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考说明文复习.ppt
26页说明文复习专题,说明文常见的考点,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查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基础知识回顾,说明文的分类,一般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生动说明文) 平实说明就是客观地说明该物,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生动说明就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说明,使读者有更生动的了解,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1、根据表达手段(语言特点)分为:,2、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中国石拱桥》,如《向沙漠进军》,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什么是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它,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怎样判断说明对象及特点?,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3、挑关键词句,练一练: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1、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是( )南极大 陆,神奇,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它的特点是( )森林,有吞吐功能,二、 理清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古--今;春--冬;早—晚;开始—结束……,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①现象--本质;②原因--结果;③整体--部分; ④概括--具体;⑤主要--次要;⑥一般--特殊……,1、忽(忽然)…… 2、无何( 没多久)…… 3、未几一会儿)…… 4、忽(忽然)…… 5、既而(接着)…… 6、逾时(过了一段时间)…… 7、倏忽(忽然)……,孤塔耸起,高插青冥,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山市的变化过程,宫殿 城郭 城市依稀 危楼 常楼、高舍,,,时间顺序,例如:,核舟记,舟正面,船舱,船头,船尾,舟背面,,,,,,空间顺序,,花 红 (现象),解释花为什么红 (原因),花儿为什么这样,,,逻辑顺序,,练一练: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三、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四、 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 具体形象,有说服力,,分类别 条理清晰,打比方 生动形象,列数字 准确具体,令人信服,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下定义 科学、准确,作诠释 解释说明,画图表 直观、形象 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说明方法的注意事项 说明方法用两三个字表达,表述要规范。
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如:赵州桥像一条彩虹矗立在洨河上 答:打比方(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作用)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对象及特点)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起到… …的作用 说明方法﹢作用+对象﹢特点,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实战演练:,1.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说明方法(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蚕身躯奇妙加工厂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说明方法:______.作用_________,2、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五、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周密、简明,关于说明文语言试题的解析,题面为:“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规范:一般是“不能删去” 理由: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等等)③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际运用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0五年左右路面平坦, 几乎与河面平行 2、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1、答:不能删去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答:不能删去“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五、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分”的部分常按并列方式安排(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2、递进式 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3、承接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或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六、综合素质考查 抓住要求,紧扣主题 1、标题写法 --语言简洁、使用修辞、内容健康 2、把握文章段落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3、结合原文内容,设想做法或作用 4、抒写个人的感受或看法,链接中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