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幼儿教育研究简讯(二).docx
7页西湖幼儿教育研究简讯第6期主 办:西湖区教育局幼教办 本期承办:西湖区闻裕顺幼儿园日 期: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 主 编:汪劲秋 责 编:葛素文【研究动态】• 2007年10月9日下午,西湖区教育局幼教办教科室组织专家对 07市级规划 立项课题《基于“园本教研”提升区域幼教教研工作品质》的五个子课题进行了 论证,参加这次子课题论证会的专家有:浙江省教科院普教研究所所长王健敏老 师,浙江大学教授刘力老师,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老师和杭州市普教研究室 幼教教研员沈燕影老师专家们对五个子课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他们提出要以因为本、园际交流、区域联动;以研为本、边教边研、教研相长;以师为本、专业成长、精 神发展等通过专家的论证,使课题组成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阶段,我们将对五个子课题进行修改调整并着手实施——协同科研员施午云供稿•伴随我国07省级课题《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一幼儿教养教育从“五 教”起步》的开展,我国注重将“礼仪教养目标” 渗透于幼儿在园的日常活动中开学以来,老师们围绕此目标展开了 “半日活动的观摩与评析” 此次活动分骨干教师、经验教师、职初教师三个层次开展。
每一次研讨,老师们都在仔细 观看、认真记录的基础上踊跃发言,伴随着不断出现的观点碰撞和情感共鸣, 拘 谨、羞涩与紧张逐渐在大家敞开心扉、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被宽松、接纳与互助所 替代……我国教科研工作正呈现出“注重实效、营造氛围”的发展势态!——名苑幼儿园傅纯玲供稿• 2007年10月15日,结合我国的07区级立项课题《以西溪文化为依托的园本 环保教学实践研究》,我园的第一个园本环保教学主题《留下的古桥》在“尝试 班”开始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小组每天进入班级观摩,当天与执教老师交流、 反思、提出调整意见;同时“尝试班”教师根据课例研究小组的意见将教学主题 整理后在“反思班”再一次实践;接着课题研究小组再一次观摩反思, 进行提升 教学主题《留下的古桥》将计划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完成留下镇中心幼儿园郑秀凤供稿,围绕我国的“十一五”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幼儿园整合式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十月份我们以“与语言整合的体育教学活动”为教研重点开展了系列的课例研究通过第一阶段的设计、第二阶段的梳理、第三阶段的实践、第 四阶段的反思和第五阶段的提炼, 糅合集体的智慧,提升了教师的设计、执教水平,拓展了体育教学实践的思路,为课题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浙江省军区机关汪庄幼儿园金红芳供稿【教研短波】 •将艺术气息融入闻幼开放的区域活动之中开放式区域活动是自由的、宽松的活动,能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生成性学习的活动空间,所以区域活动的环境构建和布置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我国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趣味艺术活动”的研究相结合,突出艺术氛围, 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用于环境的创设,例如(下图) :大 班的“杭州民间艺术”主题,让幼儿自己设计扇面,并将作品挂于区域上面;小 班的“黑白配”主题,用麻绳编织成网悬于活动室上,并将幼儿画的足球和奶牛 挂在上面;托班的“玩色”主题,将幼儿刷的瓶子、蛋糕盒都用于环境布置其 次,我国的环境创设年龄段区分明显,中大班以方便幼儿探索为原则,托小班以 温馨,能吸引幼儿为基调,例如托二班的娃娃家,用一些丝带做成门帘,配上软 垫和自制的桌子以及矮柜,很有家的感觉托班“玩色”大班“杭州民间艺术”小班“黑白配”西湖区闻裕顺幼儿园叶薇供稿•反思实践探究一一记转塘中心幼儿园的歌唱教学研讨活动国庆长假一过,转塘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幼儿园歌唱教学研讨活动, 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的三位教师进行现场展示活动后大家围绕歌唱教学进行了反思与观点的碰撞, 大家认为:首先,歌唱教学的选材非常重要如大班倪晓敏老师选择了《下蛋哦》这首歌曲抓住歌曲 中“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咯嗒格嗒格咯嗒”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激 起孩子学习歌曲的兴趣。
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选择趣味性强的歌曲能提高幼儿 学习唱歌的兴趣其次,歌唱教学的教师教学方法是成败的关键如小班俞丽丽 老师在教学中准备了一个苹果园, 运用了直观图示法、把幼儿带入苹果园,整个 活动始终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唱苹果歌 中班高丹萍老 师运用了故事法、节奏训练法大班倪晓敏老师综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图谱演 示法、游戏法,学唱歌曲当孩子们看到课件中一只老母鸡在生蛋, 走来走去时, 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孩子的注意力 活动成功了一半最后,歌唱教学中幼儿的 演唱方式要多样化从全体幼儿唱一分组唱一分男女组唱一个别幼儿唱 在三个 活动中教师运用轮唱的方式的较多, 大家觉得是否还可以运用二声部唱、 领唱等 方法,让孩子们学唱歌的兴趣更浓——转塘镇幼儿园邹冬花供稿【园本研修】 •小区域,大学问一一“学”为先导的园本教研活动我们的问题:开学了,面对空荡荡的活动室,大家开始困惑并思考: “区角活动如何定位?"、“小班区角怎样确立?” 、“图书区设置在哪里比较合适?” 、“哪些角色游戏是小班孩子所喜欢的?”……我们的策略:该如何去做?我们的做法是:以“学”为先导 ―先学习制定活 动区规划。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做好园本教研的核心学习不仅是教师吸纳 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专业成长、获得成功的动力 我们的研修方式:1、宽泛菜单式的推荐学习:向老师推荐学习各类有关区角创设的书籍与资料2、自主多元式的资料查阅:向老师推荐一些优秀网站,网上查阅有关活动区创 设资料并进行自学3、资源共享式的信息发布:如幼儿园网站《教研咨询》版面的信息共享《主题 背景下区域环境创设》、《让环境说话,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等4、讨论式的经验互通:如开展了 “区角环境创设之我见”、“玩出智慧,玩出快乐” 经验丰富交流会我们的收获:在多元的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实了理论素养,增加了许多新 的有关区角创设教育理念,积累了区角活动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各班制定 出了班级活动区规划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的新老师对活动区创设有了一个全面 的认识,迈出了从理论到时间的第一步, 作为老教师,开展了基于问题的研究性 学习之后,更好地理清了思路,在更为理性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文苑幼儿园赵军供稿・聚焦 分享 共赢一一基于北山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研究的区级教研活动2007年9月26日,西湖区”活动区空间设置的观摩研讨活动”在省级机关 北山幼儿园进行,我区各幼儿园业务园长及骨干教师 10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作为本学期区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活动区的空间设置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 注,如何从改变活动室的根本面貌入手,来推动幼儿分层的发展、自主的交流、 主动的建构,创设更有利于孩子自主学习、探究、体验的空间,这一研讨命题得 到了大家的热烈回应活动中,区教研员汪劲秋老师提出:聚焦优质幼儿园的研究成果,通过分享 获得共赢的教研思路她还指出了关于活动区环境创设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并对如何规划、如何调整、如何研究我们的环境做了深入的分析引领 北山幼儿 园的两位教师则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案例交流和分享从教 20年的王萍老师以老教师的身份历数了活动区空间设置多年来的变迁过程, 以及在调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年轻的陈慧楠老师则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为我们解 读了一个发生在娃娃家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空间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业务园长和骨干教师们随后细细地参观了北幼每一个活动室, 并分片展开了 交流互动相信通过此次研讨,能有效地使各园的活动区环境创设进一步得以完 善,也使各国通过交流加快发展的步伐!北山幼儿园沈颖洁供稿【信息交流】体验•探究・交往----杭州市第九次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培训活动纪要记得“罗莎”吗? 9月18日下午,我们西湖区一行12位老师,冒着台风“罗 莎”的侵扰,赶到建德,参加19日在这里举行的“杭州市第九次幼儿园骨干教 师专业培训”。
受“罗莎”的影响,活动稍稍有了调整,但对整个活动的主体影 响不大,我们仍旧能感受到会议的井然有序和活动主题给我们带来的新鲜气息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和介绍活动分成两个 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展示及实践经验的介绍 由两位南京的老师执教,一个是小班的综合活 动-《瓶罐交响曲》活动利用了生活中废旧的 瓶瓶罐罐,让孩子自由探索让瓶瓶罐罐发出各 种不同的声音方法,并进行简单的乐曲演奏 另一个是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 --《梦》通过 《梦》和《哭泣的女子》两幅美术作品对比欣 赏,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不同色彩、线条等元素 所表达的不同感受活动后,两位授课的老师 就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的点评和反思,其中一 位老师就课程的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实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专题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的边霞教授就《体验・探究・交往课 程》的研究与实施进行了专题讲座,她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介绍:一、体验•探究・交往课程是什么?探究、交往”是在尊 方式的前提下,将幼 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列 畴的一种生态式的教 是指幼儿亲历的、生 内在感受探究是指“体验、 重幼儿活动 儿、教师、家 入教育的范 育理念体验 动而独特的幼儿对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追问。
交往是指幼儿与他人与社会对生活和呼应课程尝试从三个纬度, “我自己” 、 “我与自然” 、 “我与社会” ,并从“我自己”出发,去认识周围的大自然和社会二、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指导思想即生态式教育的思想 该思想的指导意义在于: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形成领域融合的内容生态、 形成宽容开放的环境生态、 形成民主对话的师幼关系生态三、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主要特点1、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积极主动体验、探究、交往的本能 2、过程取向给每个幼儿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亲身的体验来确定自己需要什么、 获得什么、享受什么 3、双线索:一是明线,是贴近幼儿生活、兴趣和经验的主题单元一个是暗线,是一种恰当德比例融合的各项领域要素 4、联系性讲主题与具体活动有效地联系 5、顺序性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在同一类主题上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到间接、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性四、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策略1、幼儿体验、探究在先 2、教师推动提升在后 3、交往渗透其中本次培训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体验、探究、交往”不仅是一种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在我们正在开展的活动区活动中, 就可以融入这一教育理念:1、活动区要主题教育融合。
活动区作为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能孤立,要与主题教育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并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 让没能完全感知的孩子在活动区中继续感知, 让已经感知的孩子获得更多, 让不能的能力的孩子在活动区活动中得到满足2、让孩子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探索学习的方式,活动区相对的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能让孩子摆脱集体教学中成人的牵制, 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探索和学习,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山水幼儿园刘荣兰供稿让数学走近孩子的生活,让智慧走入孩子的心灵!——“浙江省幼儿园数学教学评比活动”侧记2007年 10月 31 日,“浙江省幼儿园数学教学评比活动”在东阳举行来自全省的 1000 余名幼教同行欢聚一堂,对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进行交流研讨数学活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 一直是个使老师们困惑的焦点: 幼儿园需不需要集体教学形式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教给孩子什么?数学活动怎么教?…… 这次,来自全省各地的 12 个精彩的数学活动给与会老师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