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涨落图仪在老年性痴呆病人中的应用.doc
11页1脑涨落图仪在老年性痴呆病人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 通过脑涨落图仪在无创条件下检测老年性痴呆病人脑神经递质变化特点,同时客观评价脑涨落图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白天采集 30 例 AD 病人及 36 例对照病人的脑电功率信号,采集当天同时评定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CDR)、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Cohen mansfield 激越问卷(CMAI),了解痴呆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依脑电功率特点分析痴呆病人脑神经递质变化的特点,同时分析痴呆病人各神经递质与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脑涨落图仪检测神经递质的可行性结果 痴呆组脑内绝大多数神经递质均明显降低(P<0.05),而 Glu 相对功率明显增高相关分析表明:5 HT 及 GABA 与 HAMA 分数显著正相关(P<0.01),Ach、兴奋性递质 3 及抑制性递质 13 则明显正相关(P<0.05);GABA 与 MMSE 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5 HT 及兴奋性递质 3 与激越问卷分显著正相关 (P<0.01),GABA、Ach、兴奋性递质 6、DA 及抑制性递质 13 与激越分值均明显正相关(P<0.05);相对 NE 与 HAMD 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相对抑制性递质 13 与激越评分明显负相关 (P<0.05)。
结论 脑涨落图仪无创检测痴呆病人脑神经递质基本可行,脑涨落图仪技术在研究脑部科学方面值得推广 2【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递质; 脑涨落图; 脑电功率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已经开始从诸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其中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尤为多见〔1 ,2〕 ,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活体研究脑内神经递质受到很大限制脑涨落图分析仪是近年来研究出的无创性检测病人神经递质活性的设备,根据脑电功率可以特异性地反映出各种脑神经递质的水平〔3〕 ,但缺乏老年人的对照研究资料本研究采用脑涨落图仪对照检测 AD 病人及一般非 AD 老年人的脑电功率,观察活体反映 AD 病人神经递质变化特点的独特方法,同时评价脑涨落图分析仪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收集较合作的住院或门诊 AD 病人 30 例(控制干扰因素)做为痴呆组,符合 DSM Ⅳ 的 AD 诊断标准,均经 CT 或MRI 排除血管性痴呆等其他痴呆性疾病,不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病例,年龄 59~86( 平均 73.5±6.6)岁;对照组 36 例,为非痴呆老年人,其他情况同痴呆组,但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年龄 59~88(平均 69.9±8.2)岁。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5)两组受试者在受检查时均未使用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药物,如美金刚或者胆碱酯酶抑制剂等31.2 方法1.2.1 仪器测定 采用脑涨落图仪( 广州可夫公司生产) 作为检测仪器,所有受试者都采取坐位,保持闭眼安静状态,电极按国际标准 10~20 系统 16 导联放置,描记 10 min,结束后仪器自动进行分析从分析报告中可获得每一例受试者脑内 9 种递质的功率、相对功率、全脑总功率和脑功能指数1.2.2 量表测定 检查当天,对受试 AD 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及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反映病人的痴呆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痴呆病人合并的抑郁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痴呆合并的焦虑症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评定痴呆病人合并的精神病性症状,Cohen mensfield 激越问卷(CMAI)评定痴呆病人合并的激越程度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2.0 统计分析,两组资料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所得数据与各量表评分之间进行偏相关分析2 结 果2.1 痴呆组与对照组脑内 9 种递质的功率及相对功率比较 γ 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 羟色胺(5 HT) ,乙酰胆碱4(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痴呆组均明显降低。
见表1痴呆组脑内 9 种递质的相对功率只有 Glu 相对功率明显增高见表 2表 1 两组脑内 9 种神经递质的功率比较表 2 两组脑内 9种神经递质的相对功率比较表 3 两组脑功能指数比较与痴呆组比较:1)P<0.012.2 痴呆组与对照组脑功能指数比较 痴呆组全脑总功率和左右脑功率均明显偏低,其余指数未见明显差异见表 32.3 痴呆组数据相关性分析2.3.1 痴呆组各递质功率与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GABA、5 HT 、兴奋性递质 3、Ach 及抑制性递质 13 与焦虑评分明显正相关;GABA 与简易智能评分明显正相关;除 Glu 和 NE 外,其他递质与激越问卷评分均有明显相关性其余未见有明显相关性见表 42.3.2 相对功率的相关性分析 NE 的相对功率与抑郁评分明显正相关,抑制性递质 13 的相对功率与激越评分明显负相关,其余递质的相对功率与各量表间未见明显相关性2.3.3 脑功能指数与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全脑血管舒缩指数及5左右分区的血管舒缩指数与抑郁评分明显正相关,右脑总功率与痴能评分明显正相关,全脑总功率及其左右脑功率与激越评分均明显正相关,其中全脑总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数未见明显相关性。
表 4 痴呆组各递质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偏相关比较:1)P<0.05,2)P<0.013 讨 论3.1 脑神经递质功率改变情况及意义 脑神经递质功率高低是反映脑内神经递质的功能强弱相对功率则反映各递质在脑内的相对功能强度本结果说明痴呆患者脑内的各种神经递质功能都降低了,为全脑功能降低,符合 AD 病理改变为皮质广泛性损害的特点,临床上则表现智能﹑记忆的全面减退另外,Glu 相对功率明显升高,提示其毒性病理损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5〕 有学者认为:AD 病人脑内 Glu 过度兴奋,产生毒性反应,引起淀粉样蛋白沉积和 tau 蛋白异常表达,形成 AD 的特征性病理改变〔4〕 目前认为 AD 病人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各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更重要3.2 脑功能指数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 AD 病人的脑功能损害为广泛性的,且损害显著,这与 AD 病人的临床症状中广泛性智能损害特点相吻合,这为临床上鉴别 AD 与血管性痴呆6提供新的依据因为血管性痴呆又被称为网眼痴呆,也就是说其痴呆表现是局限性的,不是广泛的,其痴呆程度也许很重,但有可能病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却保持的相当完好,比如其计算力或者某些社会功能的保存情况。
3.3 9 种脑神经递质与量表评分的相关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5 HT 及 NE 等递质功能低下可导致抑郁的出现,反过来说,抑郁症病人的 NE 及 5 HT 等代谢也常常有异常,临床上多种作用于 NE及 5 HT 等的药物明显有效也得到证实〔6~8〕 也有研究认为 DA异常也可能是抑郁症的病因,针对 DA 低下的药物治疗有效〔9〕 但痴呆合并抑郁的病人的 NE 及 5 HT 等未见明显改变,这说明AD 病人合并的抑郁症状和普通的抑郁症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有利于帮助临床上通过脑涨落图分析仪的检查,对抑郁症引起的假性痴呆与 AD 的认知减退症状进行鉴别提供客观依据本结果说明痴呆病人合并焦虑时,病人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情况与单纯智能记忆减退的痴呆表现就不同了,可以出现部分类似焦虑症样相应的神经递质改变临床上焦虑症的神经递质学说认为,NE 能、 DA 能、5 HT 能及 GABA 能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水平,相互作用,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提示 AD 合并的焦虑与单纯的焦虑症在神经递质水平上并不完全一致,但还是有部分重叠,因而临床上应该可以合并抗焦虑药治疗痴呆病人合并7的焦虑症状本文未发现痴呆严重度及简易智能评分与神经递质之间有明显相关性,除外 GABA 与 MMSE 有一定相关性。
提示 AD 病人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与其痴呆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也就是说痴呆越严重,其脑内神经递质并不一定降的最低文献报道 GABA及其受体改变导致 AD 病人海马锥体神经元细胞受损〔10〕 ,尸解发现 AD 病人脑内颞叶皮层,枕叶皮层及小脑的 GABA 含量明显降低〔11〕 ,这可能是 GABA 与简易智能状态明显正相关的原因另外本实验提示,同一病人的 MMSE 与 CDR 评分之间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大多数神经递质与 CMAI 评分明显正相关,其中 5 HT 及兴奋性递质 3 有显著正相关,这表明 AD 病人是否合并激越症状或者其激越症状的程度有多重,都对 AD 痴呆病人脑内的神经递质产生了明显影响CMAI 内容主要反映病人的异常行为出现的频率,其中包括打人、踢人、抢东西、咬人、抓人等行为,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欠清楚最明显改变的递质如 5 HT 及兴奋性递质 3 等越低,病人激越程度就相对越低,这与临床上普遍晚期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反而减轻较吻合3.4 神经递质相对功率与量表的相关性分析及意义 本结果表8明 NE 的相对增强可能是导致 AD 病人合并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之一,与普通抑郁症病人多有 NE 功能低下不同,这有可能暗示抑郁症的相对 NE 功能并不低下或者说 AD 病人合并的抑郁机制与抑郁症是有本质区别的;抑制性递质 13 功率越低,激越现象越明显,说明抑制性递质 13 的相对不足可能引起 AD 病人脱抑制,从而导致AD 病人合并激越症状的出现。
3.5 脑功能指数与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本实验中,NE 的相对功率、血管舒缩指数与抑郁评分明显正相关,说明合并有血管因素参与的 AD 中多有抑郁症状的出现,这也与收集的AD 病人病史较吻合较多学者也认为血管性因素就是 AD 的病因之一〔12,13〕 右脑总功率与 MMSE 评分有明显正相关 (P<0.05),说明AD 病人右脑的功能状态与其基本的智能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其右脑功能越好,临床上表现为其智能损害就越轻而脑电功率与CDR 之间并未见相关性(P>0.05),这说明 CDR 评分与 MMSE评分之间并不是完全平行的,这与临床上痴呆的严重度评定意见基本一致全脑总功率及其左右脑功率与激越问卷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说明 AD 病人的脑功能损害越轻,其激越症状反而可9能更明显这可能与临床上的严重痴呆病人多有失语﹑失用及少活动,反而减少了激越的可能有关参考文献】1 Wenk GL.Neuropathologic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J〕.J Clin Psychiatry,2003;64(Suppl 9):7 8.2 Lanari A,Amenta F,Silvestrelli G,et al.Neurotransmitter deficits in 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J〕.Mech Ageing Dev,2006;127(2):158 65.3 王春梅, 韩连堂,李秀艳. 老年痴呆患者的脑功能与脑涨图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49 50.4 Hynd MR,Scott HL,Dodd PR.Glutamate mediated excitotoxicity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chem Int,2004;45(5) :583 95.5 Doraiswamy PM.Alzheimer′s disease and the glutamate NMDA receptor〔J〕.Psychopharmacol Bull,2003;37(2):41 9.106 Dorr 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