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doc

6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185108
  • 上传时间:2017-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0.46K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9、《鲸》教学内容教学教材第九课《鲸》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能力目标: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流程 备 注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出示课件 1:显示蓝色大海)播放课件 2,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学生质疑后,教师将问题分类处理,筛选归纳为两上主要问题:1、鲸有什么特点?2、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便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渲染烘托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先在小组内检查读书情况,再组织全班交流对课文的了解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先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选学其它几个自然段一)品评词句,感悟“大”第一自然段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 教学中,紧扣“大”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介绍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理解,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说明方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作如下体会:课件出示:句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师质疑:课文介绍鲸,为什么还有写象呢?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自己体会体会)句 2: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学生对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认识对部分学生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故意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 、 “很长”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 )句 3: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档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比较,从而感悟鲸的特点,体会举例说明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二)自由选读,感悟特点课文的 2-7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可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

      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当评委,与汇报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针对汇报情况,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点词句适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进一步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点拨:1、鲸的进化过程———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当学生汇报鲸的吃食特点这一段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3、体会分类、比喻、图文结合等多种说明方法——当学生汇报“鲸的呼吸”特点这一段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文中插图或学生绘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多种说明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 、 “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的交流网络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一)听故事,想象演说(二)读启事,招聘导游首先谈话激趣:同学们,老师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 ,觉得挺适合你们的,便把它下载了下来,你们想读读吗?让他们自由设计解说形式及解说词,而后组织学生汇报解说,其他学生和老师分别以评委或游客的身份与“小导游”现场交流、评议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课堂练习作业设计收集关于鲸的现实生存状态倡议保护生态,保护海洋生物,保护鲸板书设计鲸大哺乳动物海洋教学(反思)后记10《松鼠》教学内容教材第十课《松鼠》教学目标1.识 11 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对松鼠没有直观认识,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学习教具准备 关于松鼠的动画片段,小松鼠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对松鼠有个直观认识教学时间 1 课时第  课时教学流程 备 注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 ) ,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 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 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 5 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 《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 《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四、拓展延伸能言善辩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 20—28 厘米;尾蓬松,长 16—24 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 1—4 窝,每窝产 5—10 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作业布置课堂练习作业设计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A、准确、生动的语言; 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板书设计松鼠外貌、性格、行动驯良--------乖巧教学(反思)后记11、新型玻璃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 5 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学生较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课前要求学生从风上了解关于新型玻璃的资料,便于上课理解教具准备 关于新型玻璃的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时间 2 课时第 1-2 课时教学流程 备 注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5.这 5 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