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初一思想品德优质教案.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93427751
  • 上传时间:2022-05-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2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初一思想品德优质教案 法不行违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忙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惩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别的行为规章,它标准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我们必需遵守,假如一个人违反了法律,不但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担当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次方框的内容 二、法不行违(板书) (一)、谁都不能违法(板书) 叙述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事例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白什么问题? 学生争论,教师归纳:说明白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学生看P91小勤的故事,思索书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

      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育自信,实现独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章,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呢? 案例展现: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屡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其次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屡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学生分组争论并填写P93页表格,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仆人公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制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公平,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1、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制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见书)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治理法律法规 情节稍微,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严峻社会危害性 严峻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拟,前两种情节比拟稍微,对社会危害小,我们把它们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犯罪必受惩处(板书)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 1 、犯罪、刑法(板书)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严峻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惩罚的行为 2、犯罪的根本特征(板书)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峻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最根本的特征) 其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后果) 3、刑罚的含义、种类(板书) 刑罚又叫刑事惩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处的一种强制手段 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不是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活动“我是小法官”:请结合所学学问判定以下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担当什么责任? 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很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侦察,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经派出所调查,排解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担当什么责任? 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屡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采纳笤帚打成重伤,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担当什么责任? 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威逼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担当什么责任?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懂得那些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2022初一思想品德优质教案2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标准作用和对人们的爱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别性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章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是由于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章能够帮忙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章,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需遵守制度规章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别的规章,从而树立起最根本的法律意识 【教学过程】 嬉戏导入: 学生活动:小嬉戏:“谁更快” 谁能更快地从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来,在一个瓶口比拟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为一组)上来,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 (一)、我们身边的规章. 1、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章。

      创设情境:撑杆跳竞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竞赛,一位日本运发动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由于在当时的撑杆跳竞赛规章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学生争论:算还是不算?同学们争论假设体育竞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兴奋剂、借助于器械等)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展争论,并引导学生争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竞赛中突发事故的争论,引出设立规章的必要性,让学生熟悉到假如没有规章,事情可能就会带无法估计的后果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峻的交通事故 穿插换位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章——穿插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样做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活动,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没有法规不成方圆”,而假如我们根据肯定的规章进展,我们觉察会很顺当,并提出规章是一种美 生活延长:生活中也有很多规章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查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车先下后上,山区行路相互礼让,遇危急让妇女、儿童先撤退,拾金不昧,体育竞赛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章 学生活动:一天中,你曾经受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章?假如要你对这些规章进展分类,你怎么分?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大事场景,表达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索争论,也有利增加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力量,并从比照中自然引出特别的规章——法律 特别规章——法律 是真是假:举四种规章的行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法律、宗教标准),请学生开展竞猜,哪一种行为是法律,并从中查找法律和其他规章的区分可以运用课本中的表格) 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需保持宁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课,自修课必需保持宁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需保持宁静 宗教标准: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需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宁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比照找到: 2、法律的三个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 马丽和妈妈去参观一次展销会,并且还帮忙妈妈选择了一双鞋子,没想到穿了三天后,鞋跟就掉了,妈妈想去换但展销会这时已经完毕了,妈妈说:算了,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假如你是马丽,你给妈妈一个什么样的建议? 2、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作业】 生活中有什么规章?法律作为一种规章,与其它规章有什么不同? 2022初一思想品德优质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知道自尊自信是乐观的心理品质要培育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念 2.力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自尊自信的熟悉和理解的力量,要初步全面、精确地了解自己的力量,并且懂得自尊自信与人的胜利息息相关 3.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熟悉到正确熟悉自己是确立个人自尊心和自信以后根底并且自觉运用一些方法,通过有效途径,熬炼提高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念同时,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争取成为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点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培育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念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自尊、自信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长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对待胜利和失败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尊自信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育起来的青少年应当自觉地进展自尊自信的培育哪么,培育自尊自信首先应当留意什么呢? 一、查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板书) 师:同学们看讲台上,我放了一个小球和一只木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小球撬起来呢?找几个同学上来分别演示,并说出你的方法 生演示后教师归纳:刚刚一位同学说,运用杠杆原理,找一个支点,把木棍放在这个支点上,就能撬起这个小球了他讲得特别好假设,我们把人的自尊自信看成是这个小球,那么提升作为社会中个体的人的自尊自信就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是什么呢?这个“支点”就是正确熟悉自己哪么如何才能正确熟悉自己呢? (一)用全面的观点对待自己 师:那么,我们下面制作一个寻人启事每位同学拿一张纸来,用文字的形式从外表、性格、心情、特长等方面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不用写名字教师收上来后,找几位同学任凭抽一张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