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毛家坨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2页河北省唐山市毛家坨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张建安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法文水平很高,可以当法文老师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但陈世骧说金克木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一职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邵可侣是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且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院里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1930年,18岁的金克木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可侣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大学初级法文》邵可侣在法文序中特地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且学校还要求用英文讲法文时,陈世骧生怕自己推荐的人无法胜任,所以,在金克木上第一堂课时,他在外面听了半天金克木一点也不知道,他只是顺顺利利地教好一堂又一堂课,其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欢迎这应该很富传奇色彩吧就像金克木所说:“恐怕暗中听我上课的不止他一个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并做中国话解释呢?”1941年到1946年,金克木在印度工作和学习他没去哪个大学进修,但有缘到释迦牟尼“初转”的鹿野苑,住香客房间,与僧侣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他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对梵文和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得到已归隐的法喜老居士的真传法喜老居士曾在印度的大学教书,又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许多人慕名向他学巴利语、学佛教,但从没有人找他学梵文金克木是他唯一的梵文学生,他倾全力将自己的学问传给了金克木。
金克木曾在《父与子》一文中提到当时的教学:“熟悉了以后,白天也让我去,两人在大炕上盘腿坐着对话他很少戴上老花眼镜查书先是我念、我讲、我问,他接下去,随口背诵,讲解,引证,提出疑难,最后互相讨论在这样的学习中,金克木精通了梵文和佛典当他1946年回国时,他其实已成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吴宓当时是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其学问及人品是学界普遍推崇的吴宓很看重金克木,马上向武汉大学推荐但吴宓也没想到,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而文学院院长刘永济却把金克木安排在哲学系教印度哲学原因跟金克木第一次当大学老师一样——当时武汉大学也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门课程又是必修课,金克木正好填补这一空缺吴宓不放心了,他十分认真地对金克木说:“你教语言、文学,我有信心到哲学系去,我不放心金克木回答:“到哲学系对我更合适因为我觉得,除汤用彤先生等几个人以外,不知道还有谁能应用直接资料讲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而且能联系、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哲学何况我刚在印度待过几年,多少了解一点本土及世界研究印度哲学的情况,又花过工夫翻阅汉译佛典,所以自以为有把握吴宓仍不放心,于是也像陈世骧一样,在教室外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
从此,金克木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从武汉大学到北京大学,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 (摘编自《情感读本》)(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虽然只有小学毕业,没读过一天大学,但金克木先生完全凭自学精通了英语、世界语、法语和梵文,并且还到大学任教,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B.金克木只是邵可侣法文课的旁听生,但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一书却源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的讲义,这足以证明金克木在语言方面的过人天分以及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C.金克木能够到大学教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世骧和吴宓的推荐,但即使如此,他们都分别偷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说明他们也是只闻其名,对金克木的学术水平并不真正了解D.在印度大学中饱读佛教典籍,加上法喜老居士的倾力教授,使得金克木先生不仅精通梵文和佛典,对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也很在行,他甚至觉得到哲学系讲课更合适E.无论是被要求用英语讲法文,还是被安排去讲深奥的印度哲学,金克木都欣然接受,并且自信满满,他的讲课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所以称他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绝非溢美之辞2).结合文本,谈谈“跻身中国最优秀教授行列”的金克木先生取得了哪些成就?(3).根据全文,概括金克木先生成为精通英语、世界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大师和国内某些领域中“稀缺人才”的主要原因。
4).金克木先生的传奇经历在今天能否复制?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 BE(解析 金克木到大学旁听过,而且不完全靠自学所以A错陈世骧和吴宓对金克木的学术水平很了解,他们听课是由于学校给金克木安排的课和他们推荐的不一样所以C也不对D项,应是金克木在印度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2)①参与《大学初级法文》教材的整理和校订②精通多国语言,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③饱读佛教典籍,精通梵文和佛典④研究并教授印度哲学3)①个人的语言天赋极高如没有语言环境却能精通多国语言②对所学科目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钻劲儿,主要靠自学,肯付出巨大的努力如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认真整理大学旁听时的讲义;和僧侣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③虚心求教如找私人教师教授英语,到大学旁听学法语,向法喜老居士长时间地学习梵文等一句话总结:先天天赋加上后天努力以及名师点拨,造就了金克木先生的传奇4)观点一:金先生的传奇可以复制①金先生的成就主要是对学问有兴趣、肯付出、谦虚,这些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做到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有真本领,无论在什么时候,总会有用武之地的观点二:金先生的传奇不可以复制。
①金先生的个人天赋极高,而且碰到的机遇又很好,这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②时代不同,人心不古,遇不到伯乐,即使有真本领,能否被发现并展示出来都不好说略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剃 刀 侠木 桦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k*s5*u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是剃刀侠……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繁华热闹的环境,是为了渲染气氛,为人物出场做铺垫,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B.“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 C.小说只对剃刀侠经行了侧面描写,一个久在江湖,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就跃然纸上 D.小说没有直接写蓝翎爷与剃刀侠相遇,而是先由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过渡进而来到剃刀侠身边,由剃刀侠给他剃头,引出剃刀侠的打抱不平,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耐读 E.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高超的武艺,以及表达了对我国民间奇人的敬佩之情2)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哪些情节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举例:(6分) (3)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照,请分条概括6分) (4)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8分) 参考答案:(1)AD。
A正确说的是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突出剃刀侠在天子脚下,这种繁华人多的环境下竟然敢动手杀掉蓝翎侍卫,可见剃刀侠艺高人胆大B、不正确这种推测不完全正确,老摊贩认得蓝翎侍卫,不见得就一定是曾被蓝翎侍卫欺负,也可能是他经常看到蓝翎侍卫欺负其他人C不正确小说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就是正面描写D正确,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E不正确本文歌颂了剃刀侠打抱不平,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善良愿望和朴素理想2)①瘦老头儿荡刀②蓝翎爷给刮得懒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