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非正式组织发展演化.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43114099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3.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演化摘要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靠非正式 规则联结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存在及活动对正式组织有着 重要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非正式组织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本论文从 非正式组织的文化基础、演化机理、演化路径及影响非正式组织演化的因素进行阐释 关键词:行政组织非正式组织演化AbstractInformal organization is forming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formal organization member works in the joint use of have collective social emotion, depend the community that the informal rule combines.Informal organization is in the formal organization widespreadly exist of phenomemon, its existence and movable pais formal organization have important impact.Along with search of continuously deveolp,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the informal organization also more overall and thorough.This thesis is from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informal organization, evolve mechanism and evolve path and effect the factor progress that the informal organization evolves to explain.Keyword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Informal organization Evolve目录绪论 1正文 3一、 非正式组织起源和存在的原因 3(一) 非正式组织起源 3(二) 非正式组织成因 4二、 非正式组织的演化 5(一) 非正式组织的文化基础 5(二) 非正式组织的演化机理 6(三) 非正式组织演化变革与正式组织变革的差异 9三、 影响非正式组织演化的因素 9(一) 成因心理效应是影响非正式组织演化的直接原因 10(二) 非正式组织领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 10(三) 组织文化影响非正式组织 10四、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 11(一) 非对抗性 11(二) 被制约性 11(三) 协助性 12(四) 互动效应 12五、 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行政组织是各类社会组织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形态,“可以认为,行政组 织在各种社会组织中最有代表性,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社会组织的一般 性质,都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行政组织身上”在行政组织中,按照其构成的原则 和方式,可把它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大类。

      正式组织是指由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而构成的组织其成员是固定的编制,各成员的权力及职责都有明确的 规定而非正式组织指的是在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 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 成自然的人际关系它们有着成员一致认同的不成文的规则,影响和控制着成员 的行为非正式组织所反映的是正式组织集体成员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作为 行政组织的中的一种特殊群体,非正式组织与行政组织存在密切关系一、非正式组织起源和存在的原因(一)非正式组织起源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它与正式组织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 在管理科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人际关系党派代表人物乔 治•艾尔顿•梅奥他从著名的“桑试验”总结出在工厂这一正式组织中一般存 在着由工人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它对产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勒特利斯贝格尔与 威廉・J •迪克森合写的关于“霍桑实验”的《管理与工人》一书①对非正式组 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非正式组织”概念愈来愈引人注目另一位美国 学者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对非正式组织理论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 入的研究,他把非正式组织定义为“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一部分,且不与它管辖的 个人以及有关的人们、集团接触和相互作用。

      非正式集团没有正式的结构,而且 常常并不能自觉地认识到共同的目的,而是通过同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并 且确立了一定的态度、习惯和规范在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和 管理人员,如孔茨、明茨伯格、西蒙、立克特等人,利用这两个理论对正式组织 和非正式组织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正式组织和飞正式组织的概念、作用等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②对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尽管不同的学者其表述不同,但 对其实质都有近似的看法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由人员问非正式交往形成 的社会关系网,它并非遵循法定程序建立,而是基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建立的交 往系统”(二)非正式组织成因任何一个组织内都可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总算随着正式 组织的产生而产生非正式组织存在主要有3个原因:情感需要、个体偏好和价 值观体系取向1. 情感需要是非正式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③人是有情感需要的,追求心理 安慰和精神满足是一种普遍倾向,人们需要通过交流沟通来提高情感、心理与精 神方面的满意度当人们高兴或遇到困难、挫折以及不公平的待遇时,有向他人 倾诉的需求,通过向他人倾诉,可以使心理的压力得以缓解。

      个体行为倾向是加 入一定的非正式组织,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中华民族是一个内敛的民族,人们不重视突显各项,相对注重群聚以求得集 体的安全感,情感丰富而不外显是中华民族的行为特征之一因此,在组织中会 存在正式组织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人们需要通过加入非正式组织得以满足这种 需要2•个性偏好对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个体兴趣 不可忽视调查发现非正式组织成因因素中的个体偏好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为 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减缓工作压力,提高健康水平,会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基于共同的业余爱好和兴趣,人们自发、自愿结成非正式组织3•共同的价值体系对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人们倾向 于与共同价值观、共同话题的人交流沟通非正式组织中人们互相信任的基础是 共同的价值体系只有价值观被相互认同,他们才会彼此充分信任,才会交流真 实的思想,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是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凝聚力非正式组织成因三因素重要度排序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感需要、价 值观体系以及个体偏好作为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三大因素得到了验证通过三大因 素的重要度排序(见表1)比较三大因素在非正式组织成因中的重要度,可以看 出情感需要最高,共同价值观体系次之,个体偏好较低。

      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影响因素 情感需要重要度排序价值观体系个性偏好三点量均值2.322.212.00标准差0.33260.35580.4047在中国,人们有依赖非正式组织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并不十分显著调查 显示,三因素的三点量均值大都大于2,但并没有接近3这可以通过中国文化 与行为关系特点来解释首先,中国文化中思想表达的含蓄性员工深层次的思 想对非正式组织成员是有保留的倾诉与沟通其次,中国文化中信任维度的排序 对血亲和姻亲的信任排序优先于好友或非正式组织成员最后,中国传统儒家文 化影响绝对服从以及集体主义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共同价值观体系易于形成和 维护,个体偏好相对容易放弃二、非正式组织的演化非正式组织的演化,即非正式组织的变革,是指非正式组织的聚合、分裂、 重聚合的过程⑤在已有的非正式组织研究成果中,基于组织理论视角,认为非 正式组织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志向性因素、社交性因 素和需求性因素非正式组织的边界非常模糊,由于这种组织边界的模糊性,增 加了非正式组织演化变革研究的难度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地解释 了其聚合的过程研究非正式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对其有效的疏导与管理,掌握其 演化变革过程是对其有效疏导与管理的前提。

      ―)非正式组织的文化基础非正式组织文化就是非制度性群体文化⑥就一个社会而言,所谓非制度性 群体,指的是一种非制度构建的群体这种小群体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追求一种制 度框架外的个体心理满足由此非制度群体便应运而生,并且衍生出一种小群体 文化意识,即非正式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作为组织中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其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 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独特的组织亚文化非正式组织的组织文化依附于正式组织 的组织文化1. 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⑦大多数组织的组织文化中都存在着主文化和亚 文化之分主文化是指在整体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对绝大部分成员的价 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决定性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用亚文化是指其 主体在从属于主文化的前提下,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局部性或类别性的文化主文 化主要反映整体文化中的共同性,亚文化则更多地体现整体文化中局部部分的特 异性2. 非正式组织的企业文化基础⑧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上期经营发展中逐步 形成的,它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正式组织正式为了完成企 业所规定的特定目的与特定工作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文化影响着非正式组织价值观的形成越是强调正规化、集体化、固定 化、有序性的企业文化,造就出来的是循规蹈矩的服从型员工,所形成的非正式 组织的价值观越淡薄,越不稳定。

      反之,强调非正规化、差异化、弹性化的企业 文化,培养出来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员工,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价值观 越鲜明,越稳定3. 非正式组织的社会文化基础⑨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具有的一整套 共有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社会纷繁复杂的各个阶层、各个组织行 为能为社会群体所能接受的共同标准中国的非正式组织必然与中国特有的文化 相联系中国文化重人情⑩,重精神,崇尚集体主义,强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的和谐,这些观念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文化注重人情,使中国企业中的非正式 组织的组织环境表现为紧密的人情网络关系;注重精神,提示着非正式组织要为 组织成员提供满意的精神情感愉悦;崇尚集体主义,决定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 织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非正式组织文化中表 现为非正式组织成员以精神领袖为核心,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强烈 的“我们同属于一类人”的思想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非正式组织 的影响表现为非正式组织追求与组织中其他的组织的以及组织外部环境之间的 和谐发展二)非正式组织的演化机理1. 霍曼斯小团体结构理该理论将非正式组织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三层人群,即核心群、边缘群和外层群(见图1)。

      图1小团体结构理论与非正式组织的结构这三层人群越往内就表明组织的凝聚力越强11,成员之间的交往程度越密切, 成员情感依赖越强,人员的组成也越稳定非正式组织中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 人们的行为主要由心理默契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来约束群体行为同时,非正式规 范又于群体中的地位显著相关这种非正式规范在大多数非正式组织里对成员的 情绪状态具有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2. “沙因”群体变革模式与非正式组织演化机理组织文化学派创始人埃德 加H.沙因认为,任何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