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最新的三的同音字有那些.docx

82页
  • 卖家[上传人]:痞***
  • 文档编号:332638989
  • 上传时间:2022-08-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5.35K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最新的三的同音字有那些 三的同音字有那些 三的同音字 犙 伞 散 傘 俕 糝 糣 糤 繖 叁 鏒 鏾 閐 饊 鬖 馓 壭 三 弎 厁 毵 毶 毿 三字组词 三一sān yī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三七sān qī 又名 田三七 、 参三七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可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三三sān sān 1.谓三乘以三 2.童谣名 3.指三三径 4.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三上sān sh ng/shǎng 1.指马上﹑枕上﹑厕上 2.上上﹑上中﹑上下泛指上等三世sān sh 1.指祖孙三代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公羊传.隐公元年》: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何休注略云: 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内其国而外诸夏 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 至所见之世,着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

      清钱谦益《玉剑尊闻序》: 《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 康有为据公羊家言曾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见《大同书》 3.佛家以过去﹑现在﹑三丘sān qiū 1.泛指大小山丘 2.指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三业sān y 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三两sān liǎng 1.约数,表示少量三严sān y n 1.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三举sān jǔ 1.三次杀牲备膳举,杀牲盛馔 2.谓哭泣三次 3.三度举事 4.指三期科考三乌sān wū 1.复姓汉有三乌群见《通志.氏族三》三乏sān f 1.三面防箭牌乏,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三乐sān l /yu 1.三种乐事随文而异 2.三种爱好 3.谓春﹑夏﹑秋三时之务三乘sān ch ng/sh ng 1.三乘车每乘四马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三九sān jiǔ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 小寒 和 大寒 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

      三事sān sh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 3.三种官职 4.指三公 5.三件三二sān r 1.约计之词常用于表示较少的数量三云sān y n 1.汉宫殿名,在甘泉宫中三五sān w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 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3.谓十五岁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 6.指三王五霸 7.指三辰五星 8.指三正五行 9.指三才五常 10.指三所五位 11.指三田五脏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 三五,举其数也;参昴,着其名也三亡sān w ng/w 1.导致灭亡的三种祸端三京sān jīng 1.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唐以雍州为西京,河南为东京,太原为北京 2.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宋以大名为北京,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三亭sān t ng 1.三个亭障 2.亭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知范雎贤,谓曰: 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司马贞索隐: 三亭,亭名,在魏境之边,道亭也,今无其处一云魏之郊境,总有三亭,皆祖饯之处 一说在汴州尉氏县西南见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 3.同 三停 三亲sān qīn/q ng 1.谓夫妇﹑父子﹑兄弟三亳sān b 1.古地名殷之北亳﹑南亳﹑西亳的总称《书.立政》: 三亳阪尹 孔颖达疏引皇甫谧曰: 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 一说指景亳﹑东亳﹑西亳清魏源《书古微.汤誓序发微》: 盖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于商丘,仍西亳于商州,各设尹以治之 后多从皇甫谧之说三仁sān r n 1.三位仁人指殷末之微子﹑箕子﹑比干三从sān c ng/z ng 1.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 三从 三仓sān cāng 1.古字书名汉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 三仓 ,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 三仓 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三仕sān sh 1.谓三度或多次出仕三仗sān zh ng 1.即勋仗唐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 2.三件武器三仙sān xiān 1.传说三国吴主孙权之祖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仙人诣门乞瓜,钟厚待之因指以葬地,谓当出天子言讫化为三鹤飞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祥瑞记.孙钟》后用为施瓜得福的典实 2.指三位翰林学士三代sān d i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仪sān y 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三伏sān f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一般在7月12日至22日之间;中伏在7月23日至8月1日之间;末伏在8月8日至18日之间初伏和中伏各固定为十天,末伏视交伏早晚,十天或二十天不等三休sān xiū/x 1.汉贾谊《新书.退让》: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

      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后因以 三休 为登高之典 2.唐司空图晩年以足疾乞退,居中条山王官谷,筑亭名 三休 作文云: 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聩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 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因以 三休 为退隐之典 3.指三国魏金尚(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韦端(字甫休)三人 4.犹三顿三会sān hu /ku i 1.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三传sān chu n/zhu n 1.传了三次三伦sān l n 1.指君上﹑有司﹑近臣,各自的表率作用三估sān gū/g 1.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三住sān zh 1.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 三住 唐施肩吾《三住铭》: 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长生之道也 宋范成大《次韵严子文见寄》: 无心我正铭三住,有意君堪话四休 一说 三住 指心住﹑气住﹑神住。

      三体sān tǐ/tī/b n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三何sān h /hē/h 1.南朝梁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合称三余sān y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 遇言: ﹝读书﹞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后以 三余 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三佞sān n ng 1.三个奸佞的人指北齐邹孝裕﹑陆仁惠﹑卢元亮三侑sān y u 1.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 2.同 三宥 三侯sān h u/h u 1.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 2.指《三侯之章》 3.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

      三俊sān j n 1.古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书.立政》: 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 孔颖达疏: 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刚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 一说谓有常伯﹑常任﹑准人之才者见蔡沈集传 2.亦作 三俊 三个并称的俊杰1)指汉之张良﹑萧何﹑韩信《晋书.郑冲传》: 泰始六年,诏曰: 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 (2)指汉之郦食其﹑田横﹑韩信《汉书.蒯通伍被等传赞》: 蒯通一说而丧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亨郦食其,败田横,骄韩信也 三俎sān zǔ 1.指猪﹑鱼﹑肉脯三倒sān dǎo/d o 1.《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平子﹞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絶倒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 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絶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 卫君谈道,平子三倒 后因以 三倒 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三候sān h u 1.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三停sān t ng 1.三成;三部分 2.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

      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 3.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三儒sān r 1.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 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 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三元sān yu n ①指夏历正月初一 元 有 始 义,此日为年、月、日之始,故称 三元 :三元宝历新②旧以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 三元 :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③指日、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