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方法改革下的制度革新.doc
7页学习方法改革下的制度革新【文章【【摘要】:^p 】:】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公布的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问题的重大决定中,第四十二条专文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针对的正是当下中国教育僵化的现状,制度改革止步不前,教育体制僵化,改革创新制度已迫在眉睫,需要打破桎梏,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教育之路关键词】:^p 】:】学习方法;改革;制度革新;考核制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三天后,也就是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问题的重大决定》,贯彻落实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其中第四十二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中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当下的中国高校,僵化的教育制度束缚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方法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仍然是以制度促开展,创新合适中国高校实际的教学制度,用制度开拓老师教学方式和鼓励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将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其弊端,和笔者推荐的学生课程综合考核制度来阐述教学制度改革1 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其弊端“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大局部时间是被动承受,老师似一个独奏的音乐家,而学生恰是忠实的聆听者,这样的教学方法下,老师的教学观念局限和偏窄,学生也容易形成认识机械论,课堂教学容易进入误区,老师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和学生都缺乏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思想,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局部分析^p ;重直觉领悟,轻逻辑推理;重目的结果,轻过程方法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种种弊端显现,一是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的教学思想促使老师习惯于机械的将知识告知学生,而不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易形成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习惯;二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思想强调求同,轻视求异,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的欲望与才能遭到扼杀,而形成思维的惰性;三是重整体综合,轻局部分析^p 的教学思想,老师容易把所有的学生当做一个整体对待,而很少对个体进展分析^p ,理解各自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四是重直觉领悟,轻逻辑推理的教学思想,学生认识事物停留在感性层面,没有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习仅仅是完成任务,对知识原理不求甚解;五是老师注重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无视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追求期末考试学生的“高分”,甚至降低考题难度或者给学生考题“重点”,严重背离教学初衷,愚人愚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反映在现实中是应试教学,素质教育也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桎梏,而这一切都根于僵化的教学制度,老师追请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那么看重期末考试的高分,过程考核监管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下面笔者将从革新对学生考核制度来突出教学过程的作用。
2 考核制度革新方法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笔者对现行高校对学生课程考核方法有自己的一些自己的见解,一是考核的最终结果是通过成绩量化出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大局部课程是3:7,过于突出期末考试的地位,局部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临时“抱佛脚”;二是平时考核缺乏明确的制度管理,没有明确的目的约束综上所述,笔者结合现行考核制度,提出综合学生课程考核制度,重点突出平时考核,特别是课堂考核,进步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制度,仍然是以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期用制度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详细来讲,课程考核的总成绩由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三局部组成,期中考核占总考核成绩1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60%,看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会讲还是老方法,只是比例变了,但是笔者所想表达的重点在后面,详细用笔者这学期所学的税收管理课程来讲解,课程总成绩仍然是100分,第一局部是期中考试100分,考试时间在期中靠后两周,考题以上半学期所学知识为主,题型为小论文的主观题,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考核成绩乘以10%为期中考核结果;第二局部是期末考试100分,以现行期末考试制度一样,比例降至30%,考题中也应该突出主观题,考试成绩乘以30%为期末考核成绩;第三局部,也就是此次革新的重点平时考核,分值60分,分为课时成绩40分和课后作业20分两局部,以税收管理为例,每周三节课,十六周共48个课时,课时成绩每节课分配5分,3分为及格分,按时上课和有符合标准请假条的学生可得3分,旷课逃课直接无分,老师再视学生上课学习质量酌情加分,最高每节课总分值不超过5分,上课学习质量以学生主动或被动答复下列问题和学习态度的情况加分,对按时上课且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尽量不拉开他们的考核成绩,而且要做到课堂多设置讨论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时机,根据发言质量给学生评判分值,老师课堂提问要坚持“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原那么,等学生无法想明白时再去开导他,考虑后再向其讲解不明白的地方,经历思想上深化考虑的结晶,才是学生获得最珍贵的财富,再讲课后作业,每学期布置四篇论文形式的作业,每篇论文的分值是5分,论文命题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紧扣时政知识,布置时间在第5、8、11、14周,两周后上交论文,要求为1500字左右,符合论文格式且是手写,老师从学生所写的文章中审核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才能,学生按时完成且无明显抄袭痕迹,就可以给及格分值3分,老师再视论文质量加分,每篇论文最后得分不超过5分,最终平时成绩:____40 + ∑课后作业成绩,在课程完毕后一周,通过教学平台公布平时成绩,学生在规定时间通过平台邮件方式向老师咨询和反映问题。
综上所述,构成课程考核成绩的三个局部已经比拟清楚说明,新型课程考核制度突出平时成绩,特别是课堂成绩,将平时成绩由30%进步到60%,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作用,课堂认真听课,充分参与讨论,课后认真完成论文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消除许多学生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想法,最终进步学生表达才能和写作才能,学习自主性将会明显进步课程总成绩计算公式:课程总成绩 = 期中成绩 ____10% + 期末成绩 ____30% + 平时成绩〔 ____40 + ∑课后作业成绩 〕3 新考核制度的施行上面根据税务管理课程所阐述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落实到理论中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认可和配合,而要到达这样的效果,以点带面,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是最好的途径,高校应在校级层面制定校级学生课程综合考核方法统筹此项改革,学院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老师上报所教课程的课程改革方法,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新的考核方式给老师增加许多要求,需要付出比改革前更多的精力,因此高校需要改革完善对老师综合考核制度,使老师认真完成此项改革的任务,不让革新停留纸面,浮于形式任何制度的革新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为之奋斗,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p 】:】[1]丁培贞.中国传统教育的思维特色[J].潍坊学院学报,20________2,2〔1〕:-103. [2]陈高岑.孔子“启发式” 教学辫析一兼谈孔子“启发式” 教学的三个层次[J].四川师院学报〔 高教研究专号〕,1989,〔6〕:61-70. 【作者简介】唐露,男,汉族,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201(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