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pdf
68页目 录本科教学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1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流程.2一、教学建设与研究管理流程.2(-)新专业申报管理.2()专业建设管理.4(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6(四)教学成果申报管理.8(五)课程建设管理.10(六)教材建设项目管理.12(七)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管理.14(A)集体备课管理.16二、教学管理与运行流程.18(-)师资聘用管理.18(二)落实教学任务管理.20(三)教材选用管理.22(四)调、代、停课管理.24(五)教师新开课、开新课管理.26(六)课堂理论教学管理.28(七)实验教学管理.30(八)课程考核与管理.32(九)实习教学管理.34(十)课程设计管理.36(十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38(十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40(十三)计算机机试考试管理.42三、学生学业修读过程管理.43(-)休学管理.43(二)留(降)级、退学管理.46(三)免试硕士研究生遴选管理.48(四)课程补考管理.50(五)本科生学业预警与援助工作管理.52(六)本科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管理.54(七)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审.56(A)本科生校内奖学金评定.58(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59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评价.61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情况检查、评估一览表.64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反馈整改.65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科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及整改运行图II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流程一、教学建设与研究管理流程(-)新专业申报管理实施要点:1、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按照学校为增强本科专业发展与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坚 持“优化结构、突出优势”的方针和“深化、巩固、发展、提高”的原则,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新专业申报及检查方法;2、学院组织专家对新专业申报材料进行审议和论证;3、上报送学校进行论证。
主要质量监控点:申报材料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新专业申报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建设管理实施要点:1、学院根据 优化结构、突出优势”的专业建设方针,坚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加强建设,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组织专业建设项目申报2、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以改善教学基本条件为保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打造精品教材、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3、学院开展专业建设,使优势特色专业逐渐升级成为省级或国家级重点专业主要质量监控点:1、专业建设项目申报;2、中期检查;3、组织结题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4下发专业建设项目申报通知整改建设上报教务处计算机学院项目建设专业教学系整改建设上报教务处进行项目验收计算机学院专业建设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实施要点:1、学院按照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布置,组织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2、学院根据学校的立项管理办法和立项通知,负责本院项目的评选、推荐及管理工作。
3、学院做好记录、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1、立项评审;2、年度检查;3、督促做好结题验收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6根据教务处通知发布立项通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教学成果申报管理实施要点:1、根据教务处的布置,统一组织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2、学院负责教学成果的申报推荐工作3、学院作好记录及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1、学院对申报成果进行初审;2、把初审后资料进行公示,上报教务处责任主体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发布教学成果奖评定通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成果申报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五)课程建设管理实施要点:1、学院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以学校课程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根据本院课程建设总体思路,制定本院课程建设规划,并制定相关评选标准2、各专业教学系根据专业建设总体规划,做好课程建设立项工作,根据立项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3、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院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评选及校级以上课程建设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4、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各系作好记录、备案工作。
主要质量监控点:1、评审申报的校级课程建设项目;2、年度检查、随机抽查;3、结题验收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0课程建设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六)教材建设项目管理实施要点:1、学院教学专家组对本院申报自编教材进行初审;2、学院将评审结果面向全院公示;3、将评审结果上报教务处主要质量监控点:是否符合自编教材立项标准;责任主体:1、教学编写人;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材建设项目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七)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管理实施要点:1、根据教务处提出的制(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制定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原则;2、组织本院教师开展广泛调研,按照原则意见、国家和行业标准、专业认证(评估)标准等的要求,组织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完成各专业培养方案的研讨、制(修)订工作,经校外同行、企业或行业专家论证,院部审议后上报教务处;3、学院作好记录、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1、论证培养方案;2、审议培养方案;3、审核培养方案责任主体:1、各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4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八)集体备课管理实施要点:1、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和各专业教学系部分课程采用集体备课制;2、专业教学系作好记录、备案工作。
主要质量监控点:1、集体备课组织形式;2、教学文件责任主体:各专业教学系16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教学管理与运行流程(-)师资聘用管理实施要点:1、根据学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委员会下达的教师各级岗位指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向全体教师下达本院教师各级岗位指标;2、学院办公室针对学院二级、三级岗位申报人员统计并审核,将情况上报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委员会,由学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委员会进行审核、评审、评议、推荐;3、学院组织评委按照本院教师各级岗位指标对所有二级、三级岗位申报人员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排名;4、学院对四级以下各级岗位申报人员进行审核、评审、评议、推荐;主要质量监控点:1、对申报人员进行排名学院组织评委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二级、三级岗位申报人进行排名,结果上报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委员会;2、学院对四级以下各级岗位申报人员聘用条件进行审查责任主体: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按照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委员会的统一要求,组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相关人员申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教学任务管理实施要点:1、各专业教学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安排,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对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审核。
2、学院及各专业教学系核实教学任务、落实任课教师3、学院及各专业教学系做好记录、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学院对主讲教师审核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依据培养方案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控制内容:教师是否符合岗位资格教授、副教授上课比例是否达到要求专业教学系落实教学任务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教材选用管理实施要点:1、任课教师提选教材、专业教学系审查教材;2、学院审核教材主要监控点:是否符合东北石油大学关于教材选用的相关规定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2教材选用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调、代、停课管理实施要点:1、教师个人提出代、调、停课申请,并确定代课教师及时间、调课时间、停课时间;2、专业教学系审核;3、学院审核;4、教务处审批,并最终确定课程时间、地点,通过教务系统确定审批是否通过5、由教师通过学生主要质量监控点教师调、代、停课原因及审核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五)教师新开课、开新课管理实施要点:1、专业教学系安排授课任务,并提出新开课或开新课申请;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专家组对开课教师资格进行审核,组织试讲;3,开课教师做好开课前准备工作。
主要质量监控点:1、教学基本文件和主讲教师资格;2、试讲情况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6教师新开课、开新课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六)课堂理论教学管理实施要点:1、任课教师备课、课堂讲授、答疑、批改作业,并做好相关环节的记录工作2、学院做好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工作,并与专业教学系分别做好教学质量的跟踪检查工作3、学院、专家组、系做好记录、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责任主体:学生、同行、专业教学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专家28课堂理论教学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七)实验教学管理实施要点:1、专业教学系组织教师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或指导书;2、学院汇总、审核实验教学进程表,并上交学院督导组,开展实验教学检查工作;3,学院组织督导组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专项评估主要质量监控点:1、实验教学大纲审核;2、实验教学进程表审核;3、实验教学专项评估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专家组30实验教学工作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八)课程考核与管理实施要点: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理论课程中的考试课由教务处负责计划安排,考查课及实践课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负责计划安排、并具体组织实施。
命题小组(课程组、任课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命题,根据评分标准阅卷、评定成绩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系领导对课程考核与管理进行检查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做好记录、备案工作主要质量监控点:1、命题审核;2、考务监督;3、成绩评定审核;4、录入成绩审核;5,课程考核与管理工作检查责任主体:1、教师;2、专业教学系;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32Z制内容:考试命题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是否制定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试题重复率是否符合要求命题规范性是否符合考核材料汇总、装订任课教师、系、计算机学院课程考核与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九)实习教学管理实施要点: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组织教师制定实习教学大纲,编写实习教材或指导书;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审核实习实施计划;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各专业安排落实教师、学生开展实习;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做好实习过程管理,深入实习基地开展实习教学检查;5、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做好实习资料归档工作;6、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主要质量监控点:1、实习教学大纲审核;2,实习实施计划审核;3、实习教学过程管理;4、实习教学专项检查。
责任主体: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专业教学系;3、学院教学专家组34校专项评估校督导组实习教学管理流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十)课程设计管理实施要点:1、专业教学系组织教师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计指导书;2、专业教学系根据培养方案下达课程设计教学任务,组织相关教师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3、学院组织院督导组对课程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专项评估主要质量监控点:1、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审核;2、课程设计教学任务书审核;3、课程设计教学专项评估责任主体:1、专业教学系;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3、计算机与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