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已制成课件).docx
5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论语》(已制成课件) 津沽高中田克君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背诵 3、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实词意义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引入《论语》(语录体散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和介绍孔子(配合出示孔子及"三孔图片 二、正字音,朗读 论语说愠罔殆诲人不倦女识哉 三、理解文意(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第一则:掌握"时(按时)"说(通"悦,愉快)"乐(快乐)"知(了解)"愠(怨恨)"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讲学习方法与态度和个人修养,不断学习,方能牢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自求长进,不怨他人 第二则:掌握"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领悟)新和"可以(可以凭)的含义 讲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第三则:掌握"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疲倦而无所得)的意义; 讲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方有所得 第四则:掌握"诲(教导)"女(通"汝,你)"知(明白,懂得)"是(这)的意思。
讲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掌握"谓(称)"耻(以为耻)"是以(因此) 讲学习态度,要勤奋好学,谦虚好问 四讨论: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讨论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或启示? 五作业:朗读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背诵 二分析 第六则:掌握"识(记)"厌(满足)"倦(疲倦) 讲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默记成育,积累知识,好学不止,热情教导 第七则:掌握"三(虚数,几个)"从(顺从,学习)"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讲学习方法: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第八则:掌握"知(懂得)"好(喜欢,爱好)"乐(以之为乐) 讲学习态度:唯会寻学习乐趣,方能学大成 第九则:掌握"川(河流)"斯(这) 讲学习态度:一寸光阴一寸金,要珍惜时间,勤学不辍 第十则:掌握"尝(曾经)"寝(睡觉)"以(用来)"益(好处) 讲学习方法:要学思结合,亲身实践胜于空想,意同第三则 三小结"而的用法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2转接 四总结有哪些是讲学习方法,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思无益,不如学也. 五讨论:哪则《论语》令你的受益最大?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六小结本课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七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F、敏而好学G、不耻下问H、默而识之I、学而不厌J、诲人不倦 K、三人行,必有我师焉L、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M、逝者如斯夫 O、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八、背诵 九总结古文翻译方法 翻译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十、板书 论语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勤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老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