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美汇率之争.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1658386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美汇率之争的相关问题分析美国会参议院11日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近两年来,中美政府之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交锋激烈一、 人民币汇率的整体走势通过查找1949——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数据画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图如图所示结合当时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其拐点的变动原因原因总结如下:1.1950年人民币出现拐点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全国财经工作统一以后,国内物价转而下跌,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刺激了世界性物价上涨另外,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禁运”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2. 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53年—1972年的曲线相对平缓,没有太大的波动3. 1974年人民币逐渐呈升值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而我国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4.1980年人民币呈贬值趋势主要原因是: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从1981年起,我国实行两种汇率,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随着美元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5.1985年以后,我国的外贸体制在改革中变化很大,人民币汇价改变了以往只随外币浮动而变动的情况,而是根据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起到调节对外经济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的高估,以及内部贸易结算价的取消,使得出口变得日趋艰难,为了支持出口,有利于其他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币汇价不断调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6.1991年,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实行这种制度后,加快了贬值的步伐7.1994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图中可以看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8. 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出现小幅升值的趋势9.2008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美国经济自此一蹶不振,量化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持续走软,使得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二、人民币汇率确定的合理性判断——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它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各有其适用范围,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用来说明汇率的决定,相对购买力平价用来解释汇率的变动近些两年来,欧美机械、生硬、甚至是预设结论地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行计算,错误地得出人民币被低估5%—10%,甚至40%—50%的结论。

      但是,他们在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计算上明显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估算明显不合理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运用也存在着严格的假设前提首先,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在纯粹理想状态下的无贸易壁垒、运输成本、外汇管制的开放经济环境下推导出来的,而现实世界经济运行条件与之却相去甚远其次,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货币层面因素分析汇率问题的,它从国际贸易角度出发,假定只有物价影响汇率,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利率、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外汇市场干预、热钱流动,等等实际上,在中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汇率的影响,远远大于购买力平价最后,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考虑资源禀赋问题我国是劳动力资源禀赋充裕的国家,目前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工资水平较低,与之相对应的是较低的物价水平,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很低因此,不能以此就说人民币购买力很强由于在现实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众多,特别是因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市场的分割及交易成本,直接导致基于购买力平价前提条件的公式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简单套用从现实经济运行角度来看,近一年来,中国经济承受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农产品、水电资源、服务类商品、用工成本等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持续高位运行。

      并且由于美国采取了第二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变相的货币贬值政策使得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加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有关理论,人民币应该贬值,但人民币在过去一年中对美元的汇率却不断创出新高所以,如果个别发达国家仍然以人民币被低估为由向中国发难,显然是毫无道理和极不合理的首先,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差异,购买力的实际测算面临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比如,商品和服务代表性和可比性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各国不同的支出结构对购买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统计汇总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比较结果等等 其次,在测算过程中很难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对不同国家价格水平计算的苛刻要求,根据不完整和不充分的数据计算所得的购买力平价很难与真实结果一致,恰恰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 最后,国际组织测算的购买力平价所反映的范围和决定汇率因素的范围各不相同,因此两者没有可比性国际组织所测算的购买力平价包含了各国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对比关系,而汇率只反映国与国之间贸易品部分的价格比率,显然缺乏可比性综上所述,假借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求人民币快速升值是不合理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人民币价值的走向还是合理的。

      人民币不会因为任何国家的压力而被迫升值,但是人民币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升值,这应该是一个缓慢升值的过程,否则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好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准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外汇政策决策机制,改善外汇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环境,这样才能避免人民币升值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三、 中美汇率之争谁之过目前,某些人认为美国贸易大幅逆差、经济失衡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所造成的其基本逻辑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中国对美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美国企业出口利润的萎缩和失业的增加,进而致使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所以,他们不考虑中国及世界整体利益,认为人民币无论如何都应加快升值显然,这种说法是荒诞的和不负责任的首先,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关键因素在美方人民币汇率并非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而在于美国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尽管中国希望进口美国的高技术产品,试图改善贸易顺差的状况,但始终未果长期以来,美国为了限制高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如今反而倒打一耙,指责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 其次,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顺差在中国贸易顺差中80%-90%是加工贸易产生的顺差,而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并创造了这部分顺差。

      随着全球经济分工深化与资源优化,全球制造商将其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通过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经过加工装配将制成品销往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相当一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顺差,随着加工贸易的转移而转变成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失衡的延续实际上,中国国内经济即国内企业主导的部分并不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的贸易顺差只不过是产业全球化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大趋势下的附带结果,并不说明人民币汇率是被低估的 最后,中美的两国贸易统计方法存在差异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贸易统计方法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美方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大大高估了对华贸易逆差这种高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使用不同统计标准,进口货值被高估,而出口货值则被低估;二是由于美方未考虑增值的因素,将通过第三方中国商品对美转口全部算做从中国的进口,与此同时又将美国商品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忽略不计,对华贸易逆差被进一步夸大;三是美方在统计对华贸易逆差时只计算商品贸易,而不包含服务贸易;四是许多中国商品是通过美国转口到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但美方将这部分转口计入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仅不可能解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也不可能大幅促进美国就业增长美国学界和政界对此非常清楚,但一直强调人民汇率被低估,是可从政治的逻辑加以阐释的一是因为美国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成为国内重大政治问题;二是因为通过国内紧缩政策来纠正经常项目失衡不受民众欢迎,政治家往往会优先考虑美元贬值这一汇率政策在人民币盯住美元或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而美元在其中占最大权重的时候,美元要贬值,就得先让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以便缓解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面临的压力;三是因为让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不仅可以让以此为目标的政治家得到诸多利益集团的大力支持,而且由于目标易量化,一旦成功,就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就是必然的事实上,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中美经贸关系政治化的集中反映因此,应该客观、公正地认识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对人民币汇率的无端指责,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不仅解决不了美国储蓄不足、贸易赤字和高失业率等问题,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进程四、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善汇率政策主要指汇率目标水平的确定及汇率变动的具体方式,包括汇率变动时机的确定、条件的创造、步骤与手段及配套措施的运用等各个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