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护理操作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8553419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护理操作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1.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贵州贵阳550002;2.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总结中医护理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从而 避免中医护理操作中意外事件发牛.,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发 展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安全操作是中医护理过程中的关键内容,操作引起的差错事故轻则会降 低服务水平,重者可能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医院的U碑及 经济效益[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应用较为普及,诸如针灸、拔罐、艾灸、 耳穴压籽、刺血拔罐、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湿热敷等中医治疗方法在病房 及门诊均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操作完成,在操作过程中偶有意外事件发生,存在 一定安全隐患,因而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下面将临床常 见中医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叙述1操作项目安全隐患原因分析1.1缺乏消毒隔离理念中医护理操作是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如果护理人员临床操 作不熟悉、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不安全 行为发生在针灸治疗中、操作者大多缺乏无菌观念。

      虽然现采用的针灸针多为 一次性针,但在具体操作中常出现以下情况:①针灸未做到一穴一消毒,操作者 为患者操作时未进行有效防护,帽子及U罩未戴,在给患者操作前未进行手消毒, 这些都存在交叉感染;②在进行刺血拔罐的过程中,穴位放血所产生血液聚集火 罐罐口及罐体内部,火罐清洗消毒不严格在为下一患者进行此项操作时存在感染 风险;③忽视无菌技术原则,致使治疗中有感染可能1.2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前,对护理所需的物品准备不充分、质量不好、配套不全、操作流 程不熟悉、操作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到位等均会影响护理质量水平,为不 安全行为发生埋下隐患[2】另外,因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或工作量过大造成工作 中出现疏漏,未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处置具体表现奋:①不严格执行查对制 度:起针未清点针数造成病人刺伤,拔罐吋间超吋造成患者局部皮肤损伤②巡 视不到位,观察不及吋:中药熏洗、熏蒸、中药热敷后未及吋巡视而造成烫伤 ③仪器故障:电针、中药离子导入仪治疗中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灼伤等13操作前对病人评估不充分、不全面操作中出现如艾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由于操作前告知制度 落实不到位,病患不了解实际情况,容易造成护理纠纷出现。

      操作前应对患者进 行充分全面评估由于评估欠缺造成不良后果表现如下:①操作前没冇告知可能 产生的不良反应:行中药穴位贴敷法,是以局部皮肤发红有烧灼感,轻微发泡为 疗效最佳,如果没有事先告知病人,局部出现水泡易造成纠纷②操作前评估不 全面,病人病情及皮肤耐受情况未掌握:中药湿热敷、熏蒸法、中药熏洗等操作, 可因温度调节及病人皮肤耐受力,患肢循环障碍导致感觉不同易造成烫伤1.4操作过程中忽略其他操作环节而造成意外伤害发生 在进行带火的中医操作过程中,如灸法、拔罐、闪罐、走罐等由于相关操作规 程中未提及上氧患者的注意事项,造成在操作者容易忽略上氧患者的潜在风险 氧气面罩或鼻塞一旦脱落,易造成氧气接触明火后燃烧或爆炸,存在较大安全隐 患,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1.5中医药基础知识掌握欠缺、操作手法欠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大多护理人员未经过中医系统化培训,操作中 手法欠规范,穴位定位不够准确,从而造成患者疗效欠佳和服务体验评价偏低, 对中医操作信任度降低临床中医护理人员操作不熟悉、操作不规范等是引起护患纠纷较多的因素之一,如:在进行温热烫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温度把控不好、对时间掌握不好,导致药 物温度偏高或过高、护理时间过长、设备移动速度较慢等,引起病患皮肤表面被 烫伤,严重降低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对中医基础理论掌握不全面,在对患者操 作解释中对中医内容不透彻,对人体的经脉走向不清楚,尤苏是对中医诊断及症 候属性不太了解,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很容易发生不安全操作行为,如:在护理过 程中,错误的取穴,一方面会造成药物应有功效得不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还 可能对病患身体造成危害,影响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评价所以,为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使中医护理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医护理操作 护士必须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我中医底蕴,掌握中医治疗用药方法、禁 忌、不良反应等,辨证疲用以提高中医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1.6中医护理记录欠规范、持续改进不到位临床护士往往注重操作忽视记录,忽视记录的重要性所做的操作没冇 及时记录时间、方法、效果,中医操作记录还应记录选择的穴位、皮肤情况忽 略护理操作后病情、疗效观察及总结,操作中出现问题为及吋引起重视及改进, 影响中医护理操作的发展2防范措施2.1加强院感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①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如要求针灸针、刺血针一次性使用,治疗器具严格消毒火 菌,火罐用后经标准浓度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梅花针用2%戊二醛浸泡火菌 等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消毒制剂及时更换并严格测试条测试浓度。

      ②操作者严 格无菌操作,严格做好一穴一针一消毒,规范佩戴口罩及帽子③制定落实护理操 作步骤,做好解释告知工作;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有效沟通、加强巡视; 操作后认真观察局部情况并做好记录2.2做好病情评估、因病施护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病人病情评估,如糖尿病患者、神经系 统疾病患者、偏瘫、肢体麻木、功能障碍、儿童、老人等病人,在执行操作规程 中要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在拔罐吋应适当减少吋间,防止皮肤损伤;中药熏洗及湿热敷时应适当降低温度避免皮肤烫伤2.3做好中医护理系统化培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①做好护士中医护理理论及操作培训,使护士掌握症候辨证和各项中医操作0的、 机理、适疲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特别是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 使其对中医护理的兴趣,工作中能运用中医思维与病人进行交流,使病人增加对 中医护理的信任度及配合②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根据科室情况选择4-6项操作 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做到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绩效挂钩,使中医护理技 术操作标准化、程序化2.4做好中医护理操作持续性改进,及时记录不断总结①中医护理操作项0较多,疗效广泛在操作过程中应操作前后做好记 录(包括患者局部情况、疗效、不良反应、患者配合程度、对中医护理操作的认 知程度、不良反应等),不断总结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士操作水 平,使中医护理操作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

      ②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或意外事敌, 如发生灼伤、烫伤、烧伤、过敏等意外情况要记录症状、及吋上报、积极处理并 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与配合,以减少纠纷发生3结语中医护理是中医疗养的核心,中医强调“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日 常护理工作中,要通过规范化培训、加强操作演练等方法手段,不断加深护理人 员对中医护理学理念的理解及知识的掌握,不断增强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及责任 心,规范操作流程,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查对、告知等制度,确保中医护理 操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护理人性化服务水平参考文献:[1】蒋恩芳.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实施及体会[」].河北中医,2011,33 (10):1571-1572.[2】常治琼.中医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 (10): 401-402.作者简介:李雪(1981-),女,贵州息烽县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工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