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两袖清风》教案.docx
6页三年级上册?两袖清风?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于谦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 理解于谦进京承受考察时,不向上司送礼、行贿的事迹,体会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两袖清风〞的含义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囊空如洗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简介于谦 二、整体感知 翻开书,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考虑题: 1. 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 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三、学习汇报 1. 先学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 纵然粉骨碎身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3. 读读背背 4. 说一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5. 分小组自学生字词 6. 检查学习效果 (1)读准字音:骨碎吟 (2)写一写:等谦考刮 (3)比较行近字组词: 官() 纱() 宫() 沙() (4)读课文,互相检查。
四、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五、作业 读课文,写生字,查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于谦十个为官清廉的人带着上节课的问题学习课文,自由读全文,边读边考虑: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是个为官清廉的人?(所作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全文,想一想:进京前,于谦和贪官所作的准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贪官 进京为保乌纱、行贿 于谦 进京百姓疾苦、治理方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讨论:比照,充分体会于谦的高尚无私 二、学习课文第3~10自然段 1. 于谦不肯带东西行贿,他的手下是怎样说的?于谦又是怎样说的?从于谦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自己读 (2)分角色读 (3)谈体会 2. 于谦三次说的话一次比一次态度明朗,最后他以一句反问“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表达了自己坚决的立场 (1)品位于谦的语言,理解于谦的高尚 (2)再读对话,小组分角色读,评读 (3)理解“又好气又好笑〞 三、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袍袖宽大,可以藏物。
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正廉明,囊空如洗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于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1 两袖清风 贪官污吏进京 于谦进京 “搜刮〞、“行贿〞记百姓疾苦、要求 讨好、巴结治理方法 为保乌纱 两袖清风、刚正不阿。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