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建项目工程安全管控红线监理实施细则.doc
41页项目工程安全管控红线监理实施细则目录一、 工程概况 3二、 编制依据 3三、 安全管控目标 4四、安全管控的工作流程 5五、安全管控的控制要点 6六、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30七、安全生产监理组织架构 39八、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流程图 40九、安全红线管控内容 4341一、 工程概况x地块项目位于xx地块,本工程建筑面积约68.0047万㎡,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90422㎡,小学建筑面积为13492㎡,幼儿园建筑面积为5298㎡,垃圾站建筑面积为200㎡栋数/层数:1-13、16-30栋32层,14、15栋24层,建筑高度:14、15栋76米;其余100米;结构设计使用年限:7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商业、公建二级,学校、地下室及住宅一级;地基基础等级:高层为甲级,其余为乙级;人防防护等级:核六(五)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消防水池Ⅰ级,其它Ⅱ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屋面防水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丙(乙)级;结构形式:基础为混凝土预制管桩及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及筏板基础,结构形式商业、公建、幼儿园及小学为框架结构,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xx项目总承包工程主要参建方如下:发包方: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A标:xx公司B标:xx公司建设地点:二、 编制依据1. 本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委托合同及工程承发包合同;2. 《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xx地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3. 由项目监理部编制、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的《xx地块项目工程监理规划》、监理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安全工作制度、《监理工作手册》、《安全监理标准化工作指引及台账》等;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州市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定》公安部第61号令;5.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28号----《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决定》国务院第75号令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1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12. 《建筑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范》JGJ33-20121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114.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1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1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粤建质[2011]13号18.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建筑工地现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穗建筑[2006]634号)、《关于推行建设工程平安卡制度的通知》(穗建筑[2006]635号)等政府规定的相关法规文件19. 现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法规20. 行业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等21. 其它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标准三、 安全管控的目标充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保证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项目工程做到安全有序的施工,满足合同安全目标要求。
四、安全管控的工作流程 熟悉“xx号红头文件”安全管控红线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及设计文件,制定控制措施内部交底安全管控红线要求对承包商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其编制安全红线管控专项方案 重新编制上报审批承包商上报的安全红线管控专项方案 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返工加强验收管理,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方法在过程中控制好质量 不符合要求事后加强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发文要求整改,并分析原因通过事前控制遏制此类情况 (承包商)五、安全管控的控制要点(一)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控要点1 施工方案核查要点1.1 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想方设法措施1.2 施工方案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2 临边防护核查要点2.1 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本基坑深度局部超过2m,必须采用密止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
2.2 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3 坑壁支护核查要点3.1 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的做法以及对重要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要求3.2 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应会同设计人员提出方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加固4 排水措施核查要点4.1 基坑施工应根据施工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4.2 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5 坑边荷载检查要点5.1 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的数量的距基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5.2 机械设备施工与基坑(槽)边距离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基坑壁支护、地面等采取有效措施6 上下通道检查要点6.1 基坑施工必须有专用通道供作业人员上下6.2 设置的通道,在结构上必须牢固可靠,数量、位置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有关安全防护规定7 土方开挖核查要点7.1 施工机械应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后进场作业,关有验收记录7.2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规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3 施工作业时,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破坏基底土层的结构。
7.4 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8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核查要点8.1 基坑支护结构应按照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并有监测记录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观测记录9 作业环境检查要点9.1 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9.2 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9.3 夜间或光线较暗的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不得在一个作业场所只装设局部照明二) 落地式及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监控要点1 落地式脚手架核查要点1.1 施工方案1.1.1 根据工程实际编制的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有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施工,明确安全技术措施1.1.2 应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外,并应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1.1.3 外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是否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签字盖章1.2 1.2 立杆1.2.1 钢管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砼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砼地坪、砼预制块上,设纵横相连扫地杆1.2.2 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不小于20×20cm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cm宽以上砼路面1.2.3 外脚手架不宜支在屋面、雨棚、阳台等处,确因工程需要搭设的脚手架,要分别对外架和屋面、雨棚、阳台等部位的结构稳定进行计算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其设计计算书和安全措施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从审批签字盖章1.3 架手脚与建筑物拉结1.3.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方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1.3.2 连墙件必须采用采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砼圈梁、柱等构造部位1.3.3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1.3.4 拉结点或临时拉结点必须画出制作详图报审1.4 立杆间距与剪刀撑1.4.1 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1.4.2 架子转角处立杆间距应符合搭设要求1.4.3 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超过9m设置一排剪刀撑,剪刀撑杆件与地面成45°~60°角,自下而上、左右连续设置设置时与其他杆件的交叉互相连接(绑扎),并应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1.4.4 严禁搭设单排脚手架1.5 脚手架与防护栏杆1.5.1 25m以上建筑物的外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1.5.2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1.5.3 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架完好无损,破损的要及时更换1.5.4 脚手架处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处立杆里侧,不宜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安全网应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1.5.5 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1.5.6 脚手架的高度,里立杆低于檐口50cm,平屋面外立杆高于檐口1~1.2m,坡屋面高于1.5m以上1.6 交底和验收1.6.1 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1.6.2 脚手架搭设后由分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3步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收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1.6.3 脚手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检查内容量化,履行检查签字手续。
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部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1.7 小横杆设置1.7.1 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确保安全受力1.7.2 小横杆应设置在大横的下方,上下左右呈交叉布设1.7.3 小横杆两端各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10cm并应尽量保持一致1.8 杆件搭接1.8.1 钢管脚手架立杆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可以对接和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0cm,且不少于二只扣件紧固1.8.2 相邻杆件搭接、对接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50%1.9 架体内封闭1.9.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一般不大于20cm,如大于20c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从片设置平整牢固1.9.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进行封闭1.9.3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及底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1.10 脚手架材质1.10.1 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钢管有出厂合格证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应力求环境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