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鉴赏汇编(老师版).doc
15页宋词鉴赏汇编(详)1、【2013广东高考卷】 鹧鸪天 [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赏析]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首写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楼上谁将玉笛吹”小令从一开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念故乡、故友的感情基调次句“山前水阔暝云低”,写作者因闻笛而起故乡之思,不禁引颈往故乡方向眺望,然而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这一画面在缕缕凄恻的笛声中推出,更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三、四句继续写眼前所见之景此句说春天的燕子正忙着觅食、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有如断梗浮萍,随波逐浪落落梨花雨一枝”,白居易《长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杨贵妃的孤寂形象时说:“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张词显然是由此化出并在前冠之以“落落”,更显雨中梨花之孤寂了中国古代诗人似总喜以雨与黄昏为背景来寄托其愁绪,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为寄托愁绪之意象了。
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下片侧重抒情,将上片压抑在画面背后的愁绪直抒而出下片前三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将两个节日名列出,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飘零异乡的游子正扳着手指算着临近的节日故乡惟有梦相随”,一个“惟有”道尽了作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深苦衷也许写自己在梦中对故乡的思念,尚未能尽意,接下便以具体的动作写自己的思乡情怀:“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此二句谓自己昨夜里不得安眠,愁绪无法排遣,漫步江头,折得一枝新柳归来,虽非故乡苏堤上的,但也令人愁眉不展,足以撩动思乡之愁了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实只能徒增烦恼2、【2013 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给送别的人范廓之所做,有资料说范廓之是辛弃疾的学生,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秋试,即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秋季农历八月;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因而会试又称春闱;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龙门下,跃过龙门者化为龙,于是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白苎新袍入嫩凉”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点明当时自然环境是天气微凉,廓之衣着白苎新袍;下来虚写,想象廓之考试情境:“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佩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虚实相生此词用典也很突出,“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合情合理。
3、【2013湖北卷】 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赏析】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主要有:①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②自己在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与朋友离别在即的愁绪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两句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此外,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朋友相见,欣喜万分,还记得当年在金銮殿上,一同科举及第,受到皇上的嘉奖欣喜唐朝殿试考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后,皇上很重视,当时正值春天,新科进士在杏园要举行探花宴会,状元要用金质银引簪花,诸进士用彩花,由鼓乐仪仗队簇拥出正阳门,骑马游街,备伞盖仪送回会馆住所。
当年情景如在昨日,欣喜无比而今,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世事多变,自己贬官在滁州,宦海沉浮,道不尽的沧桑悲凉,有多少事,多少情让人伤心无奈一晃十年过去,各自奔忙人生路艰难,歧途无奈空辜负了当时皇帝的盛宴道一声悲叹无奈今天听说你要去所阆山,巴山蜀水,荒凉之地但是听说那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关山重重,道路遥遥,我们看到了无限的空间,开阔的视野但一想到朋友匆匆相逢,匆匆离别,各自都要在荒凉的地方度过人生的是时候,禁不住让人愁绪万千,真是离愁渐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多年的遭遇,多年的思念,多年的追求,都是那样的让人留恋思念,只看见经霜红树连着天边的晚霞4、【2013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赏析】贺铸《钓船归》一词,情感丰富,主旨清晰 “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上阕起首两句“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展现安于江湖田园的纯净内心,接下两句“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进一步抒写陶醉自然,抛舍心机的真情无碍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下阙前两句“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既为世人纷忙感慨,也为故友寥落,年迈无为伤感这一顿挫是诗人内心深处一生沧桑的感喟经过这一转折,结尾两句“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便尤其鲜明:退隐江湖,心地明洁,享受自然之情,跃然纸上5、【2013重庆卷】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赏析】上片以“发短”突兀而起,气势逼人,发人深思: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旋即颁布了强制汉人梳结长辫的政令,在清初顺治二年 (1645) 的六月,江南民众还曾因满清的“剃发令”而奋起浴血抗战词作开篇即以“发短”暗对满清的长辫,确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继之以“髯长”一语,既反衬了“发短”的鲜明形象,又以长髯飘胸显示了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再配上棱棱眉嵴,炯炯眼神,一下子就使词人的特异容貌灿灿然立于纸面明朝灭亡后,不少怀故国之思的遗民墨客纷纷遁入僧门但这些抱亡国之恨的僧不同于那四大皆空的僧,故词人着意点示:我因忧国之忧和愤世之品则“怪于僧”。
一个“怪”字传递了词人多少不须表述却不难意会的衷曲前两句是词人面容表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霜侵”两句则是词人心态意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艺术上由表入里,由近致远,由风貌到气质,从而丝丝入扣地熔铸出词人的立体塑像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进一步申足了上片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个性;同时自然地生发为“折腰久矣谢无能”的词意用“折腰”代替“做官”,足见词人的巧构匠心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熏风”跟上片“霜侵”词意前后对照,上下呼应,共同渲染着、象征着残酷苦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激着、映衬着词人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不慕势禄 (不屑于清政府笼络汉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沐雨的凄楚生活,却始终铮铮然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正是诗词的生命所在6、【2013新课标卷1】 鹊桥仙 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的反映词的上片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棋戏,骑上骏马驰骋射猎!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
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篷”之渺小与“蘋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占断”即占尽之意,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 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7、【2011•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赏析】此词为容若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哲理性的思考,总领全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