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5416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针对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可能面临的“GDP决定论”、“行政层级决定论”和“教育资源集中决定论”三条公平假设,文章首次运用了2014年全国自主招生全口径数据开展系统分析,并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直观呈现相关研究结论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客观影响了弱势地区的自主招生入学机会,且部分指标差异达到数十倍之多,说明民众与学界一直以来对于自主招生公平状况的担忧确有实据,且这种不公平或者说失衡现象已达到相当程度,需要引起理论界与决策者的足够重视研究认为,应至少从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弱势地区在自主招生活动中的不利地位关键词:弱势地区,弱势群体,自主招生,教育公平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020)进入新时期,保障教育公平从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应有之意变为必然选择学术界高度重视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研究,并普遍认为,对于自主招生制度运行公平性的保障,核心应落脚到对于弱势群体平等分享招生权利的有效保证,关键是应保障弱势地区、弱势阶层与弱势中学的考生平等参与虽然如此,截至目前,学界有关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理论假设仍不明确,实证研究仍偏少,对于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基本状况、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研究仍欠缺。

      本研究运用大数据思维,经过大量工作,首次系统地就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核心内容之一——弱势地区的自主招生参与情况提出理论假设,并进行客观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决策提供直接参考一、理论预设教育公平既有平等的含义,也有公道和正义的内涵20世纪中期,西方存在关于教育公平内涵外延的激烈讨论其中核心的观点包括:瑞典教育家胡森(Torsten Husn)主要从“教育机会均等”的六个因素上来解释教育公平问题[1]42;社会学者詹克斯(Chris Jenks)则强调官僚体制对教育的过分分化导致教育不公平;鲍尔斯(Samuel Bowles)认为“教育不平等是社会阶级作用的结果”;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认为正义的原理就是本着平等的“原初地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社会阶层的相异、财富分配的不公、聪明才智的悬殊、心理兴趣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对待[2];德沃金(Ronald M. Dworkin)提出“福祉理论”和“资源理论”,“福祉理论”作为意义上的“数量平等”,“资源平等”作为意义上的“比例平等”[3]可以看出,各教育公平理论虽然关注点不同,但都不否定教育公平本质上是对特定多数人平等分享教育权利的保障这一基本共识。

      正如国内学者周洪宇教授所认为的,所谓“教育公平”本质上就是每位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以及受教育机会和公共教育资源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1]11而自主招生公平则应在充分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发挥“平等最善”原则,提倡“弱势补偿”,促进机会平等其中,弱势群体的自主招生参与状况是观测自主招生公平状况的关键维度而自主招生中的“弱势群体”应主要包含三类人:一是弱势地区考生,包括家庭处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和家庭处于农村地区的考生;二是弱势阶层考生,即父母职业处于不利阶层的考生;三是弱势中学考生,即高校不投放或很少投放自主招生名额的中学(一般为非重点中学)的考生但是,仅仅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并不能称为弱势群体,如虽然考生地处弱势地区,但如处于强势中学,同样可能获得较多的自主招生机会本研究认为,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两个,考生方可视为自主招生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本研究虽然从事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研究,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弱势群体的自主招生公平研究,而仅仅是通过地区维度反映出自主招生名额分布的宏观差异与此同时,与“弱势地区”对应的词汇是“非弱势地区”的概念而非“强势地区”概念,这也是文章特别需要说明的。

      有关弱势地区的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研究,至少应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哪些地区更多从自主招生中获益,即弱势地区与非弱势地区自主招生机会的占有问题;二是什么原因导致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即公平问题产生的机理本研究拟将第一方面即弱势地区参与状况的分析置于原因探究之中,结合学界已有研究,共提出三条主要假设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从积极意义上理解,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存在天然密切的互动联系,地区经济、教育作为统一的社会系统,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直接体现就是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一般都较高,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从另一方面理解,这可能意味着经济发达水平高带来一定的制度寻租可能,事实上形成强势地区对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权利的掠夺学界传统的有关高等教育名额投放的研究中长期存在一种GDP挂钩论,即大量的经费投入往往需要教育用响应对等的教育资源去“回报”,这一违背教育公平基本规律的论断虽然遭到大量辩驳但在决策层仍具有一定市场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本研究将GDP作为经济水平的测量变量,并将在省域间、省域内两个层面展开考察其子假设可概括如下:h1:GDP总量与省域间自主招生名额投放存在正相关关系;h2:GDP总量与省域内自主招生名额投放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H2:行政层级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弱势地区通常处于权力分层的末端,在涉及分权活动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自主招生与传统高考在名额分配活动的规则上差异很大,传统高考强调省域内名额的相对公平竞争,而自主招生则因存在名额推荐权限的问题客观存在招生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中心人为切割的问题,且与传统权力结构类似,存在一种垂直递减式的权力占有模型因此,本研究认为,行政层级可能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存在相关关系,即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大城市获得名额相对要多,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获得自主招生名额的机会微乎其微其子假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h3:地市间行政级别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h4:地市内行政级别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假设H3: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传统的有关高考资源分布的研究中大多谈到教育资源分布对于弱势群体入学可能带来的公平性障碍本研究认为,自主招生相比于高考而言,因为缺乏对本地生源比例限制的具体规定,更可能出现招生属地化的现象此种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名额分配结果。

      研究假设可以概括如下:h5: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程度与弱势地区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发生存在相关关系二、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一)概念界定“弱势地区”一词属于经济学名词,主要是指那些与发达地区相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在区域层面,相比于东部地区,我国的中西部属于“弱势地区”;在省域层面也存在地市间的差异本研究对于自主招生弱势地区的划分包括两个维度:相对弱势地区和绝对弱势地区一是相对弱势地区中国通常把国内区域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部分,西部相对于中、东部属于弱势地区,中部相对于东部属于弱势地区除东中西外,一省内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相对差异以江苏省为例,省会城市一般居于核心地位,其次依次是苏州市、无锡市、扬州市、常州市等13个地市其中“苏北”地区大多居于弱势地位二是绝对弱势地区本研究将各区域内贫困县和民族地区作为自主招生绝对的弱势地区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共计贫困县592个(含民族地区),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14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布的考生信息。

      本课题组利用数月时间,完成了对所有30 695名最终获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考生的信息录取与数据挖掘,对研究需要的有关信息进行了逐条补充本研究除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外,还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分布GIS绘制可以更直观地对相关假设做出回应三、数据分析(一)GDP总量与省域间自主招生名额投放存在正相关关系洛伦茨曲线及基尼系数分别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Lorenz Edward Norton)与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Gorrodo Gini)提出的,用于观察与测定两种现象分布的对应关系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的,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不平等测量工具基尼系数的测算公式:E=(A-B)/A,其中A为0~1范围内直角平分线y=x与x轴围成的面积,B为0~1范围内洛伦茨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基尼系数取值的一般标准如下:0.2以下说明分配绝对平均;0.2~0.3说明比较平均;0.3~0.4说明相对合理;0.4~0.5说明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差距悬殊文章中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的劳伦兹曲线是使用2014年各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自主招生名额和2013年各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GDP总量两项指标来反映GDP的高低与招生名额分配的均匀情况(见图1)。

      以GDP的累计百分比为横轴,相对应的名额分配百分比为纵轴,即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的劳伦兹曲线曲线离从原点出发的对角线越近,表明自主招生名额随GDP分配得越均匀基尼系数E=0.1925,说明各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自主招生名额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依照GDP总量排名,相关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区分为四个区间(见表1)可以看出,从第一区间到第四区间,自主招生录取学生数不断增加,表现出GDP总量与招生名额投放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课题组进一步分析31个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GDP与自主招生人数的相关性显示,二者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1 各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按GDP总量排名分类及自主招生情况区间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第四区间GDP(2013)0~1(万亿)1~2(万亿)2~3(万亿)3以上(万亿)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北京、安徽、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广西、天津、江西、陕西、吉林、重庆、云南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福建、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自主招生人数(人)6178150124139525省均自主招生人数(人)8867917731905图1 自主招生劳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