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改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训练试题(名师精选).docx
23页第二十六章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几何中研究物体时不研究它的( ).A.形状 B.大小 C.位置关系 D.颜色2、郑州市某校建立了一个学生身份识别系统.利用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b,c,d,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a×23+b×22+c×21+d×20,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0×23+1×22+0×21+1×20=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请问,表示4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A. B.C. D.3、如图A、B、C是固定在桌面上的三根立柱,其中A柱上穿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下面的直径总比上面的大.现想将这三个圆片移动到B柱上,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片(叫移动一次),被移动的圆片只能放入A、B、C三个柱之一且较大的圆片不能叠在小片的上面,那么完成这件事情至少要移动圆片的次数是( )A.6 B.7 C.8 D.94、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那么“■●▲”中质量最大的是( ) A.▲ B.■ C.● D.无法判断5、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旗杆AC的高度,在点F处竖立一根长为1.5米的标杆DF,如图所示,量出DF的影子EF的长度为1米,再量出旗杆AC的影子BC的长度为6米,那么旗杆AC的高度为( )A.6米 B.7米 C.8.5米 D.9米6、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方向行走至B处,又从B处沿南偏东方向行走至C处,则等于( )A. B. C. D.7、设三位数,若为三条边的长可以构成一个等腰(含等边)三角形,这样的三位数n有( )个.A.126 B.144 C.165 D.1748、任意掷一枚骰子,下列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的是( )A.面朝上的点数是6 B.面朝上的点数是偶数C.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 D.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9、一个物体从A点出发,沿坡度为1:7的斜坡向上直线运动到B,AB=30米时,物体升高( )米.A. B.3 C. D.以上的答案都不对10、把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B,点B的坐标是( ).A.(-5,3) B.(1,3) C.(1,-3) D.(-5,-1)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把一个排球打在离他2米远的地上,排球反弹后碰到墙上,如果他跳起来击排球时的高度是1.8米,排球落地点离墙的距离是7米,假设排球一直沿直线运动,那么排球能碰到墙上离地多高的地方?2、直角坐标平面上一个微粒依如下规则在格点之间移动:(1)从任一格点出发,微粒只能移动到格点其中之一;(2)在微粒所走过的整个路径中,不存在直角转弯,即不存在形如到,再到的路径,也不存在到,再到的路径.问:从到共有______种不同走法.3、附中校园有一块空地,如图分为4块区域,现学校准备将这些空地开荒种花,要求相邻空地不能种植同颜色的花(如1和2,1和3为相邻:1和4,2和3为不相邻),培育基地现有3种花色可供选择,问共有_____种种植方案.4、记函数y在x处的值为(如函数也可记为,当时的函数值可记为.已知,若且,则的所有可能值为_______________.5、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华书店开学第一周卖出学生用书720本,第二周比第一周少卖,两周共卖出学生用书多少本?2、问题提出:(1)如图1,已知△ABC,试确定一点D,使得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问题探究:(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4,BC=10,若要在该矩形中作出一个面积最大的△BPC,且使∠BPC=90°,求满足条件的点P到点A的距离;问题解决:(3)如图3,有一座草根塔A,按规定,要以塔A为对称中心,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草根景区BCDE.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顶点B是定点,点B到塔A的距离为50米,∠CBE=120°,那么,是否可以建一个满足要求的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景区BCDE?若可以,求出满足要求的平行四边形BCDE的最大面积;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塔A的占地面积忽略不计)3、(生活观察)甲、乙两人买菜,甲习惯买一定质量的菜,乙习惯买一定金额的菜,两人每次买菜的单价相同,例如:菜价元千克质量金额甲千克元乙千克元菜价元千克质量金额甲千克____元乙____千克元(1)完成上表;(2)计算甲两次买菜的均价和乙两次买菜的均价.(均价总金额总质量)(数学思考)设甲每次买质量为千克的菜,乙每次买金额为元的菜,两次的单价分别是元千克、元千克,用含有、、、的式子,分别表示出甲、乙两次买菜的均价、.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知识迁移)某船在相距为的甲、乙两码头间往返航行一次,在没有水流时,船的速度为所需时间为:如果水流速度为时(),船顺水航行速度为(),逆水航行速度为(),所需时间为请借鉴上面的研究经验,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老师为了考察甲,乙两个同学的聪明程度,就对这两名同学说:“我这里有三顶帽子,一顶是红颜色的,两顶是兰颜色的,老师把你们的眼睛蒙上并给每人戴一顶帽子,去掉蒙布 以后,你们只能通过看对方的帽子的颜色来猜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说完,老师就按上述 过程操作.当两人都去掉蒙布以后,甲发现乙迟迟不说自己帽子的颜色,便说出了自己帽子的颜色.同学们,你能猜出甲帽子的颜色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吗?答:甲帽子颜色是: (填“红”或“兰”) 理由是:5、某校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将举行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需要在文具店购买国旗图案贴纸和小红旗发给学生做演出道具.已知每袋贴纸有50张,每袋小红旗有20面,贴纸和小红旗需整袋购买,每袋贴纸价格比每袋小红旗价格少5元,用150元购买贴纸所得袋数与用200元购买小红旗所得袋数相同.(1)求每袋国旗图案贴纸和每袋小红旗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如果给每位演出学生分发国旗图案贴纸2张,小红旗1面.设购买国旗图案贴纸袋(为正整数),则购买小红旗多少袋能恰好配套?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在文具店累计购物超过800元后,超出800元的部分可享受8折优惠.学校按(2)中的配套方案购买,共支付元,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现全校有1200名学生参加演出,需要购买国旗图案贴纸和小红旗各多少袋?所需总费用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数学学科常识即可解答,几何中我们不研究物体的颜色、质量和材质等.【详解】几何中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不研究它的颜色、质量和材质等.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几何基本知识,理解几何研究的内容是解题关键.2、C【分析】仿照二维码转换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0×23+1×22+0×21+0×20=4,则表示4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选项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字表示事件,零指数幂,弄清题中的转换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应先把最小的移动到B,较大的移动到C,然后把最小的移动到C上,把最大的移动到B,把较小的移动到A,把较大的移动到B,最后把最小的移动到B共需7次.【详解】解:需分两步完成:(设最大的圆片为3,较小的为2,最小的为1)①先将最小的圆片移动到B柱上:1⇒B,2⇒C,1⇒C,3⇒B,此时完成了第一步,移动了4次;②将最大圆片放到B柱后,再将剩下两个,按序排列:1⇒A,2⇒B,1⇒B;此时完成了第二步,移动了3次,因此一共移动了3+4=7次.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需注意第一步就应把最小的圆片移动到最终要到达的位置上.4、A【分析】根据题中的两个图找出重量关系,比较即可.【详解】由第一个图可知,> .由第二个图可知, > .∴> >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重量大小比较,正确掌握图中物体重量的大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解.解:∵DE∥AB,DF∥AC,∴△DEF∽△ABC,∴=,即=,∴AC=6×1.5=9米.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实际运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6、C【分析】根据方位角和平行线性质求出∠ABE,再求出∠EBC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南偏东70°方向行走至点C处,∴∠DAB=40°,∠CBE=70°,∵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即AD∥BE,∴∠ABE=∠DAB=40°,∴∠ABC=∠ABE+∠EBC=40°+70°=1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先考虑等边三角形情况,则a=b=c=1,2,3,4,5,6,7,8,9,此时n有9个,再考虑等腰三角形情况,若a,b是腰,则a=b,列举出所有的情况,注意去掉不能构成三角形的结果,交换腰和底的位置,求和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知以a、b、c为三条边的长可以构成一个等腰(含等边)三角形,先考虑等边三角形情况,则a=b=c=1,2,3,4,5,6,7,8,9,此时n有9个,再考虑等腰三角形情况,若a,b是腰,则a=b,当a=b=1时,c<a+b=2,则c=1,与等边三角形情况重复;当a=b=2时,c<4,则c=1,3(c=2的情况等边三角形已经讨论了),此时n有2个;当a=b=3时,c<6,则c=1,2,4,5,此时n有4个;当a=b=4时,c<8,则c=1,2,3,5,6,7,有6个;当a=b=5时,c<10,有c=1,2,3,4,6,7,8,9,有8个;由加法原理知n有2+4+6+8+8+8+8+8=52个同理,若a,c是腰时,c也有52个,b,c是腰时也有52个所以n共有9+3×52=165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问题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的条件不重不漏的列举出所有的结果,注意数字要首先能够构成三角形,即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8、C【分析】根据题意与概率的计算公式,比较四个选项中包含的情况数目,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A.面朝上的点数为6点的情况为1种;B.面朝上的点数是偶数的情况为3种;C.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的情况为4种;D.面朝上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