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整理】主轴传动部件的轴向布置方式.docx
3页主轴传动部件的轴向布置方式来源:对钩网对于传动件直接安装在主轴上的部件,其工作时主要承受传动力和切削力的作用,传动力作用的位置和方向对于主轴端部的位移影响很大因此,怎样合理安排传动件与主轴连接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怎样安排传动力的方向,对于主轴的受力情况及其工作特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布置传动件位置的时候,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以保证布置的科学合理由于传动力的作用,主轴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这个形变应该尽量减小;轴承受到压力过大容易损坏,因此最好能够抵消一部分力对于轴承的压迫,以减轻轴承的负荷;尤其是前轴承,受力和变形应该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以及保持紧凑的结构,装配和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下面介绍几种经常采用的传动件轴向位置布置方法及其造成的影响和主要工作特点,为了使问题尽量简化,我们假设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传动力在跨距之间且与切削力同向如上图所示,传动件轴向位置安排在跨距之间,并且传动力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同这种布置方式优点是能够减小主轴的弯曲变形,但缺点是增加了前支承受力它适用于轴承刚度和承载力较大,或着受力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轴它的传动件放置在节点之后,能使传动力和切削力引起的轴端位移部分抵消,不计算节点时传动件应靠近前支承。
这种支承方式主要应用在大多数车、铣、镗、钻机床传动力在跨距之间且与切削力反向如上图所示,传动件轴向位置安排在跨距之间,并且传动力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反这种布置方式与前一种正好相反,缺点是增大了主轴的弯曲变形,切削力传动力切削力传动力但优点是能减小前支承受力它适用于主轴本身比较粗、刚度比较大、精度要求不很高的主轴它的传动件放置在节点之前,能使传动力和切削力引起的轴端位移部分抵消,或传动尽量靠近前支承这种支承方式在一般通用机床中都有所应用传动力在主轴尾端且与切削力同向如上图所示,传动件轴向位置安排在主轴尾端,并且传动力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同这种布置方式缺陷在于主轴受力情况不好,弯曲变形大,但优点是支承受力较小,适用于载荷小的主轴恰当选择传动力的位置和支承跨距,能使轴端位移部分抵消,通常使传动件尽量靠近后支承这种支承方式主要应用在普通外圆磨床砂轮主轴传动力在主轴尾端且与切削力反向如上图所示,传动件轴向位置安排在主轴尾端,并且传动力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反这种布置方式优点是能够减小主轴弯曲变形,但缺点是增加了支承受力,且切削力和传动力作用引起了轴端位移的叠加它适用于轴承刚度大,受力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轴,它的传动件应尽量靠近后支承。
这种支承方式主要应用在内圆和外圆磨床等砂轮主轴传动力在悬伸端且与切削力反向如上图所示,传动件轴向位置安排在悬伸端,并且传动力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反这种布置方式优点在于能够减少主轴弯曲变形和支承受力,轴端位移也能得到部分抵消,但缺点是结构上比较复杂,较难实现,而且主轴悬伸量过大它的传动应尽量靠近前支承切削力传动力切削力传动力切削力传动力这种支承方式主要应用在少数重型机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