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春之声》优秀精品讲义.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77954385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58.1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春之声》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学过《项链》、《荷花淀》等小说以后,我们了解到并非每篇小说都可以按照写实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品读,因为小说也有不同形态,侧重点不同,对一篇小说的解读也不同《春之声》就是一篇需要我们换种思维品读的短篇小说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题目“春之声”寓意 ②了解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 ③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种“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二、设疑激趣,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王蒙, 1934 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1953 年写成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 年因发表“干预生活”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引起轰动,1957 年因这篇小说获罪被划右派,1979 年平反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三篇短篇小说和《蝴蝶》、《相见时难》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一直求变求新,经常领风气之先 (二)写作背景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空前的浩劫,国家的教育、科技以及经济建设都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忽然发现国外,在我们停滞不前的时候发达国家已获得飞速发展,已经把我们远远抛在了后面在这个情况下,人们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推动社会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小说就是反映的这一时期的人们的强烈愿望 (三)意识流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 1、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初出现于西方的一种创作手法和文学流派,运用这一手法的著名作家有《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马赛尔·普鲁斯特、《尤利西斯》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喧嚣与骚动》的作者福克纳等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 白等。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 (四)字词 涟漪(li á n y ī) 铁砧(zhē n) 高亢(kà ng) 针灸(ji ǔ) 蕨(ju é)麻 偌(ruò)大 狰狞(zhē ng n í ng) 醪糟(l á ozā o) 贫瘠(j í) 立锥(zhuī)之地 瓦瓴(l é ng) 鹌鹑(ā nchú n) 采撷(xi é) 荸荠(bí qí) 揿(qì n)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讨 1. 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一正在进行的事件提示: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2. 岳之峰身处闷罐子车厢,“意识”流动并非自己空想得来,而是“通过出发物的引发”,请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触发物,看看引发出怎样的联想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 时间:春节 地点:回乡途中 环境:闷罐子车厢 人物: 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 2. 岳之峰 过去 中国一外国 社会生活 大空间 城市一农村 新转机 未来 闷罐子车厢 (现在) 社会生活剪影 人民的欲望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思考: 1.小说主人公在火车上联想到了那些事物? 2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小说的主题该怎样理解? 六、情感升华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小说主人公在火车上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小说开始, “咣”车厢门关上, 主人公进入闷罐子车这个特定环境,开始了他的感受、联想和回忆咣”车厢门打开, 到站了, 上下乘客,引进新的人物, 引发新的事件,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又因此展开车厢门开了又关, 关了又开, 直到主人公到站, 小说结束咣”语义的延伸和相互关联, 系连了一个完整事件的始终, 也构拟了清晰可感的时间序列 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自由联想”的运用: 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 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旱烟的辣味 2. 探讨全文的逻辑结构 明确:回乡过年——思念父老——车上见闻——感慨古今——多元对比——赞美时代 3. 分析主人公形象: 岳之峰在为改革开放带来的转机而高兴时,也牵挂着国家的落后;他在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动时,也忧虑着种种丑陋他的所有联想汇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了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毫无羁绊、心灵自由的典型。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讨 (一)主题是什么? (二)标题的含义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一)讨论《春之声》主题: 小说通过主人公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了主人公为祖国的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传达出春的旋律,歌颂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新转机 (二)《春之声》标题的含义 明确: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明确:破烂的闷罐子车:落后的生活; 崭新的车头:未来生活的希望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 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夸张) 2. 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拟人) 六、情感升华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认识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转为后来的清醒、冷峻而又不失乐观 王蒙激情充沛,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教学反思: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快节奏、多线条的当代社会生活?王蒙打破常规,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手法,“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 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扩大了作品的容量这种写法既节省了笔墨,所表达的生活又不是提纯了的、单色的,而是内涵丰富、色彩斑斓、耐人寻味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