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03+导数及其应用.docx

3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8931292
  • 上传时间:2024-0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03 导数及其应用 易错点1 不能正确识别图象与平均变化率的关系 A,B两机关单位开展节能活动,活动开始后两机关的用电量与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一定有A.两机关单位节能效果一样好B.A机关单位比B机关单位节能效果好C.A机关单位的用电量在上的平均变化率比B机关单位的用电量在上的平均变化率大D.A机关单位与B机关单位自节能以来用电量总是一样大【错解】选C.因为在(0,t0)上,的图象比的图象陡峭,所以在(0,t0)上用电量的平均变化率,A机关单位比B机关单位大.【错因分析】识图时,一定要结合题意弄清图形所反映的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单调性,增长(减少)的快慢等要弄清.【试题解析】由题可知,A机关单位所对应的图象比较陡峭,B机关单位所对应的图象比较平缓,且用电量在上的平均变化率都小于0,故一定有A机关单位比B机关单位节能效果好.故选B.【参考答案】B1.平均变化率函数从到的平均变化率为,若,,则平均变化率可表示为.2.瞬时速度一般地,如果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函数来描述,那么,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v就是物体在到这段时间内,当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的常数.1.巍巍泰山为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登泰山在当地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俗语来形容爬十八盘的感受,下面是一段登山路线图.同样是登山,但是从A处到B处会感觉比较轻松,而从B处到C处会感觉比较吃力.想想看,为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来量化BC段曲线的陡峭程度吗?【答案】见解析.【解析】山路从A到B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hAB=,山路从B到C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hBC=,∴hBC>hAB,∴山路从B到C比从A到B要陡峭的多.易错点2 求切线时混淆“某点处”和“过某点”若经过点P(2,8)作曲线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A. B.C.或 D.或【错解】设,由定义得f ′(2)=12,∴所求切线方程为,即.【错因分析】曲线过点P的切线与在点P处的切线不同.求曲线过点P的切线时,应注意检验点P是否在曲线上,若点P在曲线上,应分P为切点和P不是切点讨论.【试题解析】①易知P点在曲线上,当P点为切点时,由上面解法知切线方程为.②当P点不是切点时,设切点为A(x0,y0),由定义可求得切线的斜率为.∵A在曲线上,∴,∴,∴,∴,解得或x0=2(舍去),∴,k=3,此时切线方程为y+1=3(x+1),即.故经过点P的曲线的切线有两条,方程为或.【参考答案】D1.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处的导数就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2.曲线的切线的求法若已知曲线过点,求曲线过点P的切线,则需分点P(x0,y0)是切点和不是切点两种情况求解:(1)当点是切点时,切线方程为;(2)当点不是切点时,可分以下几步完成:第一步:设出切点坐标P′(x1,f (x1));第二步:写出过的切线方程为;第三步:将点P的坐标(x0,y0)代入切线方程求出x1;第四步:将x1的值代入方程,可得过点的切线方程.2.已知函数,则A. B.1 C. D.【答案】B【解析】,又因为,所以,解得,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属于基础题.在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要注意区分是求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还是求过某点(不在曲线上)的切线方程,前者的切线方程为,其中切点,后者一般先设出切点坐标,再求解.易错点3 不能准确把握导数公式和运算法则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2).【错解】(1);(2).【错因分析】(1)求导是对自变量求导,要分清表达式中的自变量.本题中的自变量是x,a是常量;(2)商的求导法则是:分母平方作分母,分子是差的形式,等于分子的导数乘以分母的积减去分母的导数乘以分子的积.本题把分数的导数类同于分数的乘方运算了.【试题解析】(1);(2).【参考答案】(1);(2).1.导数计算的原则先化简解析式,使之变成能用八个求导公式求导的函数的和、差、积、商,再求导.2.导数计算的方法①连乘积形式:先展开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再求导;②分式形式:观察函数的结构特征,先化为整式函数或较为简单的分式函数,再求导;③对数形式:先化为和、差的形式,再求导;④根式形式:先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再求导;⑤三角形式:先利用三角函数公式转化为和或差的形式,再求导;3.已知,则A. B. C. D.【答案】D【解析】依题意有,故,所以选D.【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考查复合函数的导数计算,考查函数除法的导数计算,属于中档题.易错点4 区分复合函数的构成特征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2).【错解】(1);(2).【错因分析】这是复合函数的导数,若,则.如(1)中,,,遇到这种类型的函数求导,可先整理再求导,或用复合函数求导公式求导.【试题解析】解法一:(1)∵,∴.(2)∵,∴.解法二:(1).(2).【参考答案】(1);(2).1.求复合函数的导数的关键环节:①中间变量的选择应是基本函数结构;②正确分析出复合过程;③一般是从最外层开始,由外及里,一层层地求导;④善于把一部分表达式作为一个整体;⑤最后结果要把中间变量换成自变量的函数.2.求复合函数的导数的方法步骤:①分解复合函数为基本初等函数,适当选择中间变量;②求每一层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③每层函数求导后,需把中间变量转化为自变量的函数.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所以斜率为,切线方程为易错点5 审题不细致误设函数.(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错解】(1)∵,∴,∴.∴,令,得或,令,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2)∵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恒成立,∵,∴恒成立,∴,∴,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错因分析】错解有多处错误:一是忽视了定义域的限制作用,研究函数一定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二是将单调区间取并集,函数的单调区间不要随意取并集;三是对不等式恒成立处理不当,对于自变量取值有限制条件的恒成立问题要和自变量在R上取值的恒成立问题加以区分.【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x>0,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令,得或,令,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2)若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则对x>0恒成立,∵,∴需x>0时恒成立,即对x>0恒成立.∵,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1)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2).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三个方法”:1.当不等式(或)可解时,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求导数;③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单调递增区间;④解不等式,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单调递减区间.2.当方程可解时,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求导数,令,解此方程,求出在定义区间内的一切实根;③把函数的间断点(即的无定义点)的横坐标和上面的各实数根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用这些点把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间;④确定在各个区间内的符号,根据符号判定函数在每个相应区间内的单调性.3.当不等式(或)及方程均不可解时,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求导数并化简,根据的结构特征,选择相应基本初等函数,利用其图象与性质确定的符号;③得单调区间.5.已知函数,其中.(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求与满足的关系;(2)当时,讨论的单调性;(3)当时,对任意的,总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①当时,在上单调递增;②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3).【解析】(1)由题意,得. 由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与平行,得. 即. (2)当时,,由知. ① 当时,,在恒成立,∴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由,解得或;由,解得.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③当时,,解得或;由,解得.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3)当时,,由,得对任意的恒成立.,,在恒成立. 设,则,令,则,由,解得. 由,解得;由,解得.导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减,,. 故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难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① 分离参数恒成立(即可)或恒成立(即可);② 数形结合( 图象在 上方即可);③ 讨论最值或恒成立;④ 讨论参数,排除不合题意的参数范围,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参数范围.易错点6 极值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已知在处有极值,则________.【错解】或由题得,,由已知得解得或,所以等于或.【错因分析】极值点的导数值为0,但导数值为0的点不一定为极值点,错解忽视了“是f(x)的极值点”的情况.【试题解析】由题得,,由已知得解得或,所以等于或.当时,在x=1两侧的符号相反,符合题意.当时,在x=1两侧的符号相同,所以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可知,,所以.【参考答案】对于给出函数极大(小)值的条件,一定既要考虑,又要考虑在两侧的导数值符号不同,否则容易产生增根.1.函数极值的判断:先确定导数为0的点,再判断导数为0的点的左、右两侧的导数符号.2.求函数极值的方法: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求导函数.③求方程的根.④检查在方程的根的左右两侧的符号,确定极值点.如果左正右负,那么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在这个根的左右两侧符号不变,则在这个根处没有极值.3.利用极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求导数,求方程的根的情况,得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进而确定参数的取值或范围.6.若是函数的极值点,则的值为A.−2 B.3 C.−2或3 D.−3或2【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或,当时,,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显然是函数的极值点;当时,,所以函数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没有极值,不符合题意,舍去,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函数的极值,求参数的问题.本题易错的地方是求出的值,没有通过单调性来验证是不是函数的极值点,也就是说使得导函数为零的自变量的值,不一定是极值点.(1)在处有极值时,一定有,可能为极大值,也可能为极小值,应检验在两侧的符号后才可下结论;(2)若,则未必在处取得极值,只有确认时,,才可确定在处取得极值.(3)在本题中,不要遗漏掉这种特殊情况.一、导数的概念及计算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处的导数就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即.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类型及方法(1)已知切点,求过点P的切线方程:求出切线的斜率f ′(x0),由点斜式写出方程;(2)已知切线的斜率为k,求的切线方程:设切点,通过方程解得x0,再由点斜式写出方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科学阅读 各种各样的房屋》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小房子”展示会》精品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拍手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犟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难忘的泼水节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秋天的雨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寒号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一个粗瓷大碗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初步认识分数第2课时 几分之几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 坐井观天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集锦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