2E2R2R2+ + + +    R3R3R1R1E1E1I1I1I3I3I2I2373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 (1)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CLKCL列列列列(n-1)(n-1)个结点电流方程个结点电流方程个结点电流方程个结点电流方程 因支路数因支路数因支路数因支路数 b=6 b=6,,,,所以要列所以要列所以要列所以要列6 6个方程。

      个方程2) (2)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VLKVL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选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3) (3) 联联联联立解出立解出立解出立解出 IG IG 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根本的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根本的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根本的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最根本的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法之一,但当支路数较多时,所需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方程的个数较多,求解不方便例例例例2 2::::对结对结点点点点 a a:::: I1 – I2 –IG = 0 I1 – I2 –IG = 0对对网孔网孔网孔网孔abdaabda::::IG RG – I3 R3 +I1 IG RG – I3 R3 +I1 R1 = 0R1 = 0对结对结点点点点 b b:::: I3 – I4 +IG = 0 I3 – I4 +IG = 0对结对结点点点点 c c:::: I2 + I4 – I = 0 I2 + I4 – I = 0对对网孔网孔网孔网孔acbaacba::::I2 R2 – I4 R4 – IG I2 R2 – I4 R4 – IG RG = 0RG = 0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对网孔bcdbbcdb::::I4 R4 -E+ I3 R3 = 0I4 R4 -E+ I3 R3 = 0 试求检流计试求检流计试求检流计试求检流计中的电流中的电流中的电流中的电流IGIG。

      RGRGadbcE–+GR3R4R2I2I4IGI1I3IR1383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b =4b =4,但恒流,但恒流,但恒流,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知,那源支路的电流知,那源支路的电流知,那源支路的电流知,那么未知电流只需么未知电流只需么未知电流只需么未知电流只需3 3个,个,个,个,能否只列能否只列能否只列能否只列3 3个方程?个方程?个方程?个方程?例例例例3 3: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留意:留意:留意:留意: (1) (1) 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假设在列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假设在列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假设在列当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时,假设在列KVLKVL方程时,方程时,方程时,方程时,所选回路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所选回路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所选回路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所选回路中不包含恒流源支路,这时,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含有恒流源,那么可少列几个支路含有恒流源,那么可少列几个支路含有恒流源,那么可少列几个支路含有恒流源,那么可少列几个KVLKVL方程。

      方程 (2) (2) 假设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假设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假设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假设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 , 那么因恒流那么因恒流那么因恒流那么因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所以,有一个恒流源就出现一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所以,有一个恒流源就出现一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所以,有一个恒流源就出现一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所以,有一个恒流源就出现一个未知电压,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不可少列个未知电压,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不可少列个未知电压,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不可少列个未知电压,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不可少列KVLKVL方方方方程baI2I342V+–I112 6 7A3 cd12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393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 (1)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CLKCL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 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支路数b =4b =4,但恒流,但恒流,但恒流,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知,那么源支路的电流知,那么源支路的电流知,那么源支路的电流知,那么未知电流只需未知电流只需未知电流只需未知电流只需3 3个,所个,所个,所个,所以可只列以可只列以可只列以可只列3 3个方程。

      个方程2) (2)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VLKVL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3) (3) 联联联联立解得:立解得:立解得:立解得:I1= 2AI1= 2A,,,, I2= –3A I2= –3A,,,, I3=6A I3=6A 例例例例3 3: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对结对结点点点点 a a:::: I1 + I2 –I3 = – 7 I1 + I2 –I3 = – 7对对回路回路回路回路1 1::::12I1 – 6I2 = 4212I1 – 6I2 = 42对对回路回路回路回路2 2::::6I2 + 3I3 = 06I2 + 3I3 = 0 当不需求当不需求a、、c和和b、、d间间的电流时,的电流时,(a、、c)( b、、d)可分别看成一个结点可分别看成一个结点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支路中含有恒流源1 12 2 因所选回路不包含因所选回路不包含因所选回路不包含因所选回路不包含恒流源支路,所以,恒流源支路,所以,恒流源支路,所以,恒流源支路,所以,3 3个网孔列个网孔列个网孔列个网孔列2 2个个个个KVLKVL方方方方程即可。

      程即可baI2I342V+–I112 6 7A3 cd404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 (1)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CLKCL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列结点电流方程 支路数支路数b =4, 且且恒流源支路恒流源支路 的电的电流知2) (2)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VLKVL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列回路电压方程(3) (3) 联联联联立解得:立解得:立解得:立解得:I1= 2AI1= 2A,,,, I2= –3A I2= –3A,,,, I3=6A I3=6A 例例3: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对结点对结点 a:: I1 + I2 –I3 = – 7对回路对回路1::12I1 – 6I2 = 42对回路对回路2::6I2 + UX = 012 因所选回路中包含因所选回路中包含因所选回路中包含因所选回路中包含恒流源支路,而恒流恒流源支路,而恒流恒流源支路,而恒流恒流源支路,而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源两端的电压未知,源两端的电压未知,需补充一个未知数需补充一个未知数需补充一个未知数需补充一个未知数UXUX,所以有,所以有,所以有,所以有3 3个网孔那么个网孔那么个网孔那么个网孔那么要列要列要列要列3 3个个个个KVLKVL方程。

      方程3+UX–对回路对回路3::–UX + 3I3 = 0baI2I342V+–I112 6 7Acd3 414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5 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的概念:结点电压的概念:结点电压的概念:结点电压的概念: 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任选电路中某一结点为零电位参考点( (用用用用     表示表示表示表示) ),,,,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其它各结点对参考点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 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结点指向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

      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 在求出结点电压后,可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在求出结点电压后,可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在求出结点电压后,可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在求出结点电压后,可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或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在左图电路中只含在左图电路中只含在左图电路中只含在左图电路中只含有两个结点,假设设有两个结点,假设设有两个结点,假设设有两个结点,假设设 b b 为参考结点,那么为参考结点,那么为参考结点,那么为参考结点,那么电路中只需一个未知电路中只需一个未知电路中只需一个未知电路中只需一个未知的结点电压的结点电压的结点电压的结点电压b ba aI2I2I3I3 E E+ +– –I1I1 R R R2 R2 IS IS R3 R3424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2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的推导设:设:设:设:Vb = 0 VVb = 0 VVb = 0 VVb = 0 V 结点电压为结点电压为结点电压为结点电压为 U U U U,,,,参考方向从参考方向从参考方向从参考方向从 a a a a 指向指向指向指向 b b b b。

      2. 2. 运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1. 用用KCL对结点对结点 a 列方程列方程 I1 + I2 – I3 –I4 = 0E1E1+ +– –I1I1R1R1U U+ +----baE2+–I2I4E1+–I1R1R2R4+–UE3+–R3I3434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KCLKCL方程那么有方程那么有方程那么有方程那么有整理得整理得整理得整理得留意:留意:留意:留意:(1) (1) 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2) (2) 分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分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分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分母是各支路电导之和, , 恒为正值;恒为正值;恒为正值;恒为正值; 分子中各项可以为正,也可以可负分子中各项可以为正,也可以可负分子中各项可以为正,也可以可负。

      分子中各项可以为正,也可以可负3) (3) 当电动势当电动势当电动势当电动势E E 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与结点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时取正号,一样时那么取负号,而与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一样时那么取负号,而与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一样时那么取负号,而与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一样时那么取负号,而与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即结点电压公式即结点电压公式即结点电压公式即结点电压公式444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1 1::::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试求各支路电流解解解解: (1) : (1) 求求求求结结点点点点电压电压 UabUab(2) (2) 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 电路中有一条支路是电路中有一条支路是理想电流源,故节点电理想电流源,故节点电压的公式要改为压的公式要改为b ba aI2I2I3I342V42V+ +– –I1I11212   7A7A3 3   IsIsE E6 6    IS IS与与与与UabUab的参考方向相的参考方向相的参考方向相的参考方向相反取正号反取正号反取正号反取正号, , 反之取负号。

      反之取负号反之取负号反之取负号 454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2:2: 计算电路中计算电路中计算电路中计算电路中A A、、、、B B 两点的电位两点的电位两点的电位两点的电位C C点为参考点点为参考点点为参考点点为参考点I3I3A AI1I1B B5 5   5 5   + +– –15V15V1010   1010   1515   + +- -65V65VI I2 2I4I4I5I5C CI1 – I2 + I3 = 0I1 – I2 + I3 = 0I5 – I3 – I4 = 0I5 – I3 – I4 = 0解:解:解:解:(1) (1) 运用运用运用运用KCLKCL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A A和和和和 B B列方程列方程列方程列方程(2) (2) 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运用欧姆定律求各电流(3) (3) 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将各电流代入KCLKCL方程,整理后得方程,整理后得方程,整理后得方程,整理后得5VA – VB = 305VA – VB = 30– 3VA + 8VB = – 3VA + 8VB = 130130解得解得解得解得: VA = 10V: VA = 10V VB = 20V VB = 20V含两个以上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法含两个以上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法含两个以上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法含两个以上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法464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6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 += =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叠加原理R1R1(a)(a)R3R3I1I1I3I3E1E1+ +– –+ +– –R2R2I2I2E2E2I´1I´1I´2I´2E1 E1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R1R1(b)(b)R3R3I´3I´3E1E1+ +– –R2R2E2E2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用用用用R2(c)R3E2+–R1I 1I 2I 3474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E2E2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c)((c)图图图图) )E1 E1 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单独作用时((b)((b)图图图图) )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 += =R1R1(a)(a)R3R3I1I1I3I3E1E1+ +– –+ +– –R2R2I2I2E2E2I´1I´1I´2I´2E1 E1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R1R1(b)(b)R3R3I´3I´3E1E1+ +– –R2R2E2E2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用用用用R2(c)R3E2+–R1I 1I 2I 3484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原电路+ += =R1R1(a)(a)R3R3I1I1I3I3E1E1+ +– –+ +– –R2R2I2I2E2E2I´1I´1I´2I´2E1 E1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R1R1(b)(b)R3R3I´3I´3E1E1+ +– –R2R2E2E2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单独作用用用用R2(c)R3E1+–R1I 1I 2I 3同理同理: 用支路电流法证明用支路电流法证明用支路电流法证明用支路电流法证明见教材见教材见教材见教材P50(P50(不讲不讲不讲不讲) )494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①①①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③③③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置:不作用电源的处置:不作用电源的处置:不作用电源的处置: E = 0 E = 0,即将,即将,即将,即将E E 短路;短路;短路;短路; Is= 0 Is= 0,即将,即将,即将,即将 Is Is 开路开路开路开路 ②②②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但功率但功率但功率P 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本卷须知:本卷须知:本卷须知:本卷须知:⑤⑤⑤⑤ 运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运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运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运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 ,即每个分电路,即每个分电路,即每个分电路,即每个分电路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④④④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假设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假设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假设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假设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方方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505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1 1:::: 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 E =10V E =10V、、、、IS=1A IS=1A ,,,,R1=10R1=10    , , R2= R3= 5R2= R3= 5    ,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 R2 R2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 I2 I2和和和和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IS IS 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 US US。

      (b) E(b) E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将将将将 IS IS 断开断开断开断开解:由解:由解:由解:由图图( b) ( b) (a)(a)+ +– –E ER3R3R2R2R1R1ISISI2I2+ +– –USUSR2R2+ +– –R3R3R1R1I2'I2'+ +– –US'US'(c) IS(c) IS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将将将将 E E 短接短接短接短接R2R2R1R1ISISR3R3I2I2   + +– – US US 515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解:由解:由解:由解:由图图(c) (c) (a)(a)+ +– –E ER3R3R2R2R1R1ISISI2I2+ +– –USUSR2R2(b) E(b) E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 +– –R3R3R1R1I2'I2'+ +– –US'US'(c) IS(c) IS单单单单独作用独作用独作用独作用 R2R2R1R1ISISR3R3I2I2   + +– – US US 例例例例1 1:::: 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 E =10V E =10V、、、、IS=1A IS=1A ,,,,R1=10R1=10    , , R2= R3= 5R2= R3= 5    ,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 R2 R2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 I2 I2和和和和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IS IS 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 US US。

      525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I2R1I1E1R2AE2I3R3+_+_知:知:E1=130V,, E2=120V,, R1=2 ,, R2=2 ,, R3=4  已算得已算得I1=15A,, I2=10A ,, I3=25A I´2R1I´1R2A20VI´3R3+_4 2 2 I 1   == I1+ I´1=15-4=11AI 2   == I2+ I´2=10+6=16AI 3   == I3+ I´3=25+2=27A例例2 I´2==20/(R2+R1//R3)=20/(2+2//4)=6A I´1==- I´2 R3 /(R1+R3)=-6*4/(2+4)=-4A I´3== I´1+ I´2= -4+6=2A求:当把求:当把E2改为改为140V时各支路电流时各支路电流解:运用叠加原理,只需计算添加的解:运用叠加原理,只需计算添加的20V电源单独作用电源单独作用 时的电流:时的电流:535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求求I1 、、 I2之值。

      之值1A1A1 1 ++--1V1VI2I1ABCD例例3::545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采用叠加原理采用叠加原理1A1A1 1 ++--1V1VI2I1ABCD使一切恒流源不起作用使一切恒流源不起作用I1 ´ = I2 ´= 0 A555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A1A1 1 ++--1V1VI2I1ABCD采用叠加原理采用叠加原理使一切恒压源不起作用使一切恒压源不起作用A,,DB,,C1 I1 I2 1A1A1 I1 =1AI2 = – 1AI1 ´ = I2 ´=0 AI1 =1A,,I2 = – 1AI1=1A,, I2= – 1A565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齐次性定理齐次性定理 只需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只需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只需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只需一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和电源成正比。

      电流和电源成正比电流和电源成正比电流和电源成正比如图:如图:如图:如图:假设假设 E1 添加添加 n 倍,各电流也会添加倍,各电流也会添加 n 倍 可见:可见:R2+ E1I2I3R1I1R2575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4 4::::知:知:知:知:US =1VUS =1V、、、、IS=1A IS=1A 时,时,时,时, Uo=0V Uo=0VUS =10 VUS =10 V、、、、IS=0A IS=0A 时,时,时,时,Uo=1VUo=1V求:求:求:求:US = 0 VUS = 0 V、、、、IS=10A IS=10A 时,时,时,时, Uo=? Uo=? 解:电路中有两个电源作用,根据叠加原理可设解:电路中有两个电源作用,根据叠加原理可设解:电路中有两个电源作用,根据叠加原理可设解:电路中有两个电源作用,根据叠加原理可设 Uo = K1US + K2 IS Uo = K1US + K2 IS当当当当 US =10 V US =10 V、、、、IS=0A IS=0A 时,时,时,时,当当当当 US = 1V US = 1V、、、、IS=1A IS=1A 时,时,时,时,USUS线性无线性无线性无线性无源网络源网络源网络源网络UoUoISIS+ +– –+ +- - 得得得得 0 = K1 0 = K1    1 + K2 1 + K2     1 1 得得得得 1 = K1 1 = K1    10+K2 10+K2     0 0联联立两式解得:立两式解得:立两式解得:立两式解得: K1 = 0.1 K1 = 0.1、、、、K2 = – 0.1 K2 = – 0.1 所以所以所以所以 Uo = K1US + K2 IS Uo = K1US + K2 IS = 0.1 = 0.1     0 +(– 0.1 ) 0 +(– 0.1 )     10 = –1V 10 = –1V585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第第4讲终了讲终了习题习题(20070305上午上午)2.4.12.5.22.6.1 ,,2.6.3,,2.6.4595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二端网络的概念:二端网络的概念:二端网络的概念:二端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

      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无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 b ba aE E+ +– –R1R1R2R2ISISR3R3R4R4b ba aE E+ +– –R1R1R2R2ISISR3R3606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a ab bR Ra ab b无源无源无源无源二端二端二端二端网络网络网络网络+ +_ _E ER0R0a ab b 电压源电压源电压源电压源〔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电流源〔诺顿定理〕〔诺顿定理〕〔诺顿定理〕〔诺顿定理〕a ab b有源有源有源有源二端二端二端二端网络网络网络网络a ab bISISR0R0无源二端网络可无源二端网络可无源二端网络可无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阻化简为一个电阻化简为一个电阻化简为一个电阻有源二端网络可有源二端网络可有源二端网络可有源二端网络可化简为一个电源化简为一个电源化简为一个电源化简为一个电源616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7.1 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线线线性网性网性网性网络络络络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电动势为电动势为电动势为E E的理想的理想的理想的理想电压电压电压电压源和内阻源和内阻源和内阻源和内阻 R0 R0 串串串串联联联联的的的的电电电电源来等效替代。

      源来等效替代源来等效替代源来等效替代 有源有源有源有源二端二端二端二端网络网络网络网络RLRLa ab b+ +U U– –I IE ER0R0+ +_ _RLRLa ab b+ +U U– –I I 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R0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a 、、、、b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压压压U0U0,即将负载断开后,即将负载断开后,即将负载断开后,即将负载断开后 a a 、、、、b b两端之间的电压。

      两端之间的电压两端之间的电压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626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例例1 1:::: 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E1=40VE1=40V,,,,E2=20VE2=20V,,,,R1=R2=4R1=R2=4   ,,,, R3=13 R3=13   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I3留意:留意:留意:留意:“ “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 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

      E ER0R0+ +_ _R3R3a ab bI3I3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E1E1I1I1E2E2I2I2R2R2I3I3R3R3+ +– –R1R1+ +– –a ab b636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1) (1) 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 E例例例例1 1: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E1=40VE1=40V,,,,E2=20VE2=20V,,,,R1=R2=4R1=R2=4   ,,,, R3=13 R3=13   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I3E1E1I1I1E2E2I2I2R2R2I3I3R3R3+ +– –R1R1+ +– –a ab bR2R2E1E1I IE2E2+ +– –R1R1+ +– –a ab b+ +U0U0– –E E 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E = U0= E2 + I R2 = 20V +2.5 E = U0= E2 + I R2 = 20V +2.5     4 V= 30V 4 V= 30V或:或:或:或:E = U0 = E1 – I R1 = 40V –2.5 E = U0 = E1 – I R1 = 40V –2.5     4 V = 4 V = 30V30V646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解:解:解:解:(2) (2) 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R0 除去一切电源除去一切电源除去一切电源除去一切电源( (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 ) 例例例例1 1: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E1=40VE1=40V,,,,E2=20VE2=20V,,,,R1=R2=4R1=R2=4   , R3=13 , R3=13   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I3。

      E1E1I1I1E2E2I2I2R2R2I3I3R3R3+ +– –R1R1+ +– –a ab bR2R2R1R1a ab bR0R0从从从从a a、、、、b b两端看进去,两端看进去,两端看进去,两端看进去, R1 R1 和和和和 R2 R2 并联并联并联并联实验法求等效电阻实验法求等效电阻实验法求等效电阻实验法求等效电阻R0=U0/ISC656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3) (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I3例例例例1 1: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电路如图,知E1=40VE1=40V,,,,E2=20VE2=20V,,,,R1=R2=4R1=R2=4   ,,,, R3=13 R3=13   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I3E1E1I1I1E2E2I2I2R2R2I3I3R3R3+ +– –R1R1+ +– –a ab bE ER0R0+ +_ _R3R3a ab bI3I3666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2::知:知:知:知:R1=5 R1=5    、、、、 R2=5 R2=5     R3=10 R3=10    、、、、 R4=5 R4=5     E=12V E=12V、、、、RG=10 RG=10    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检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检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检流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检流计中的电流计中的电流计中的电流计中的电流IGIG。

      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E E– –+ +GGR4R4R2R2IGIGRGRGR1R1R3R3a ab bE E– –+ +GGR3R3R4R4R1R1R2R2IGIGRGRG676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 (1) : (1) 求开路电压求开路电压求开路电压求开路电压U0U0E' = Uo = I1 R2 – I2 R4E' = Uo = I1 R2 – I2 R4 = 1.2 = 1.2     5V– 0.8 5V– 0.8     5 V = 2V 5 V = 2V或:或:或:或:E' = Uo = I2 R3 – I1R1E' = Uo = I2 R3 – I1R1 = (0.8 = (0.8   10 –1.210 –1.2   5)V = 2V5)V = 2V(2) (2) 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 R0 R0从从从从a a、、、、b b看进去,看进去,看进去,看进去,R1 R1 和和和和R2 R2 并联,并联,并联,并联,R3 R3 和和和和 R4 R4 并联,然后再串联。

      并联,然后再串联并联,然后再串联并联,然后再串联R0abR4R2R1R3E EU0U0+ +– –a ab b– –+ +R4R2R1R3I1I26868R1=5 R1=5    R2=5 R2=5    R3=10 R3=10    R4=5 R4=5     E=12VE=12VRG=10 RG=10   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3) (3) 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 IG IGa ab bE E– –+ +GGR3R3R4R4R1R1R2R2IGIGRGRGIGIGE'E'R0R0+ +_ _RGRGa ab b6969R1=5 R1=5    R2=5 R2=5    R3=10 R3=10    R4=5 R4=5     E=12VE=12VRG=10 RG=10   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3例例3: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知知R1 = R3 = 2 , R2= 5 , R4= 8 , R5=14 , E1= 8V,, E2= 5V, IS= 3A (1)求求UOC=14VUOC=I3R3 –E2+ISR2 解:解:E1 I3 =R1 + R3=2AE2E1R3R4R1+–R2ISIR5+–(2)求求 R0(3) 求求 IR0 + R4E = 0.5AI=E1+–E2+–ISAR3R1R2R5+–U0CB BI3AR3R1R2R5R0B BR4R0+–IB BA AUOC=ER0 = (R1//R3)+R5+R2=20  707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7.2 诺顿定理诺顿定理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线线线性网性网性网性网络络络络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都可以用一个电电电电流流流流为为为为ISIS的理想的理想的理想的理想电电电电流源和内阻流源和内阻流源和内阻流源和内阻 R0 R0 并并并并联联联联的的的的电电电电源来等效替代。

      源来等效替代源来等效替代源来等效替代 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电源的内阻R0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一切电源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a 、、、、b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的电流等效电源的电流等效电源的电流等效电源的电流 IS IS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即将即将即将即将 a a 、、、、b b两端短接后其中的电流两端短接后其中的电流两端短接后其中的电流两端短接后其中的电流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R0R0RLRLa ab b+ +U U– –I IISIS有源有源有源有源二端二端二端二端网络网络网络网络RLRLa ab b+ +U U– –I I717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1::知:知:知:知:R1=5 R1=5    、、、、 R2=5 R2=5     R3=10 R3=10    、、、、 R4=5 R4=5     E=12V E=12V、、、、RG=10 RG=10    试用诺顿定理求检流计中试用诺顿定理求检流计中试用诺顿定理求检流计中试用诺顿定理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的电流IGIG。

      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E E– –+ +GGR4R4R2R2IGIGRGRGR1R1R3R3a ab bE E– –+ +GGR3R3R4R4R1R1R2R2IGIGRGRG727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解解解解: (1) : (1) 求短路电流求短路电流求短路电流求短路电流ISISR =(R1//R3) +( R2//R4 ) = 5. 8  因因因因 a a、、、、b b两点短接,所以两点短接,所以两点短接,所以两点短接,所以对电源对电源对电源对电源 E E 而言,而言,而言,而言,R1 R1 和和和和R3 R3 并联,并联,并联,并联,R2 R2 和和和和 R4 R4 并联,然并联,然并联,然并联,然后再串联后再串联后再串联后再串联E Ea ab b– –+ +R3R3R4R4R1R1R2R2I1I1I4I4ISI3I3I2I2I IS = I1 – I2 = 1. 38 A– 1.035A = 0. 345A 或:或:IS = I4 – I37373R1=5 R1=5    R2=5 R2=5    R3=10 R3=10    R4=5 R4=5     E=12VE=12VRG=10 RG=10   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2) 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求等效电源的内阻 R0 R0R0R0a ab bR3R3R4R4R1R1R2R2 R0 =(R1//R2) +( R0 =(R1//R2) +( R3//R4 ) R3//R4 ) = 5. 8 = 5. 8  (3) (3) 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求检流计中的电流 IG IGR0R0a ab bISISRGRGIGIG7474R1=5 R1=5    R2=5 R2=5    R3=10 R3=10    R4=5 R4=5     E=12VE=12VRG=10 RG=10    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电路分析方法共讲了以下几种:电路分析方法共讲了以下几种:两种电源等效互换两种电源等效互换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位法节点电位法叠加原理叠加原理等效电源定理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诺顿定理 总结总结 每种方法各有每种方法各有 什么特点?适什么特点?适 用于什么情况?用于什么情况?电路分析方法小结电路分析方法小结757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E3E1E2-R1RRRI1I2I3I4I5I6以下电路欲求各电流,用什么方法求解最方便以下电路欲求各电流,用什么方法求解最方便??提示:直接用克氏定律比较方便。

      提示:直接用克氏定律比较方便I4   I5   I1   I6   I2   I3 767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U3U1U2-R1RRRI1I2I3I4I5I6R=3 R1=2 8V6V12VI4=12/3=4AI5=6/3=2A+6V+18VI6=(0-12-6)/3= -6AI1=(8-12-6)/2= -5AI2=(-5)+(-6)-4= -15AI3=(-15)+4 -2= -13A777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8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受控源电路的分析独立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独立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独立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独立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 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

      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受控源的特点: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逝或等于零时,受控源的特点: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逝或等于零时,受控源的特点: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逝或等于零时,受控源的特点: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逝或等于零时, 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也将为零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也将为零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也将为零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也将为零受控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受控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受控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受控电源: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 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 对对对对含有受控源的含有受控源的含有受控源的含有受控源的线线线线性性性性电电电电路,可用前几路,可用前几路,可用前几路,可用前几节节节节所所所所讲讲讲讲的的的的电电电电路分析方法路分析方法路分析方法路分析方法进进进进展分析和展分析和展分析和展分析和计计计计算算算算 ,但要思索受控的,但要思索受控的,但要思索受控的,但要思索受控的特性。

      特性 运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运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运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运用:用于晶体管电路的分析787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  U1U1+ +_ _U1U1U2U2I2I2I1=0I1=0(a)VCVS(a)VCVS+ +- -+ +- -    I1 I1(b)CCVS(b)CCVS+ +_ _U1=0U1=0U2U2I2I2I1I1+ +- -+ +- -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c) VCCS(c) VCCSgU1gU1U1U1U2U2I2I2I1=0I1=0+ +-+ +-(d) CCCS(d) CCCS    I1 I1U1=0U1=0U2U2I2I2I1I1+ +-+ +-电电电电压压压压控控控控制制制制电电电电压压压压源源源源电电电电流流流流控控控控制制制制电电电电压压压压源源源源电电电电压压压压控控控控制制制制电电电电流流流流源源源源电电电电流流流流控控控控制制制制电电电电流流流流源源源源797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电路的根本定理和各种分析计算方法仍可电路的根本定理和各种分析计算方法仍可运用,只是在列方程时必需添加一个受控运用,只是在列方程时必需添加一个受控源关系式。

      源关系式普通原那么:普通原那么: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808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在用迭加原理求解受控源电路时,只应分别在用迭加原理求解受控源电路时,只应分别思索独立源的作用;而受控源仅作普通电路思索独立源的作用;而受控源仅作普通电路参数处置参数处置,不可将受控源随意短路或断路不可将受控源随意短路或断路!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要点〔1 1〕〕818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例例1::试求电流试求电流试求电流试求电流 I1 I1 解法解法解法解法1 1:用支路电流法:用支路电流法:用支路电流法:用支路电流法对大回路:对大回路:对大回路:对大回路:解得:解得:解得:解得:I1 = 1. 4 AI1 = 1. 4 A 2I1 – I2 +2I1 = 10 2I1 – I2 +2I1 = 10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对结点 a a::::I1+I2= – 3 I1+I2= – 3 解法解法解法解法2 2:用叠加原理:用叠加原理:用叠加原理:用叠加原理电压源作用:电压源作用:电压源作用:电压源作用:2I1'+ I1' +2I1' = 102I1'+ I1' +2I1' = 10I1' = 2AI1' = 2A电流源作用:电流源作用:电流源作用:电流源作用:对大回路:对大回路:对大回路:对大回路:2I1" +(3+ I1")2I1" +(3+ I1")   1+2I1"= 01+2I1"= 0 I1"= – 0.6A I1"= – 0.6AI1 = I1' +I1"= 2 – 0.6=1. 4AI1 = I1' +I1"= 2 – 0.6=1. 4A2I1"+_I1"3A2 1 2I1'+_I1'2 1 + +– –10V10V82822I1+_I12 1 10V10V+ +– –3AaI2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 可以用两种电源互换、等效电源定理等方法,简可以用两种电源互换、等效电源定理等方法,简化受控源电路。

      但简化时留意不能把控制量化简掉化受控源电路但简化时留意不能把控制量化简掉否那么会留下一个没有控制量的受控源电路,使电否那么会留下一个没有控制量的受控源电路,使电路无法求解路无法求解6 R34 1 2 +_E9VR1R2R5IDI1知知:?求求: I1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要点〔2〕〕838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两种电源互换两种电源互换6 4 1 2 +_E9VR1R2R5IDI16 4 +_ED1 2 +_E9VR1R2I1例例2848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6 1 6 +_E9VR1R2ID 'I16 +_ED1 2 +_E9VR1R2I14 8585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ID'6 +_E9VR1I1 6 6 +_E9VR11 R2ID'I18686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E9V6 R1I1+_6/7 ED'ID'6 +_E9VR1I1 8787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E9V6 R1I1+_6/7 ED'8888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假设二端网络内除了受控源外没有其他独立〕假设二端网络内除了受控源外没有其他独立源,那么此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必为源,那么此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必为0。

      由于,只由于,只需独立源产生控制造用后,受控源才干表现出电源需独立源产生控制造用后,受控源才干表现出电源性质〔〔2〕求输入电阻时,只能将网络中的独立源去除,〕求输入电阻时,只能将网络中的独立源去除,受控源应保管受控源应保管〔〔3〕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加压求流加压求流法〞或法〞或“开路、短路法〞求解开路、短路法〞求解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受控源电路分析计算 - 要点〔要点〔3〕〕8989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1. 1. 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的概念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成正比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成正比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成正比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成正比 线性电阻值为一常数线性电阻值为一常数线性电阻值为一常数线性电阻值为一常数U UI IO O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非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不成正比。

      非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不成正比非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不成正比非线性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经过的电流不成正比 非线性电阻值不是常数非线性电阻值不是常数非线性电阻值不是常数非线性电阻值不是常数U UI IO O线性电阻的线性电阻的线性电阻的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伏安特性伏安特性伏安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半导体二极管的半导体二极管的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伏安特性伏安特性伏安特性9090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表示方法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表示方法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表示方法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表示方法静态电阻〔直流电阻〕:静态电阻〔直流电阻〕:静态电阻〔直流电阻〕:静态电阻〔直流电阻〕:动态电阻〔交流电阻〕动态电阻〔交流电阻〕动态电阻〔交流电阻〕动态电阻〔交流电阻〕Q Q电路符号电路符号电路符号电路符号 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的图解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的图解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的图解静态电阻与动态电阻的图解I IU UO OU UI I    I I   U UR R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 Q Q 的电压的电压的电压的电压 U U 与电流与电流与电流与电流 I I 之比之比之比之比 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等于任务点 Q Q 附近电压、附近电压、附近电压、附近电压、电流微变量之比的极限电流微变量之比的极限电流微变量之比的极限电流微变量之比的极限9191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2.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条件:具备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条件:具备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条件:具备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条件:具备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解题步骤解题步骤解题步骤解题步骤: :(1) (1) 写出作用于非线性电阻写出作用于非线性电阻写出作用于非线性电阻写出作用于非线性电阻 R R 的有源二端网络的有源二端网络的有源二端网络的有源二端网络 〔虚线框内的电路〕的负载线方程。

      〔虚线框内的电路〕的负载线方程〔虚线框内的电路〕的负载线方程〔虚线框内的电路〕的负载线方程U = E – U1 = E – I R1U = E – U1 = E – I R1U1+_+ +_ _E ER1R1R RUUUUI I+ +_ _9292静态分析静态分析——图解法图解法动态分析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微变等效电路法下册电子下册电子下册电子下册电子技术学习技术学习技术学习技术学习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2) (2) 根据负载线方程在非线性电阻根据负载线方程在非线性电阻根据负载线方程在非线性电阻根据负载线方程在非线性电阻 R R 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伏安特性曲线 上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线上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线上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线上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负载线E EU UI IQ QU UI IO O(3) (3) 读出非线性电阻读出非线性电阻读出非线性电阻读出非线性电阻R R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有源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有源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有源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有源二端网络 负载线交点负载线交点负载线交点负载线交点 Q Q 的坐标〔的坐标〔的坐标〔的坐标〔U U,,,,I I〕。

      〕对应不同对应不同对应不同对应不同E E和和和和R R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E EI IO OU U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负载线方程:负载线方程:负载线方程:负载线方程:U = E – I R1U = E – I R1负载线负载线负载线负载线9393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3. 3. 复杂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求解复杂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求解复杂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求解复杂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求解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等效电源 将非线性电阻将非线性电阻将非线性电阻将非线性电阻 R R 以外的有源二端网络运用戴维宁定以外的有源二端网络运用戴维宁定以外的有源二端网络运用戴维宁定以外的有源二端网络运用戴维宁定理化成一个等效电源,再用图解法求非线性元件中的理化成一个等效电源,再用图解法求非线性元件中的理化成一个等效电源,再用图解法求非线性元件中的理化成一个等效电源,再用图解法求非线性元件中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

      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 +_ _E ER0R0R RUUUUI I+ +_ _I I+ +_ _E ER0R0R RUUUU+ +_ _ISISR2R29494 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第第第第2 2章章章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 /95 /95第第5讲终了讲终了习题习题(20210311上午上午)2.7.1 ,,2.7.52.8.22.9.1959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