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年范文.doc
16页国际宏观经济形势2016-2020年 第一章 2016-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第一节 2010-2015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概况 2010-2015期间,世界经济整体处于疲软态势之中,各国在复苏之路上走走停停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深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0-2015的五年期间,中国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国际形势十分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对我国有利 一、2010-2015全球经济发展总体 2008年,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此后,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但由于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导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2009年全球经济回升,但从2010年开始,增速明显降低2011年至2014年,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到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基本得以巩固,但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从世界经济具体表现来说,本研究分别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贸易、社会问题这五个方面着手,对2011年-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展望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回暖 2009-2015年(预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 区域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全球平均 -0.4 5.2 3.9 3.4 3.0 3.3 3.8 发达经济 -3.4 3.0 1.7 1.2 1.3 1.8 2.3 美国 -2.8 2.5 1.8 2.3 1.9 2.2 3.1 欧元区 -4.4 2.0 1.5 -0.7 -0.4 0.8 1.3 日本 -5.5 4.7 -0.6 1.5 1.7 0.9 0.8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3.1 7.5 6.2 5.1 4.7 4.4 5.0 注:2015年为预测值。
资料IMF《世界经济展望》,2014年10月 如表1所示,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严重衰退,于2010年反弹至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以及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均比2010年各自增速降低1.3个百分点,说明201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产出与发达经济体经济产出基本持平 2012年-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是由于自身总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匮乏;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受到自身控制通胀政策的影响以及发达经济体拖累 2014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但增速相比2013年仍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家庭债务调整、缩小财政赤字工作取得进展,增长动力部分恢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则比2013年放缓0.3个百分点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略好于2014年,IMF预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8% (二)全球就业情况略有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失业率大幅下降2011年-2014年世界平均就业水平有所好转,但各主要经济体就业状况差异较大此外,以欧元区为典型的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还将长期制约劳动生产率提高。
展望2015年,全球就业总体水平将略有改善,但各主要经济体就业的内部分化状态仍将持续 (三)全球物价水平内部分化 2011年-2014年之间,全球物价水平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总体可控,但出现内部分化态势其中,发达经济体在物价偏低的情况下仍明显回落,部分国家甚至呈现通缩趋势;而新兴经济体尽管通胀率高,但与发达经济体差距仍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产生原因不同如表2所示,发达经济体较难发生通货膨胀,而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较大 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经济体 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发达经济体 供求变动 需求:宏观经济低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较难发生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 供给:全球商品供给尤其是大宗商品供给充裕,较难发生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货膨胀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 多种复杂因素 本币贬值 地缘政治 电气、天然气等垄断产品的价格上涨 本国为控制供给不足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体制与政策因素导致本国农产品供不应求 展望2015年,世界物价水平将略有改进,但将继续保持内部分化状态:发达国家仍将保持较低物价水平,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四)全球贸易略有改观 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速(单位:%) 数据IMF 如图1所示,在经济繁荣期,世界贸易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在经济萧条期,世界贸易增速则慢于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甚至会出现衰退。
2011年-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严重下降,其中2012年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受不良经济形势拖累,当年发达经济体进口增速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都大幅放缓2013年,世界贸易开始复苏,增速略有上涨到2014年,世界贸易略有改观,但增速仍较低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2.8%,到2015年达到3.3%,2016年将达4%,但比金融危机前的贸易增速仍然低不少 除经济原因外,全球贸易增速下降还有复杂的现实原因主要原因有:第一,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导致部分生产环节回流本国内;新兴经济体的能源自给战略导致美国石油进口减少,其贸易逆差降低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需下降,投资快速回落,进口也随之下滑第三,多国频频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第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负面影响最终扩大到发达国家 展望2015年,全球贸易将会略有改观,但由于限制贸易状况改进的负面因素较多,因而贸易增速较难恢复到2010年中期的近年来最高增速,更是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增速水平 (五)全球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2011年-2014年,全球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联动关系不断加强,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阻碍了社会稳定,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和欧洲多国的骚乱就是具体实例;另一方面,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制约了全球经济复苏。
因而,想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准确把握,不能忽视对全球社会问题的分析及思索 二、2010-2015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2010-2015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1.美国经济增长回暖 2009年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速(-2.8%),2010年增速反弹至2.5%2011年-2014年,美国经济增速总体平稳,保持在1.8%-2.3%范围内 2014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析 时间 增速 主要原因 2014年一季度 -2.1% 严寒天气 2014年二季度 4.6% 商业投资和内需大幅增加 2014年三季度 3.5% 再工业化初显成效 数据IMF 如表3所示,2014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先抑后扬其中一季度的严寒天气属于季节性和突发性因素 美国2010年1月-2014年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Wind数据库 如图2所示,从2010年1月份开始,美国工业恢复增长截至2014年9月,美国已实现持续57个月的同比增长,且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已持续一年超过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因而,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望2015年,美国经济仍将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韧性较强IMF预期其GDP增速将为3.1%。
2.美国就业市场欣欣向荣 美国是就业强国,就业市场一直良好发展2011年-2014年,随着经济好转,美国就业状况持续明显改善2014年10月份失业率下降到5.8%,达到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好水平 美国就业的主要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说明 2014年10月份劳动参与率仅为62.7% 是美国1978年-2014年间的最低水平 部分失业者退出了就业市场 劳动力数量下降 新增非农就业中,就业岗位主要来自休闲、零售、招待以及临时工等低薪工作领域 美国就业质量不高 2007年10月份,美国青年失业率为15.4%;2014年10月份则为18.6% 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但如表4所示,美国就业市场存在以上四个不利因素,制约了美国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改进 展望2015年,美国失业率将继续降低,但就业质量较难提高 3.美国物价低位徘徊 美国物价水平低,通胀概率小,但通缩风险高2014年10月,美国CPI仅为1.7% 展望2015年,预期美国物价水平仍将在低位徘徊,但不排除通货紧缩的发生 4.美国货币政策将正常化 在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和大量购债之后,由于经济持续复苏,美国于2014年10月结束了购债计划展望2015年,美联储将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可能会首次加息。
(二)2010-2015时期欧元区经济发展概况 1.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 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欧元区在受到欧债危机重创之后,投资不足、出口不旺,经济发展呈现出颓势2011年-2014年,欧元区经济持续走低,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出现-0.7%和-0.4%的负增长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0.9% 2014年前3季度德、法、意、英经济环比增速 单位:% 国家 Q1环比增速 Q2环比增速 Q3环比增速 平均环比增速 欧元区 德国 0.7 -0.2 0.1 0.2 法国 0 0 0.3 0.1 意大利 -0.1 -0.2 -0.1 -0.13 英国 2.9 3.2 3 3.03 注:Q1表示2014年第一季度 数据IMF 分析欧元区主要组成国家就业状况如表5所示,德国经济勉强避免衰退;法国经济略好于预期;2014年,意大利进入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3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英国经济强劲复苏 展望2015年,欧元区经济无法明显复苏,IMF预期其GDP增速为1.3%,而意大利经济可能加剧衰退 2.欧元区就业前景不妙 2011年-2014年,欧元区就业不佳2014年9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虽略有改进,但比2007年9月高4个百分点;青年失业率高达23.3%。
欧元区就业恶化主要是因为经济低迷、用工制度僵化 分析欧元区主要组成国家就业状况其中,德国用工制度相对灵活,2014年9月份失业率为4.9%,比2007年9月份降低3.6个百分点,就业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法、意就业糟糕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英国2014年10月份失业率仅为2.6% 展望2015年,欧元区就业无法明显改善,青年失业问题带来多方面的巨大风险 3.欧元区通缩风险加剧 欧元区物价水平历来较低,通胀概率小,但通缩风险大2014年10月,欧元区CPI同比仅上涨0.4%,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 展望2015年,欧元区的通货紧缩风险将会加剧 4.欧元区经济结构亟需调整 根据IMF于2014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欧元区部分现有基础设施已经落后,其公共资本存量在产出中的占比显著下降,未来存在较大基础设施需求,因而亟需对欧元区经济结构做出调整,增加其公共资本存量 (三)2010-2015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1.日本经济停滞不前 2011年-2014年,日本经济先后受到大地震、内需疲弱、外需不景气的多重打击而不断下滑2014年日本经济先扬后抑,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5%、-1.8%、-1.6%,其中二、三季度日本经济受到2014年4月1日消费税由5%上调至8%的较大影响。
展望2015年,日本经济很可能将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泥潭IMF预期其GDP增速仅为0.8% 2.日本就业状态良好 日本就业市场运行良好,其失业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也未超过5.5%2014年9月份日本失业率已降至3.5% 展望2015年,日本就业市场将继续向好发展 3.日本物价水平较低 日本物价水平低,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