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ppt

74页
  • 卖家[上传人]:z****
  • 文档编号:259256931
  • 上传时间:2022-0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0.25M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工程概论主讲教师:房 明第一节 办公建筑造型设计(建筑构图)第二节 办公建筑立面设计第三节 办公建筑剖面设计第四节 办公建筑造型设计案例分析2.3 公共建筑功能及造型设计(2)第一节 建筑构图 一、建筑构图的几个概念 二、建筑构图技法 1、建筑构图 Composition,原意:组合、联系因此在国外很多文献书籍资料中可以理解为全面的建筑设计的布局、组合之意 建筑内外各部分(或各组合体)本身与整体之间的布置与配合,称为建筑构图一、建筑构图的几个概念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示例2,北京故宫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示例3,天坛祈年殿示例4,巴黎凯旋门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2、建筑构图技法 建筑构图技法是指建筑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手段组织空间布局、处理立面、细部装饰等方面以取得完美的建筑形式的技法。

      建筑构图技法恰恰在于使建筑在功能合理、技术完善的基础上有丰富的表现力,纯粹的艺术装饰手段应当尽量少用示例5,国家体育场“鸟巢” 1统一与变化这是适用于任何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原则建筑构图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力求变化与统一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是建筑构图形式中贯穿一切的基本问题如: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 2比例与尺度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要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二、建筑构图技法(基本原则) 3视觉中一些特殊规律的应用主要是设计中解决建筑物可能出现的视觉上的错觉和透视的变形等问题 4建筑形象的相对感觉指建筑形象的某种感觉与一定环境的衬托是分不开的如悉尼歌剧院,若不是在海边有海的衬托,人们就不会感到它是一座造型优美的成功建筑即一定的建筑形象和一定的环境相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前二者是建筑构图的共同规律,主要原则,后二者是建筑构图的特有原则l 统一与变化l 任何完美的艺术作品,都由若干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其内在联系,通过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其各部分的区别和多样性而言,是艺术表现的变化问题;就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而言,是艺术表现的统一的问题。

      既有变化又有整体统一,是所有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缺乏多样变化则成为单调,没有整体统一则成为杂乱例如:动听的交响乐,不同乐器、不同音色、不同旋律的丰富变化,组成和谐统一的乐曲l 建筑物是由满足不同功能使用要求及结构技术条件的若干局部及构件组成一方面这些局部或构件的形式、材料、色彩、质地等各有特点,互有区别,是建筑艺术表现多样变化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它们彼此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共同的材料、结构系统以及功能上的一致性等,这些一致性提供了建筑艺术完整统一的客观可能性l 建筑构图的统一和变化常常具体表现在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方面,它们是求得建筑构图统一和变化的手段,下面我们就这几方面一一讲解1. 主要与从属 建筑构图也有它的主要部分和从属部分,把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适当地加以处理,则可以加强表现力,并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在建筑构图中,主从关系贯穿在建筑群,单体建筑和建筑细部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主从关系,主要都体现在位置的主次、体量以及形象的差异等方面关于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大致须考虑下列两个方面: (一)组织轴线、安排位置、分清主从在建筑构图中,常常运用轴线来安排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形成它们之间的一定的主从关系。

      一般是主要部分在主轴线上,从属部分在轴线两侧或周围 (二)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建筑构图中常采用的突出主体的对比手法,是体量的对比建筑物各个部分的体量,由于功能要求,往往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在构图上利用这种差异,并加以强调,可以获得主从分明,主体突出的效果 有些建筑,如办公楼、旅馆、教学楼等,它们的功能要求对体型处理的制约和影响较小,就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和调整它们各部分之间的体量的差异,而取得主从分明、主体突出的效果例如一个办公楼体形构图的三个方案(右下图) 另一种常见的突出主体的对比手法,是形象的对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较高的体量、一些曲线、一个比较复杂的轮廓,等等,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建筑构图中,常常利用人们感觉上的这个特点来处理主从关系例如下图 2、对比与协调l 概念:是运用构图中某一因素(如色彩、体量、材质等)中两种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差异显著的表现称为对比,表现为彼此作用,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协调或微差,表现为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整体一致的效果 二者关系: 对比和微差是相对的,不能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说明某种程度的差异就是对比或是微差。

      如图例对比和微差在不同的环境中或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建筑形象具有体量、形状、材料、质感和色彩等几个方面在建筑构图中常常在某些方面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取得某些特点的鲜明突出,达到变化的效果;而在另一方面采用微差的手法,可以取得各部分的联系和整体性因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例: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右图)在体量大小、形状方圆等方面采用对比手法,在构件的形式、色彩以及质感方面采用微差的处理手法在取得丰富的变化的同时又做到了和谐统一l 大小的对比与微差 建筑构图中常采用若干体量较小的体量来衬托一个较大的体量,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也常采用微差的办法处理建筑体量大小的变化,以求得统一和谐的建筑形象l 形状的对比与微差 建筑构图中常常采用不同形状的形体的对比,以丰富建筑的轮廓线,减少单一形体的单调感觉(如下图巴黎凯旋门);形体的微差是形状一致中求变化的重要手段(如下图故宫)l 色彩、质感和光影的对比与微差 色彩和质地是建筑表面的表现形式,光影是在一定光源作用下所产生的明暗效果,在建筑艺术表现上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各种色彩都要服从与同一基本色调,有时主要色调是微差的,只在局部运用一些色彩对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同材料质地常常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轻巧或沉重,粗糙或细腻等,运用材料质地的变化,能够加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稳定感 在立面构图中,常常可以采用立面起伏变化的处理,以求得光影对比的效果,丰富建筑立面形象 3. 均衡与稳定 在建筑中,按照结构力学所建造起来的房屋,一般应该是安全和稳定的,但由于构图的原因,某些建筑却给人以不安全感,稳定感较差如果设计不当,会造成不稳定的感觉这里所讲的建筑构图中的稳定的概念,也就是指建筑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获得稳定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 这种做法被长期采用,主要是通过建筑体量上有底部较大而向上逐渐递减缩小,使重心尽可能低,以取得稳定的感觉 巴黎埃菲尔铁塔、西安大雁塔以及天坛祈年殿都是采取了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 例如:古代建筑中,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中国佛塔等等图例24,北京恒基中心、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例25,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 到了近现代,这种利用体积大小的变化获得稳定感的方法还经常被采用,例如下图迪拜“帆船”大酒店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 2.利用材料、质感、色彩等的变化获得稳定感有些建筑物利用材料、色彩、质地的变化来获得稳定感。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府邸,第一层墙面处理成粗石表面,第二层次之,而上层则采用较为光滑或色调较浅的材料,经过处理使得重心靠下,因而获得稳定感直到今天这种手法还在沿用图例28,意大利某府邸建筑图例29,太原理工大学的大门就是利用了从下至上材质的变化来取得稳定感:柱基础是粗糙的天然毛石,柱身是比较光滑的大理石,顶部则是不锈钢 中央电视台新楼,被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 在现在的科技条件支持下,有些奇异的、看似不稳定的建筑也可以得到实现,而且也能保证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但是我们还是要适当考虑的人们的心理感受上的稳定一组国外造型奇特的建筑,建筑构图的稳定性很差违背了传统美学的原则,只是一味追求新奇特的特点,取的的效果并不好 小结 综上所述,均衡与稳定是在建筑构图中,满足人们感觉上的要求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均衡与稳定也成为衡量建筑构图是否完美的标准之一获得均衡和稳定的原则和手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有待于创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和补充4. 节奏与韵律 概念:韵律是指艺术表现中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的一种现象。

      下面就建筑构图中常见的几种韵律形式分别加以讲解: (一)连续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由于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的一种韵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下图 (二)渐变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如形状、体积大小、色彩深浅冷暖、质感粗细等,作有规则的连续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 (三)起伏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而形成的韵律l (四)交错的韵律 是指在建筑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而形成的一种韵律现代建筑设计中韵律的巧妙运用示例上述几个方面的联系与分隔的各种具体方法的原则是一样的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成若干局部;联系却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若干局部组成一个整体联系和分隔都是求得完美统一的建筑构图整体的重要手段小结:上述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主要与从属、均衡与稳定都是建筑构图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段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建筑构图中常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如有韵律的变化,常常要有主次在建筑构图中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的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此外,上述的一些手法只是统一与变化的主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初步掌握这统一与变化的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构图中统一与变化的认识,具有更多种多样的手段,使作品有更加完美的统一与变化的表现。

      5. 比例与尺度 建筑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建筑物整体或者它的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筑“尺度”则是: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1)比例 美的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和正确的尺度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之中,不同的“比例”是它们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它们的不同比例和尺度也常常是形成不同性格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比例和尺度对建筑构图的创作和评论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凡是造型艺术都有比例问题决定比例的因素很多,对于建筑构图来说,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社会的思想意识,以及某些具有一定比率的几何形状下面我们着重从这几点逐一分析 1.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材料是形成一定“比例”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材料改变了,建筑的比例势必随之而变 建筑发展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一点先从西方建筑史说起,古希腊建筑多以鼓状石块堆叠成柱,以石材跨柱为梁,这种石材梁柱式结构就形成了古希腊神庙建筑特有的比例粗壮的柱和狭长的开间(如示例1)。

      示例1,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粗壮的柱子、狭长的开间,这也是当时的工程技术以及材料等条件下的产物示例2,古罗马斗兽场与君士坦丁堡凯旋门,最早采用了拱券结构 随着建筑历史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新的建筑形式也随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