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礼仪在门急诊注射室护患和谐中的价值.docx
3页护士礼仪在门急诊注射室护患和谐中的价值【摘要】 护士礼仪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与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等密切相关,是各种护理学的综合体现,具有护士专业的文化特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理,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体现护士的独特韵味和美的风貌门急诊注射室是通过护理人员的集体协助、为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直接反应医院的精神文明和业务水平,代表医院的文化形象等,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维持良好的医疗环境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护士礼仪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行为活动、待人接物来体现关于教养理论及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有助于展示护理人员良好教养与精神风貌,从而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关键词】 护士礼仪;门急诊输液;护患和谐;有效沟通1 护士礼仪体现良好的语言修养及有效的护患沟通门急诊护士每天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知识层次、文化修养及各种方言等类型的病人接触,伴随护士的问候与查对,小孩的哭叫,家属的询问,患者的呻吟,每天都在上演严肃、紧张快节奏的工作气氛护士一身整洁的着装,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一双温柔的素手,使患者感到亲切、自然;感到被尊敬而产生愉悦心理,往往减轻了患者的烦躁与焦虑,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 门急诊病人发病急,患者或家属往往被突然出现的病情尤其是意外伤害事件搞的焦虑烦躁、头昏脑胀,就诊后急于想得到明确的诊断或者减轻病情;如在输液室等待的时间稍长或没有得到护士很好关注,就会引起强烈的不满;家属带生病的小孩经过就医、检查、取药后来到输液室已身心疲惫,护士稍不注意,家属就会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愉快及不满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因此,语言的修养和技巧是护士专业能力之外的必备本领护士作为医患之间的联系纽带,护士礼仪尤为重要加强语言修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调整好心态,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乐观豁达的情绪去感染病人正确使用词语和词汇,多使用礼貌用语,对于病人的询问,力求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吐字清晰、准确表达感情,使病人倍感亲切、友好、礼貌,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使其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从而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1.2 由于门急诊病人多,护士常常几小时没有喝水及上洗手间的时间,面对一些特殊病人,个别年轻的护士往往表现的比较麻木,不想说太多的话,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性格修养,说话生、冷,表情淡漠,让人感到不舒服、难接受,甚至反感气愤,导致矛盾产生有一位患者投诉说:“给他输液的护士对了他的名和药后,就低头打针,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打完了就喊下一个,有啥了不起?好像欠了她的钱。
一对夫妻带着小儿来输液,护士请他们帮忙按压,结果两人都按不住,当班的护士见状不耐烦:“叫你们按住关节,怎么按的?叫我没法打”,小孩的母亲当即做出了强烈的反应,称这位护士素质差有位阿婆及妈妈带腹泻两天的小男孩前来输液,妈妈自己挑了血管,护士没按她的要求打了另一条血管,结果穿了,阿婆就说:“告诉你打那一条,你偏不听,昨天人家一下就打好了,你怎么就要打几针?”护士没好气的说:“你说打那条就打那条?你以为我想多打一针呀?”,“你不行就换人”,妈妈火气也不小,其他护士见状马上好言相劝并为小孩顺利输上液才安静医院在强调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时,往往忽略了患者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首先要把病人作为整体人提供细致的护理护士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上的,通过语言这个窗口,透视人的心灵,护士的思想情感往往在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门急诊护士的良好礼仪尤为重要,不断加强语言修养,拓宽健康知识面,掌握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将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部分病人从心理出现快乐、期望、羡慕等反应,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达到护患和谐2 护士礼仪彰显良好的人文关怀2.1 面对形形色色的门急诊病人,护理人员要用平和心态迎接病人,同情关心,主动问候,不摆架子,用眼睛和病人交流,随时发现并及时为有困难病人提供帮助,细心操作、耐心护理,搬动病人时动作轻柔,触摸病人时态度文雅,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在沟通过程中,护士的知识就像一种“精神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患者,不断劝慰、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担忧、激动、不满,以实际行动争取病人的理解,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对于病人期待的事情要优先考虑去做,并提出积极的意见或建议,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想办法或为病人介绍有能力解决的人,让我们成为患者可信赖的人2.2 门急诊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病人的同情心及爱护之情体现人文关怀,无论?穷贵贱男女老少都一视同仁,态度自然大方,诚恳温和,既善于对病人关心体贴,又不失端庄稳重,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以病人的需求为前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对于个别病人的过激、失态、非礼,言辞不要针锋相对,不可火上加油,要冷静理智,既义正词严、又内刚外柔,说话态度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尊重病人的隐身,顾及病人的内心感受,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相悦感2.3 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达到护患和谐在门诊对发热病人,为他们端上一杯温开水,告诉他们多喝开水的目的;对于发热的小孩,护士用手扶摸他的额头,稳定他的情绪,使他的家长都感到亲切,同时体现护士的情感和关爱,并向家长说明,在输液过程中体温有可能还会升高,并在输液完毕前为他们再次测量体温;有些躁动的孩子,告诉家长要注意制动,防止输液针滑脱;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告知注射部位会产生疼痛有个老人家输注降压药,护士为她调好滴速,并反复向病人说明和强调控制滴速的目的,一转身老人就把速度放快,护士耐心告诉她:“阿婆,不能调快,否则你的心脏受不了,”“我的心脏没事,我清楚,我不怕”,尽管病人很多,但护士依然和颜悦色并抚摸着老人的手说:“阿婆,什么都没有生命重要,你就像我的阿婆一样,我要对你负责,你也要对自己负责,要配合治疗,就当在这多休息一会,”老人频频点头:好,我听你的,慢慢来。
触摸是一种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关系的手段,是一种富有潜力的沟通方式,体现护士的情感和关爱,使患者感到温馨和被关怀,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健康的治疗技术,适合任何病人,不需要特殊的医疗条件,体现优质护理内涵3 护士礼仪展现护士良好的职业素养3.1 注射室护士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也是合理用药的实施者和监督者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专科技能,能够稳、快、准、好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同时还是一个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我院注射室在高峰时,每天输液及其他的治疗病人近500人,小儿就占了近一半,护士相对人力不足,所以如果没有“针功夫”真不行但并不是有了“针功夫”就是一个合格的门急诊注射室护士护士不仅在术上要求一针见血、无痛注射及无痛拔针,护士必须要了解哪些护理行为更具关怀性,为什么患者一件事不满意就全盘否定护理工作?因此,良好的护士礼仪,运用人文关怀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拓宽知识面,尊重及满足患者需求的环境,掌握处理护患矛盾的基本技巧,用关怀技能进行情感激励,使患者内心感到温暖,精神上得到安慰3.2 强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加强护士礼仪,利用自我塑照、自我修养等内涵活动,培养护士心理健康、职业态度、职业能力、人际能力、适应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使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内化成个人固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获得信心和热情,得到满足和成就,增加对护士专业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礼仪是护患关系的润滑剂,它对营造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氛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通过学习、规范护士专业服务礼仪,将其运用在门急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有效完善了护理服务理念;不仅提高了护士自身素质,也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给患者鼓舞与力量,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 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9):64- 65.[2] 张亚萍,张丽娟,王艳萍.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2.[3] 樊旭燕.护理病人的礼仪服务[J].全科护理,2009,7(1):161.[4] 庄丽玲,刘淑琼.新形势下急诊科护患沟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