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籽油国家标准编制说明.docx
14页国 家 标 准 制 修 订 项 目编 制 说 明工程名称:棉籽油工程编号:托付单位:担当单位:江南大学等起止年限:2023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一、意义和必要性棉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其品质质量关系着国人的身体安康, 也反映我国油脂工业的加工水平,上世纪80 年月,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棉籽油》(GBl537-86),进入 21 世纪,对食用油质量提出更严格要求, 特别是参加世贸组织后,乐观承受国际标准已成为标准化工作时代潮流, 原有标准已大大落后于我国客观实际与国际标准,修订后的《棉籽油》 国家标准(GBl537-2023)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实施,该标准至今已实施 10 年,依据 2023 年国家粮标委的要求,需要再次对标准进展修订,修订工作由江南大学负责,并由相关高校、争论院所和企业单位参与修订《棉籽油》国家标准,有助于进一步说明《棉籽油》国家标准的特点及质量要求阐述,为指导企业生产、引导消费、标准市场质量监视与治理供给必要帮助二、工作简况2023 年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下达了《棉籽油》国家标准修订打算后, 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争论院、山东渤海实业股份等单位对此项工作格外重视,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主要起草人:王兴国、金青哲、刘元法、黄健花、薛雅琳、白长军、李玉玲、杨小雁。
依据标准制修订的要求,标准起草工作组首先收集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 同时深入山东渤海实业股份、益海嘉里集团、中粮集团等企业进展现场调研,开展企业样品收集和试验室测定、验证 2023年 12 月 22-23 日在青岛召开了《棉籽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议,10充分听取了国内专家和企业对修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23 年 5 月底标准起草工作组撰写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负责向粮标委委员、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油脂加工企业专家征求意见三、科研工作根底〔对修改状况的说明〕1. 范围除删去压榨和浸出字样以外,其它未作修改2. 引用文件更改为最版本3. 术语和定义(1) 依据国家标准打算要求,标准名称为《棉籽油》GB1537-2023 对棉籽油本身没有定义,但CODEX STAN 210-1999对棉籽油有定义: Cottonseed oil is derived from the seeds of various cultivated species of Gossypium spp.,为与国际接轨,本修订稿对棉籽油本身进展了简洁定义本修订稿将棉籽原油修改为棉籽毛油,对棉籽毛油、成品棉籽油、转基因棉籽油,其定义均不作变动,但删去压榨棉籽油、浸出棉籽油的条目。
2) 增加了游离棉酚的条目,删去了冷冻试验、烟点的条目3) 技术术语和名词定义除以中文表述外,还同时注以英文,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中外棉籽油质量标准文本沟通时能准确理解4. 分类(1) 原标准将棉籽油分为棉籽毛油和压榨成品棉籽油、浸出成品棉籽油三类,,考虑到实际上无法区分压榨成品棉籽油与浸出成品棉籽油, 本修订稿将棉籽油分为棉籽毛油和成品棉籽油二类2) 不考虑其它制油方式,如酶法制油,估量在近5年内酶法制油在棉籽上不能进入规模化工业应用阶段,四号溶剂超高压萃取、超临界萃取均可归入浸出法3) 美国棉籽油分类中有冬化棉籽色拉油,即Winterization cottonseed salad oil,考虑到国内现在此类产品很少,本修订稿不将其单独列出,可归入一级油中4) 有企业建议增加分提棉籽液油和分提棉籽硬脂,或给固脂局部一个说法我们认为,棉籽液油和分提棉籽硬脂是棉籽油进一步的加工产品,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中没有明确其特征指标,建议分提棉籽液油和分提棉籽硬脂以后可单列专用油国家标准5. 技术质量要求5.1 特征指标(1) 在“特征指标”工程和指标值设定上与国际标准靠拢.其中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物、不皂化物的限定值与CODEX STAN210-1999完全全都,尤其是碘值,从GB1537-2023的100-115修改为CODEX STAN 210的100-123,也有利于与冬化棉籽油的碘值靠拢,由于经过冬化后的棉籽油碘价上升1-5。
2) 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曾经打算依据我国棉籽油产品的脂肪酸含量统计数据以及对冬化棉籽液油的测定数据汇总结果,将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的含量范围进展适当调整〔见表1〕,但考虑到上列脂肪酸特征指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Stan 210:2023(2023)《指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的数据产生了较大的不全都性,不行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由此在修订送审稿中,脂肪酸指标未作转变,仍旧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Stan 210: 2023(2023)《指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的指标和数据全都表1 原拟调整的棉籽油特征指标与脂肪酸组成折光指数(n40): 1.458~1.466相对密度( d 20 ): 0.918~0.92620碘值(I)/g/100g):100~123皂化物(KOH)/(mg):189~198不皂化物/(g/kg):≤15脂肪酸组成/(%)十四碳以下脂肪酸ND~0.2豆蔻酸 C14:00.3 ~1.0棕榈酸 C16:019.0~26.4棕榈一烯酸 C16:1ND~1.2十七烷酸 C17:0ND~0.1十七碳一烷酸 C17:1ND~0.1硬脂酸 C18:01.5~3.3油酸 C18:113.5~21.7亚油酸 C18:246.7~62.2亚麻酸 C18:0ND~0.7花生酸C20:00.1~0.8花生一烯酸C20:1ND~0.1花生二烯酸C20:2ND~0.1山嵛酸C22:0ND~0.6芥酸C22:1ND~0.3二十二碳二烯酸C22:2ND~0.1木焦油酸C24:0ND~0.1冬化棉籽液油的脂肪酸组成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现在国内有少数厂生产冬化棉籽液油,即色拉油供出口,其冷冻试验是合格的,但其脂肪酸组成变化范围未加系统测定从国外文献来看,冬化棉籽色拉油的经典脂肪酸组成仍在CodexStan 210规定范围内表2 美国冬化棉籽色拉油的经典脂肪酸组成我们分析了国内23个冬化棉籽色拉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其脂肪酸组成的比例范围与冬化前样品比较,亚油酸等7个脂肪酸的含量范围稍有变化表3 冬化棉籽色拉油的脂肪酸组成组分范围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C14:0 豆蔻酸0.6-1.00.510.050.42C16:0 棕榈酸21.4-26.421.519.320.7C16:1 棕榈一烯酸0-1.20.420.290.36C17:0 十七烷酸0-0.10.080.070.07C17:1 十七碳一烯酸0-0.10.080.050.06C18:0 硬脂酸2.1-3.32.11.62.0C18:1 油酸14.7-21.715.913.714.5C18:2 亚油酸46.7-58.261.858.560.3C18:3 亚麻酸0-0.41.50.140.33C20:0 花生酸0.2-0.50.170.150.16C20:1 花生一烯酸0-0.1C20:2 花生二烯酸0-0.1C22:0 山嵛酸0-0.6C22:1 岕酸0-0.30.080.060.07由于变化不大,因此曾经打算在修改稿的脂肪酸组成上,将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的含量范围适当予以 放宽,但不对自然棉籽油、分提棉籽油分别确定脂肪酸组成范围指标, 为我国企业开发冬化棉籽色拉油留下余地。
但这样做存在与CodexStan 210不符合的问题样品分析结果说明,冬化棉籽色拉油的其它特征指标,即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物、不皂化物仍在CodexStan 210-1999规定范围内,与非冬化油的范围没有区分,可不做转变3)环丙烯脂肪酸问题CodexStan 210认为,棉油哈酚试验〔Halphen test〕应呈阳性,但实际上高度精炼棉油,如脱臭油不肯定呈阳性由于GB/T5539《粮油检验 油脂定性试验》中已经承受了哈酚试验,故修改稿不再次提出Halphen test 对棉籽油进展鉴定5.2 质量等级指标5.2.1 毛油棉籽毛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棉籽毛油的贸易,在棉籽油现今内外贸易中,有些是以半成品毛油进展交易;加工企业也需要对毛油生产工序质量予以掌握因此为与马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保持全都,本修改稿对棉籽毛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进展较为严格的限制国内企业实际接触到的毛油品质较差,主要表现为酸价大大超过标准毛油酸价:国标要求为≤4.0 mgKOH/g,但依据2023-2023年渤海公司大量统计,毛棉油酸价平均6.66,最小3.76,最大10.96依据2023年益海嘉里集团6家企业大量统计,毛棉油酸价平均分别为10.19、2.77、7.83、7.13、12.45、8.04。
均与国标严峻不符争论和调研觉察,颖棉籽加工出的毛油酸价较低,但企业加工的棉籽根本上都是储存一段时间之后的,很少有颖棉籽直接加工的,另外毛棉油的酸价与当年棉籽生长环境、成熟度等都有肯定关系在美国,棉油的贸易条例格外严格而细致,但棉油的等级和价格取决于毛油通过标准精炼试验后的精炼得率和精炼油品质,而并不打算于毛棉油的任何规格或特性,包括酸价在美国,毛棉油经1次碱炼,罗维朋色度达Y35,R4-7,就是优质毛油毛棉油酸价越高,则炼耗越大,并多少影响色泽,但在相当宽范围内,毛棉油酸价与精炼油质量、稳定性、风味等关系不大因此,尽管在修改稿中没有放宽对棉籽油酸价的要求,但是毛油酸价假设过高,则加工本钱会增加,也没有工业价值,在企业生产用于自加工的棉籽毛油时,不需要对毛油酸价作过分限制5.2.2 成品油(1) 依据目前国内油脂加工水平和消费现状,等级指标保持现行三级标准,但去掉了冷冻试验、烟点,即去掉了色拉油通过取消烟点、冷冻试验二个指标,降低了原标准中的棉籽一级油〔相当于棉籽色拉油〕的限定值要求,标准不单独设立冬化棉籽色拉油,将其归入一级油美国有冬化色拉油产品,其对冷冻试验、烟点都有要求,本修改稿中的一级油对冷冻试验、烟点没有要求,这与鼓舞企业生产冬化色拉油不冲突。
山东已有企业生产冬化棉籽色拉油产品出口,同时棉籽色拉油也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基料油,棉籽色拉油的生产势在必行企业在生产冬化色拉油时,只要增加冷冻试验、烟点这二个指标即可进展质量掌握今后有条件时,可以制定冬化色拉油的标准,将其归类于专用油脂2) 鉴于消费者对棉酚毒性的担忧,将“游离棉酚”卫生指标纳入质量指标作常规检验,以增加该卫生指标的受检频率产品出厂检验一般主检质量指标,抽检卫生指标精炼油中棉酚含量主要通过碱炼和脱色去除,棉籽一、二、三级油均需进展碱炼和脱色处理,结合对国内棉籽油样品的分析结果,统一将游离棉酚含量限定在50ppm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