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雷设备管理制度9篇.docx
11页防雷设备管理制度9篇 目录 1.防雷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2.防雷管理制度重要性和意义 3.防雷管理制度措施 4.防雷设备管理制度9篇 包括哪些 防雷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设备配置与安装:规定企业需配备的各类防雷设备类型、规格及安装位置,确保全面覆盖可能遭受雷击的风险区域 2. 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定防雷设备的定期检查周期,如季度、半年度或年度检查,以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3. 故障处理与更换:制定故障设备的报告、评估与更换流程,保证及时修复,降低风险 4.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防雷知识培训,增强防雷意识,提高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5. 应急预案:制定遭遇雷电灾害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机制和责任人 6. 记录与报告:建立防雷设备管理记录,定期向上级管理层报告设备状态和维护情况 重要性和意义 防雷设备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 保障人员安全: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减少雷电对人员的直接伤害,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保护设施与设备:防止雷电对关键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损害,减少经济损失 3. 符合法规要求: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防雷设施管理的法规,避免因违规导致的法律责任 4. 维护业务连续性:通过预防和快速应对雷电灾害,确保业务不受或少受影响,维持正常运营 5.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防雷管理体系体现企业对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重视,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措施 1. 设立防雷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防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制定详细操作规程:编写详尽的操作手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和检查防雷设备 3. 引入专业服务:定期聘请专业防雷机构进行设备检测和技术咨询,确保设备性能达标 4. 加强监督与考核:对防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5. 实施持续改进: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新出现的雷电防护技术,适时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 6. 定期演练:组织防雷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可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防雷设备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雷电灾害,保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防雷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公司燃气、电气设备检查管理含防雷、防静电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根据《消防法》和《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的“燃气、电气设备”主要指本单位现有的下列设备:氧气、乙炔融接设备,电焊机,电动起重机,装卸车机,皮带输送机,充电机,电气动力机床,管内电气线路及照明设备等 二、燃气、电气设备的检查检测 第三条 氧气、乙炔瓶的减压阀、压力表由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不准使用 第四条 氧气、乙炔瓶的减压阀、压力表的技术检测每年一次,由分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在检测时提供“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表格,要求检测单位在检测后另外提供此检测记录,并将此检测记录复印后报公司消防管理员备案 第五条 电动起重机的日常及定期检查、保养、检修由分公司定人定责执行技术检测由分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在检测时提供“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表格,要求检测单位在检测后另外提供此检测记录,并将此检测记录复印后报公司消防管理员备案。
第六条 其他设备及电力、照明线路的日常及定期检查、保养、检修由分公司按规定执行,但电力、照明线路分公司每年要组织专业人员在夏季雷雨来临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并填写“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表格,复印后报公司消防管理员备案 三、燃气、电气设备的防火、防雷电管理 第七条 电气线路防短路措施: 1、新建或改造电气线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一系列的《电气设计规范》的规定,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 2、防止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除考虑环境(环境温度、潮湿和化学腐蚀)条件的影响外,还应定期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对500v以下的绝缘导线线路检查,使用500v或1000v兆欧表测定,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 3、不同工作环境(爆炸危险场所、高温、高湿和有化学腐蚀的场所)情况下,电气线路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和敷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 4、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安装阀型避雷器进行线路保护; 5、加强电器线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操作事故和未经允许情况下乱拉乱接线路。
第八条 电气线路防过载措施: 1、合理选用导线截面,安装线路时由专业人员负责,并严格执行国家设计规范,不准许乱拉电线和随意增加负载 2、定期测量和检查线路负荷情况,安装合适的熔断器和过负荷保护装置 3、随着线路负荷的增加,及时更换适应于相应容量的导线截面,或者根据生产程序和要求,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避开用电高峰或将时间相互错开达到防止过负荷的目的,为避免以外过载,还可路上安装自动过负荷保护开关 第九条 电气线路防漏电措施: 1、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线路额定电压,支持导线的绝缘子也要根据线路和电源电压而进行选配 2、在特别潮湿的或有酸碱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严禁绝缘导线明敷,采用聚氯乙烯套管或钢管布线 3、在安装电路时,导线接头处要包扎牢固,同时要防止刀钳等物划伤导线绝缘层 4、平时加强检查维护,发现导线绝缘破损及时维修和更换 第十条 电气线路防接触电阻过大措施: 1、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2、经常对运行的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接头松动或发热现象及时处理。
3、对大截面积的导线之间的连接焊接或压接 4、铜、铝导线相时,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在铜铝导线间垫上锡箔或在铜线鼻子上搪锡) 5、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第十一条 电气线路防电弧、电火花、雷击措施: 1、裸导线间或导线与接地体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保持导线的绝缘支持物完好无损,防止导线敷设过松、垂弧过大 2、绝缘导线绝缘层无损伤; 3、熔断器或开关装在非燃材料基础上,并用非燃材料的箱盒保护 4、不带电安装和修理电气设备 5、安装避雷装置和线路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第十二条 电动机防护措施: 1、根据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和机型 2、根据电动机的起动特性,正确选择起动方式 3、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正确采取短路保护、失压保护、过载保护、断相保护、接地保护 4、加强维护保养对电动机经常进行保养,对转轴等勤加润滑油,轴承磨损及时更换,保证运行灵活暂时不用的,存放在干燥清洁处所,重新使用前测量绝缘电阻低于标准的不投入使用 第2篇 加油站设备防雷防静电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1)加油站的下列设施设备应当设置防静电接地: a.金属油罐及其通气管; b.加油站工艺设备; c.输油管道及阀门; 前款所列设施设备设有防雷接地的可以不另做防静电接地。
(2)加油站设施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和电气设备接地可以共同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单独设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0欧姆,防静电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防静电接地与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b.设施设备和车辆的防静电接地,不得使用链条类导体连线; c.防静电接地不得使用防直接雷引下线和电气工作零线; d.防静电接地的测量点位置不宜设在爆炸危险区域内; e.设备、管道的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的,应当设置防静电跨接连线; f.检修设备、管道可能导致防静电接地系统断路时,应当预先设置临时性接地,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 (3)加油站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在爆炸危险场所作业的运油车辆,应当设置接地端板,作业前接好防静电接地,作业后待罐装油料达到规定的静置时间,方可拆除静电接地线; b.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线必须连接在作业场所的专用防静电接地点上,并不得采用缠绕等不可靠的连接方法; c.移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连线应当采用铜芯软绞线,横截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毫米; d.装卸油料的输油软管,应当使用耐油导静电软管,作业时软管两端的导静电钢(铜)丝必须与设备可靠连接并接地。
第3篇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制度 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第4篇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含防雷、防静电 一、 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二、 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