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浦城邱氏家训.pdf
2页福建浦城邱氏家训【原文】祖训联一族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家训词一、敦孝悌,笃家族;厚人伦,昭雍睦二、重农桑,足衣食;务本业,立远志三、黜邪异,崇正派;兴教育,树贤才四、尚节俭,惜财物;明礼让,承良俗五、护乡里,息争端;解仇忿,戒愚顽六、训子弟,禁非为;讲法律,守族规七、求清白,远牢衙;知忠义,爱国家 处 世 箴 言忠厚和善,礼让慎言尊宗敬祖,敦亲睦族勤耕苦读,诚实守信仁义处世,孝悌齐家2016 年《中华丘(邱)氏大宗谱浦城分谱》)【注释】邱氏家训是激励族人、教育子孙的训戒2004 年 9 月中华丘(邱)氏族谱研究总会浦城分会成立后,在编修《中华邱氏浦城分谱》时,综合黎阳、冠山、党溪等邱氏族谱的族规家训,列祖训一联、训词七条、箴言四句规训族人及后裔尊祖敬宗, 孝悌和睦,刻苦耕读, 节俭礼让, 发展百业,兴教育贤, 遵规守法,护乡爱国训词依照古训原文稍作改动,发挥承前启后、激励当代、惠及子孙、利家利国作用邱氏源流】据明、清旧谱记载:西晋永嘉( 307-312年)之乱前后,入闽八族中有丘姓;唐总章二年( 669 年) 、三年,陈政兄弟先后奉诏率河南光州府兵入闽绥安,58 姓军校中有丘姓以上事件中,丘氏或其后人有爱浦城而迁居此地者。
唐光启元年( 885 年) ,丘祯、丘祥、丘福兄弟人率族人随王潮所部河南固始县府兵作运输队而入闽, 其中祯、(邱)氏人口的主要源流 经军战士祠堂用餐座落在浦城县永兴镇冠山村的邱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中期,祠抚壁上书写条家训新中国成立初祠堂用作村部,墙外还写上抗美援朝的标语,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祠堂被确认为古建筑文物1930 年 4 月清明日,闽北红军五十团副团长左诗赞率领红一连与崇浦区游击队及浦西民众队 300 多人,袭击浦城西乡街(今永兴镇)反动民团红军游击队中一支队伍赶到冠山下村邱氏宗祠集结时,已是黄昏这时,邱氏宗祠内,参加扫墓的邱氏宗亲正在喝清明酒,祠堂中摆上 6 桌酒菜邱氏宗亲见红军来了,赶忙让出坐位,请红军战士用饭饭后,又送红军浦城邱氏宗祠战士清明粿等干粮 红军战士吃得饱饱的上战场,打了大胜仗 这一仗活捉敌人20 多人,缴获快抢 10 余支,筹集粮食上百担,筹款(大洋)上千元红十军解放浦城时在此休整 1931 年 9 月 19 日,党代表方志敏、军长周建屏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进入浦城县境,开始解放浦城的战斗, 目的要把闽北根据地和赣东北根据地联成一片,扩大中共苏区范围19 日傍晚,红十军先头部队到达西乡龙兴岭时, 遇上国民党军钱玉光旅一团二营的一个连兵力,一场遭遇战, 红军将敌军击溃, 活捉营长林鸿松。
先头部队部分队伍连夜追击溃败的敌人到冠山村外红军战士不进村,悄悄地进入邱氏祠堂内进行短暂的休整然后向官桥方向急行军, 直逼浦城县城 冠山村村民中绝大部分是邱姓宗亲,他们谨记祖训, 对红军这支爱护百姓, 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十分称赞,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央苏区运送食盐、服装和药品整理人:邱文彬)【宗祠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