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学前沿进课堂.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130087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史学前沿进课堂    樊颖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通过史料教学加强对这一素养的提升史学研究虽与中学历史教学不尽相同,但学术前沿带来的新视角、新材料不仅能够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更加能够成为提升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媒介本文试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探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给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带来的裨益Key:史学前沿;核心素养;新文化运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指导历史教学的重要标尺,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素养需要在史料教学中得以提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通过什么途径选取新颖、全面且具有思辨价值的材料,以引领学生甄别史料真伪,有效获取史料信息笔者认为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引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一、学科前沿进课堂的必要性“史学前沿是指史学研究中代表史学发展趋势,引领史学发展方向,累积史学研究的新范式、新方法、新观点、新视角等的学术领域金冲及教授曾指出“这个世纪之交,大家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周围一切的变化实在太快太大了,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不曾有过的,中国的历史科学近年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派喜人的繁荣景象。

      然而与史学的繁荣相对的却是中学历史教学长久以来在材料和观点方面的陈旧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是普通的历史读物,也不是历史著作,是实现教学过程进而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脚本,教师依据脚本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则凭借该脚本获得知识和能力,陶冶意识和情操”,因此进入教材的必须是“定論”或是得到史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这一特殊性使得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观点相对滞后于历史学术最新进展,影响知识的及时更新相较于教科书内容更新速度的缓慢,学生们则可以在互联网+的时代里获得与历史相关的海量信息,这些或真或假、或偏或全的材料会影响他们对于历史真实的正确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前沿动态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选择,不仅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阅读文章,在授课时也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去进行解读,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是否需要引入一定的新观点、新材料?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以科学的史观为指导,梳理浩繁的史料,进而在相关材料支撑下得出历史解释的过程,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学术争鸣的声音能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因此这是十分必要的二、课例分析——新文化运动将史学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将这一设想落地,笔者将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进行探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很多老师而言讲解新文化运动有很明确的思路,先谈尊孔复古、再讲人物、刊物,划分前后阶段,一分为二的评价,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毋庸说提升核心素养为此我在教学中依托掌握的新文化运动研究资料,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1.《新青年》何时成为一代名刊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原有认知平衡被打破然后发展到更高一个平衡阶段的过程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普遍认识是开始于1915年《青年杂志》的发行,学界普遍认为新文化运动突破少数精英的范畴,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这一观点与学生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为此在这一环节笔者引入了材料,并设计了问题:根据材料指出胡适的主要观点虽然自1916年以来就有意主张白话文学,但白话文学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在1919年以后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五四运动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400种白话报刊通过新文化运动巨匠胡适的,引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新提法新观点的出现是基于对《新青年》541万字、1529篇文章的整理,在课堂中介绍有着翔实史料支撑的新观点,是学科前沿进课堂的第一种有效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也知晓了获取一手史料的途径,提升了辨别史料真伪和价值的能力,这正是史料实证素养的题中之义。

      2.反孔是全盘西化吗?“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有的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将中国文化的一切特征视为罪孽;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文化所以在探究环节引入了这两则材料:陈独秀: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李大钊: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在这个环节学生阅读分析两则一手史料,对两种观点进行辨析,并依据材料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强调,更加需要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探索、提升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动态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和历史教师的职责高中历史课堂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历史教育的功能性和历史教师的使命,因此在课堂中不能排斥学术新成果,但也不能背离教学目标,不能将课堂变为毫无价值取向的自由论坛二、历史教师利用史学研究成果要注意角度、深度和信度,多收集可信的一手材料,将史料教学作为学术研究动态的载体。

      Reference[1]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17(2).[2]李维武.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的历史视野与问题意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9).[3]邹胜清.史学前沿性成果转化为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研究[C].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