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文名词解释.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41419126
  • 上传时间:2023-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 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 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 描写技巧时所提出来的文学术语2、象征主义:从浪漫驻渝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形象最 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19 世纪及后期的象征主义也称为前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认为,现 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是个应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影响,努力写出“内心的 感受”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流”手法代表作家有兰波、魏 尔伦、马拉美3、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这一理论著作中提出的概念的 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 征,用来区别“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 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 展开。

      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 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 “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 小说具有对话性,所以被称为“复调小说”4、战壕真实派:苏联当代军事文学的一个流派,出现于50 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亲身参加过卫国 战争的一些青年作家组成他们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分析和描写这场战争, 表现了一些被称为“写战壕真实”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 轰》、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上述三位作家就成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2 分)他们的小说 所涉及的事件大多囿于狭小的地段之内,即所谓“一寸土”或“缩两俄里为一英寸的地图”的范围;时间常 在一昼夜之间,人物较少小说不注重描写赫赫的战功,而侧重普通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活动,创作 思想上的有“非英雄化”倾向和一定程度的自然主义倾象(1 分)。

      6、硬汉子形象:硬汉形象是出自海明威笔下的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 猎人、渔夫等他们大都是“硬汉子:” 坚韧刚毅、勇敢正直,能忍受苦难与折磨当今社会凡具有这种 性格特征的都被称为“硬汉”他们不怕失败.视死如归,体现在作品中如《老人与海》等《老人与海》 中的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是作者在30 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 华,是“硬汉”精神的化身7、多余人:“多余人”指19 世纪俄国文学中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1 分)这些人的性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 息的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同时又非常脆弱他们希 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所以他们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其生活态度往往是消 极的逃避,成为“多余人”(2分)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多余人”的典型,以后相继出现的罗亭、毕巧林等都是“多余人,” 奥勃洛摩夫是最后一个,也是最腐朽 的多余人形象( 1 )8、 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指 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者参与这一运动有关的文学创作,是 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无产阶级文学。

      它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 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主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揭露反动派罪行, 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为公社的理想而斗争等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代表人物是欧仁•鲍狄埃 等9、 忏悔型贵族:托尔斯泰在一系列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生贵族,有才学、有理想, 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他们或者开始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 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他们或者像托尔斯 泰自己一样在改革探索中不断否定贵族的寄生生活,不断完善自己前者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后者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他们都是“忏悔型贵族啲典型11、 长河小说“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写道: “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的称谓得之于此后来文学史用这一 术语主要指称20世纪法国罗曼•罗兰和马丁•杜伽尔为代表作家们创作的多卷集长篇小说,除了《约 翰•克里斯朵夫》外,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也很具有代表性12、 自然派是 19 世界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

      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为忠实于自然即现5、自然主义:19 世纪后期首先产生于法国,后来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 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其一是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其二是强调客观性其三是突出科学性,要 求作家描写要达到一种科学式的精确这一流派登上文坛的标志是《梅塘之夜》的出版,走向衰落则 以梅塘集团解体为起点代表作家是左拉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舞女解放在文学题材上, 多以描写“小人物”为主在体裁上,多以散文为主自然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主要作家有 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14、 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法,又称人物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 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 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这是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时创造性使用的小 说结构方法人物再现法丰富了人物典型的塑造.后来有许多作家都进行了模仿15、 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的作品主题思想严肃深沉,托尔斯泰作品和书信中宣扬这一下列思想被 称为托尔斯泰主义,一方面对沙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另一方 面,又热切的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修养”和清洗过的新宗教等思 想13、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指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者参与这一运动有关的文学创作,是 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无产阶级文学它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 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主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揭露反动派罪行, 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为公社的理想而斗争等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代表人物是欧仁•鲍狄埃 等16、冰山原则:1932 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所谓实构成践“上冰对山形原式则美”的的四追大求要,素体,现从了而他也强成烈为的海创明作威个的性基,本在创美作国风文格坛上海开明创威了的一“冰代山新原风则,”象引征起着了他文在学创批作评 界的广泛兴趣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 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结合起来,让读者 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倔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17、 宪章派文学: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 19 世纪三四 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其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艺 术形式上,宪章派文学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18、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 30 年代开始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 法,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斯 丹达尔、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复活》 等批判的现实主义最初就叫现实主义,或叫“写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 的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是,他对批 判现实主义的提法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在 20 世纪 30年代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 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1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及其定义是在 1932 至 1934 年苏联文艺界关 于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

      虽然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创作方法是 30 年代确立的,但它的基本特点则是在理论上确立之前,就已经在一些作家的创作 实践中形成它是历史地形成的,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后来它被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 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 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 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20、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在19 世纪70、80年代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 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有十几部,著名的四 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 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 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21、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 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 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是 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文学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是确定了的迷惘的一代”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式上勇于创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正是现实主义、自然主 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的时期这些青年作家们融合了战后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吸收了各流派的艺术成就, 并各自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色:菲茨杰拉德浪漫精巧、海明威朴素遒劲、多斯•帕索斯宏观大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