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南社兴衰纪略.doc
15页南社兴衰纪略■李海琨南社酝酿于1907年,1909年在苏州正式成立,至1935年的南纪念会,存在了 28个年 头中国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读书人的这一段历史,牛动地映现了清末至民国那一代知识分子 在革命进程中所走过的曲折道路,这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人研究、汲取一、南社的酝酿和成立20世纪初叶,南社在苏、浙、沪酝酿而成立,成员人多是同盟会会员南社是孙中山 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H益高涨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文化团体以中国同盟会为首的革命运动锻炼了一代杰出的革命家,也培育出一代才华出众的诗 人柳亚子后來冋顾他在辛亥革命前运用诗歌宣传革命的情形时说:“这时候的革命工作, —•部分是武的,暗杀、暴动是家常便饭,另一•部分是文的,便是所谓宣传工作了文学是宣 传的利器,诗文并重,效力很大这样,我的诗不是文学的革命,而是革命的文学了 ”(《柳 亚子的诗利字》)中国知识分子把文学样式作为宣传的利器,准确点说应该早丁同盟会口 1899年至1905年同盟会成立,革命派创办期刊近30种,报纸10多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文化队伍开始形成南社的三位发起人,同里的陈去病(1874〜1933), 1902年参加中国教 育会,次年到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稍后加入军国民教育会;黎里的柳亚子(1887-1958), 1903年到同里读书,自创汕印的《复报》,1906年在上海健行公学教书,《复报》己经出到 第67期,自68期开始,油印改为铅印,周刊改为月刊,由单张扩充为单行本,大32开本, 每期60页,3万字,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活动;金山的高天梅(1877-1925), 1904年到H本 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次年参加同盟会的陈去病、柳亚子创办、主编了《觉民》、《警 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醒狮》等革命报刊,写作了大量诗文,鼓吹反清。
当时上海 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1904年冬,广东的邓实、黄节、蔡守和浙江的马叙伦等人成立学 术团体“国学保存会”陈去病、高天梅和柳亚子都加入了,并为该会刊物《国粹学报》撰 稿1906年,湖南的同盟会会员宁调元、傅熊湘等人在上海创刊《洞庭波》杂志这些刊 物围绕的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鼓吹反清在革命活动中,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三人广泛结交來自全国各地从事政治、军事、 新闻、教育、文化活动的读书人,这些人都是反清排满的爱国者特别是山于结识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章太炎、邹容、蔡元培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三人的思想渐趋成熟陈去病从 1903年编辑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人的文集《正气集》,为抗清而牺牲的吴易编定《吴 长兴伯集》陈还将清初的禁书,纪录清初满族统治阶级屠杀汉人的《扬州十日记》、《嘉定 屠城记》等书编辑为《陆沉丛书》,编撰了《清秘史》、《明遗民录》等著作,公开岀版,以 激发民众对满清王朝的仇恨柳亚子、出桐、苏曼殊等编印了《亡国惨记》等从书高天梅 假托太平天国著名军事家石达开之名,一夜之间创作了《石达开遗诗》20首,发表后广为 传布这些,在反清革命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他们利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以创造中国的资产阶级文 化,期望中国掀起革命高潮。
他们号召中国人民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俄国民主革 命的道路,行动起來进行革命,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卖国残民的满淸王朝,以求建立一 个独立自山的民主共和国西方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家卢梭、孟徳斯鸠,革命领袖华盛顿、马志尼,资产阶级政治家 罗兰、马利侬,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苏菲亚等人的名字频频在他们的诗文中出现,给中国 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勇敢的冲击周仲穆宣传信仰自由,主张破除孔孟之道的“人蔽”(《答 顾秋岚书》),反对孔教捉倡逆來顺受的“偏曲Z道德”(《答族兄某》)宁调元痛斥孔子 是孕育“中国二千年专制之毒,民族衰亡之祸”的“民贼”(《孔子之教忠》)柳亚子激烈地 批判儒家纲常礼教的“邪说”,赞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学说(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 放歌》)高旭主张“鼓吹欧潮”,反对复古倾向林H水创办《中国口话报》,积极提倡劳 动群众和士兵都能读懂的口话文柳亚产也开始试用白话写作宣传鼓动文章陈去病、柳亚 子等人1904年在上海创刊《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改革戏剧,希望组成一支梨园革 命军,在舞台上揭露淸初扬州十HZ屠、嘉定万家Z惨,形彖演示法兰西革命,美利坚独立, 意大利、希腊恢复的光荣和卬度、埃及灭亡的惨酷,动员人民起来革命(柳亚子《二十世纪 大舞台发刊词》)。
戏曲作家吴梅创作了歌颂明末抗清英雄崔式相、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和女 革命家秋瑾英勇就义的戏曲,曾孝谷、李叔同筹在口本改编并演出了中国最早的话剧《黑奴 吁天录》,很快这个话剧就在国内上演,唤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革命激情,成为中国 新戏剧运动的开端王无生、黄人等发表进步小说的理论文章,王无生立志以卢梭、孟徳斯鸠、莎土比亚、 弥尔顿等西方资产阶级著名作家为榜样,写作文学作品,“树民族之伟义,为光复之先河” 他认为当时盛行翻译欧美小说的风气,是“执他人之药方,以治C之病”,希望中国产生像 狄更斯、托尔斯泰那样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行创作“适合于(中国)社会之情状”、“适宜 于(中国)国民之脑性”的“新小说”,暴露封逑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菲恶,“使爱国思想普及 于最大多数Z国民”(王无牛《报马君武书》)王、黄二人和林白水等都从事过小说的创作 和翻译,苏曼殊和陈独秀合译过雨果小说《惨壯界》,包天笑也翻译过雨果和西方其它作家 的小说这些激进的知识分子,不仅进行宣传,而且积极投身于真刀真枪的实际革命斗争,许多 人立下了决心为革命赴汤蹈火的誓言1903年,清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致使 邹容庾毙狱中,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等人参加了声讨清政府、表彰烈士邹容的活动。
1906 年,宁调元在长沙发动学牛和各界群众万余人公葬革命烈士陈天华、姚宏业,进行了声势浩 大的反清示威,同年底,宁调元奉同盟会之命参加萍、浏、鳩起义,次年初被捕,囚禁于长 沙监狱,在狱中他勤奋读书、著述,写作了大量诗文,坚持革命活动1905年由于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中国的读书人终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那是1300 多年來从未有过的生活大家办学校当教师,办报纸出刊物,或当记者,或撰稿写小说,或 从事绘画书法及篆刻,也有当演员、当医生和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成立一•个史无前例的进步 文化团体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陈去病、高天梅和柳亚子等人决心效仿明末儿社和复社,酝 酿组建一个反清革命的文化团体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秋瑾先后在安庆、绍兴起义失败壮烈牺牲,这一事件, 对陈、高、柳等人的结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悼念女革命家诗人秋瑾,陈去病拟在上海 举行追悼会,他撰作了长诗《江上哀》,痛悼徐、秋两烈士,不久为了联络被迫逃亡星散四 方的革命党人,陈和刘三、吴梅等11人发起组织“神交社”柳亚子和高天梅虽然没有出席, 但都积极表示支持,柳亚子称神交社为南社的“楔子”,也就是南社的前身同年冬夭,陈、高、柳三人在上海邀集刘师培夫妇、杨笃生、邓实、黄节、沈砺、朱少 屏等聚会,议定所组织的社团取名为“南社”。
可是,1908年夏,陈去病再次想在杭州开会 追悼秋瑾而为清政府通纟R,被迫汕亡,南社的成立因而延期南社止式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的苏州虎丘,到会有陈去病、柳亚子、朱锡梁、庞 树柏、陈陶遗、沈砺、俞铐、冯平、林砺、朱少屏、诸宗元、胡颖之、黄宾虹、林之夏、蔡 守、景耀月,共计17人,其中除胡颖之、黄宾虹、蔡守3人,其余都是同盟会会员另有來宾张窠甄、张志让2人二、同仇敌炖推翻满清王朝南社成立后,与同盟会的革命运动和呼应,举起了反淸革命文学的旗帜这个时候, 孙中山先生及其同志,在海外创设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相号召,正在十七次革命失败奋 斗的过程中间,而内地所号称知识阶级的人,还是昏昏沉沉,做那'天王圣明,臣罪当诛' 的好梦我们发起的南社,是想和中国同盟会做摘角的”(柳亚子《南社纪略•新南社成立布 告》)市于淸政府的残酷统治,南社的一些公开文告将宗旨说得比较含蓄,不过反淸目的 仍然十分明确陈去病说,南社“表血虽借诗文相提倡,而实以民族主义为本旨”(《南社 长沙雅集纪事》)柳亚子说:“它的宗旨是反抗满清,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庭的标 帜”(《新南社成立布告》)为了反清,南社人力提们民族气节。
从1910年1月起,出版社 刊《南社从刻》,发表社员的文章和诗词因为反清革命的需要,柳业子积极提侣浪漫主义 的诗风,思以淋漓慷慨Z音,-•振柔软卑下之气他们以诗文鼓吹新学思潮,宣传爱国主 义,强烈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国《南社丛刻》第四集出刊后的1911年8月5日,宋教仁在《民立报》上评价道:''南社 创于海上已数年,社员多当代名士,盖仿以文会友之意,四集计辑录社员所撰著,计文三十 四篇,诗三百七十一首,词一百二十四阕其间感慨淋漓,可诵Z篇不鲜也还有《天铎 报》、《时报》、《神州日报》等也都有人发表文章推介《南社丛刻》一时Z间,《南社丛刻》 名声大振,远销海内外上海《民立报》馆作为总发行所,其它分发行所特多,上海秋星社, 北京《诺国H报》社,杭州《全浙公报》社,绍兴越社,汕头《新中华报》社,桂林《南风 报》社,槟榔《光华H报》社等在《南社从刻》刊登诗词文章之外,南社成员也在其它报刊发表大量鼓吹革命的诗歌文 章,一些尖锐揭露清朝反动统治、歌颂革命斗争、哀悼殉难烈士的诗文,当时难以公开发表, 就在社友间传寄唱和,互相激励周仲穆主张南社应该“追踪复社而过Z”,他建议集中社友的全部学力与财力,筹集“基 本金”,办成讲学机关,进行系统的宣传鼓动(周仲穆《与高旭书》)。
虽然讲学机关最后没 有办成,不过,每年春秋两季分别举行雅集,成为了南社的定例南社成员在诗酒之间,讨 论文学,砥砺气节,畅言革命1910年4刀间,南社在杭州举行第二次雅集,聚餐Z后泛舟西湖,柳亚子醉中填了一 首《金缕曲》,其中有句:“大言子敬原非戏,论英雄安知非仆?狂奴未死铁骑长驱河朔靖, 勒石燕然山里,算才了,平生素志在这里,柳亚子代表南社成员,立下了北伐中原、推 翻满清王朝的誓言,表达了南社成员的共同意志南社的这种雅集,随着革命潮流的H趋高 涨,特别是武昌起义前夕的第五次雅集,同盟会的重要人物宋教仁和筹划沪上武装起义的陈 其美,都积极与会,使南社成为当时举足重轻的力量反淸这个大方向,全体南社成员完全一致,南社同仁们密切配合同盟会的革命运动,运 用诗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鼓舞士气,得到了革命党人、爱国,忐士和要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 子的热烈响应1911年9月,《南社社友第二次通讯录》出版,南社成员发展到228人,参 加南社的,除发起人和成立会的出席者外,重要成员有诗人宁调元、周实、苏曼殊、马君武、 刘三、张光厚、高燮、傅熊湘、黄节、黄侃,戏曲家昊梅,小说家王无主、黄人、包天笑, 报人陈范、范光启、林口水、雷昭性、R天民、叶楚枪,述有马叙伦、周仲穆、陈子范等, 二百多人中,同盟会会员约占三分之一。
除宋教仁和陈其美之外,重要的同盟会成员还有皿 桐、孙元,以及江苏、上海、安徽、山东、陕西等省区的同盟会会长或主盟人不少进步的 妇女也加入了南社,留学口本的学生会会长、同盟会会员唐群英,秋瑾的好友、上海竞雄女 校创办人同盟会会员徐自华,上海尚侠女校教员、辛亥革命时任女子北伐队队长的张佚凡(林 雪宗)等上海是南社活动的中心,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地相继成立了分社1911年4刀, 蔡守、沈厚慈在广州发起成立广南社,陶牧等人在沈阳组织辽社,周实在南京成立淮南社 瑕值得一提的是陈去病,他介绍魯迅的学生宋琳加入南社,宋琳决定在绍兴成立南社的分社 越社陈去病在《越社叙》中号召浙东知识分子以白折不冋、无所恐怖、人定胜天的精神, 力挽狂澜,挽救中国的危亡鲁迅由宋琳介绍加入了越社,还有范爱农等人也都纷纷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