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物质溶解的量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同步课件新版粤教版.ppt
12页7.2 7.2 物质溶解的量物质溶解的量第七章 溶液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常 考 透 视第七章 溶液常考透视常考透视常考常考1 1 能说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能说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出题角度出题角度】】判断某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判断某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典例 典例 典例 典例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根据如图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根据如图7-2-7所示现象回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答下列问题典例 典例 典例 典例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根据如图解,根据如图7-2-7所示现象回答下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列问题1))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2))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3))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BCD典例 典例 典例 典例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物质,但所加入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根据如图解,根据如图7-2-7所示现象回答下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4)若固体物质是硝酸钾,对一定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若固体物质是硝酸钾,对一定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B解析解析 A A、、B B烧杯中都有未溶解的物质,且物质不再减少,说明溶液已经烧杯中都有未溶解的物质,且物质不再减少,说明溶液已经饱和因为四个烧杯中加入的物质的质量依次减少,则饱和因为四个烧杯中加入的物质的质量依次减少,则C C烧杯中的溶液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可能恰好饱和,D D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
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硝酸钾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硝酸钾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B烧杯中未溶解完的硝酸钾比烧杯中未溶解完的硝酸钾比A A中少,所以加中少,所以加热后热后B B烧杯中的硝酸钾首先溶解完,继而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烧杯中的硝酸钾首先溶解完,继而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方法透视方法透视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溶液底部是否有未溶解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溶液底部是否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且固体质量是否不再减少;或加入少许原溶质,的固体存在,且固体质量是否不再减少;或加入少许原溶质,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溶质是否继续溶解试题链接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小试身手 1、、4、、5、、6,直击中考,直击中考 10、、11常考常考2 2 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典例 典例 一个盛有饱和一个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烧杯中放入一小木块,木块溶液的烧杯中放入一小木块,木块部分浸入溶液中,下列措施将使小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的部分浸入溶液中,下列措施将使小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的是( )是( )A.向溶液中加入.向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搅拌晶体搅拌B.将溶液升温.将溶液升温C.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向溶液中加入.向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并升温晶体并升温【【出题角度出题角度】】根据具体溶液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根据具体溶液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D解析解析 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但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但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力,F F浮浮= =ρgVρgV排排,,V V排排减小,减小,F F浮浮不变,则不变,则ρρ变大,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变大,向饱和溶液中加入KNOKNO3 3晶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将溶液直接升温,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将溶液直接升温,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密度仍然不变;加水会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和溶液,溶液密度仍然不变;加水会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密度变小;向溶液中加入密度变小;向溶液中加入KNOKNO3 3晶体并升温,溶液密度变大晶体并升温,溶液密度变大方法透视方法透视 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要想改变溶液的密度,一般可采用降温,或加入溶剂,或质,要想改变溶液的密度,一般可采用降温,或加入溶剂,或升温加溶质的方法升温加溶质的方法试题链接试题链接】】小试身手小试身手 3、、5、、6,直击中考,直击中考 8常考常考3 3 能说出溶解度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规定的,知道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能说出溶解度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规定的,知道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出题角度出题角度】】考查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以及通过实例能分析出影响溶解度考查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以及通过实例能分析出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大小的因素典例 典例 对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这句话解释正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确的是( )A..20 ℃时,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 g 硝酸钾硝酸钾B.在.在100 g 水中溶解水中溶解31.6 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C..20 ℃时,时,100 g 水中溶解水中溶解31.6 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时,31.6 g 硝酸钾被水溶解硝酸钾被水溶解C解析解析 溶解度是从四方面进行规定的:一定的温度、溶解度是从四方面进行规定的:一定的温度、100 g 100 g 溶剂、饱和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单位:状态、溶质的质量(单位:g g)即20 ℃20 ℃时,时,100 g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硝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酸钾31.6 g31.6 g。
方法透视方法透视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 g 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或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试题链接试题链接】】小试身手小试身手 2,直击中考,直击中考 7、、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