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叹红楼未完叹红楼梦断(四篇).docx
25页2023年叹红楼未完叹红楼梦断(四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叹红楼未完 叹红楼梦断篇一 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 有人说黑胶是毒药,其实不如说音乐是毒药,在黑胶那一圈圈优雅细密的同心圆上,音符以三十三又三分之一的匀速,围着我们的生命神奇地舞蹈着,那是音乐最朴质的呈现,着迷、沉醉、迷失、醒悟,至死方休听着莫扎特离开人间 瓦格纳并不因为被希特勒钟爱而蒙羞,这话是一位我相识的老乐迷的口头禅希特勒的一生之敌斯大林同志,不仅在北国的冰雪里和德国人硬碰硬地撕咬在一起,据说他也希望能有一位天才的音乐家能与希特勒的瓦格纳匹敌,写出代表斯大林的宏篇巨制这个人当然只能是才华横溢的肖斯塔科维奇1941年,斯大林把老肖的第七交响曲命名为《列宁格勒交响曲》,并把曲子的总谱拍成微缩胶片空运到美国,引发了古典音乐届的最终一次集体高潮当时世界头牌的大指挥都希望能指挥《列宁格勒交响曲》在美国的首演,最终荣誉属于托斯卡尼尼。
1943年当卫国斗争从防守转向战略反攻时,斯大林满心期盼老肖能创作一部反攻交响曲,结果老肖阳奉阴为,只献上了一部浸透着愁闷和无望的第八交响曲明显,从内心老肖始终对政治和所谓的宏大叙事不感冒,每每想起斗争中差点因为被排挤出艺术家特供口粮名单而饿死街头,老肖就不自觉地愁闷了起来肖斯塔科维奇是公认的古典音乐最终的大师,他的童年充溢了饥饿与贫困,老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个作曲家的传记中最没有意思的部分是他的童年前奏曲都差不多,读者不耐烦地想看赋格老肖恒久不行能成为斯大林的瓦格纳但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斯大林自己身上,一生都执迷于革命、造反、屠杀、大清洗、残酷的斗争之后,斯大林自己也老了,他的医生米亚·斯尼科夫甚至诊断:斯大林可能已丢失辨别好坏、健康与危急、敌与友的实力;性情会变得大起大落 他的亲信,隐私警察头子贝里亚在回忆录中写道:1945年5月10日,苏联举国上下庆祝德国倒戈之际,斯大林突然显出懦弱一面,不禁哭起来没人知道,这个万人之上的暴君为何而哭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无可药救的伤感本就是斯大林暴烈灵魂的一部分——松软的部分 1948年,二战已经结束,已经被病痛熬煎多年的斯大林,偶然听到电台直播的一场音乐会片断,不禁心生悸动。
他亲自打给电台询问,才得知刚刚放的莫扎特的第23钢琴协奏曲,钢琴演奏是尤金娜,斯大林突然下令,明天一早把唱片送到他住的别墅去于是,一首和宏大叙事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古典音乐的名作,竟然阴错阳差地和一位暴君联系在了一起据斯大林身边的人回忆,在他最终的五年里,这位暴君常常整日把自己关在戒备森严的布里日尼亚别墅里,唱机放着的音乐就是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这算不上莫扎特第23钢协的经典名盘,甚至有点粗制烂造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位杀人如麻的暴君已经中了音乐的毒一生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瓦格纳,一生都在幻想着宏篇巨制的颂歌,人生如梦,临了还是被莫扎特收伏,强如斯大林,到头来,也不过是人间的一缕尘埃1953年,据苏联《真理报》正式通告,斯大林因连续出现心血管供血不足和呼吸困难,于3月5日21点50分逝世好玩的是,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中,对这一重要事务有过一段记述:“他们说,当我们的领袖兼导师被发觉已经死在他的别墅的时候,唱机上放着的唱片是尤金娜所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这是他最终听到的东西......”2023年,一位小女孩正在参观斯大林身前用过的老式唱机解密后的苏联内务部档案的物品登记单的记录证明了这一点:这份官方记录上写着:? 当时的桌子上那台留声机里播放的唱片不是斯大林通宵聚餐时常放的那张,而是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的第23钢琴协奏曲。
传奇的女人,离奇的唱片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的第23钢琴协奏曲,可能是世界音乐史和录音史上最奇异的唱片,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1948年初的一天,斯大林在听完电台直播的一场音乐会后,亲自打给电台询问,得知这是莫扎特的第23钢琴协奏曲,钢琴演奏尤金娜,指挥亚历山大豪克,斯大林下令明天一早把唱片送到他住的别墅去说完便挂断了接听者一听是斯大林的吩咐,惊恐得失魂落魄,因为钢琴家尤金娜现场演奏的这首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并没有录制过唱片但没有人敢拒绝斯大林的要求——那是死神发来的通知当时离其次天早上只有十几个小时,怎么办?于是只能在枪口下创建奇迹关于这张唱片的制作真实情景,肖斯塔·科维奇曾有具体的惊心动魄的回忆: 斯大林要他们把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的唱片送到他的别墅去委员会慌了,但是他们必需想个方法当晚他们把尤金娜和管弦乐队叫去录制了唱片,全部的人都吓得颤抖,当然尤金娜除外,因为她谁都不放在眼里后来尤金娜告知我,指挥吓得脑筋都动不了了,人们不得不送他回家,另外又请来一位指挥其次位指挥战战兢兢地把什么都搞混了,乐队也给他弄糊涂了直到来了第三位指挥,终于完成了录音我看这是录音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情——我是指,在一个夜晚换了三个指挥。
到了早晨唱片终于打算好了他们只制作了一张唱片,把它送去给了斯大林这是一张创纪录的唱片,创唯唯诺诺的纪录肖斯塔科维奇和尤金娜紧接着更令人惊异的故事发生了:不久尤金娜收到一个装了20000卢布的封袋有人告知她,这是在斯大林的明确指示下送来的于是她给他回了一封非同寻常的信,足以让世人胆颤心惊尤金娜在她的信中写了这样的话: 感谢你的帮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名字)我将日夜为你祷告,求主宽恕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的大罪主是慈爱的,他肯定会宽恕你我把钱给了我所参与的教会 尤金娜把这封自取灭亡的信寄给了斯大林他读了这封信,一句话也没说四周的人预期,他至少要皱一下眉毛当然,逮捕尤金娜的吩咐已经打算好了,只要他略微皱一皱眉头就能叫她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是斯大林一言不发,静默地把信放在一边旁边人等着的皱眉头表情也没有出现——《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这本很难买到的口述传记,当年可是内参,是我从图书馆借阅的,正是这本传记让我知道了尤金娜另有同时代人阿尔卡季的回忆:斯太林手里拿着这封信久久没作声,米聂已经打算好了逮捕令,只要他皱一下眉头,尤金娜就消逝了,又等了很久,斯太林对身边的人说:走开吧,我宽恕她。
ладно, простим и мы ее)尤金娜,头顶星空心印上帝的女人玛丽亚·尤金娜(maria-yudina)前苏联最富传奇色调的钢琴家,但是我们对她的音乐和人生却知之甚少她一生极少出国,不为西方所相识,关于这位老奶奶的一切,我基本上都是从她的同学、前苏联最富盛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中得到的这位极度虔诚的基督教徒(东正教)的音乐,总让我想起康德的名言:头顶星空,内心道德,她弹奏的巴赫,有一种宗教般的圣洁与狂热相比尤金娜的好友兼同学、著名全球的老肖,她好像活得更加淡定和无畏一向目中无人的天才肖斯塔·科维奇,内心深处并不是很喜爱他的这位女同学,当年为了帮助尤金娜争取一套不漏风的居室,老肖动用了自己的全部关系,结果尤金娜却把那套房送给了一个穷人,理由是那人比她更须要这套房子尤金娜固执偏执的性格、特殊是她对宗教的狂热更让老肖吃她不消 不过对尤金娜的钢琴才华,肖的评价是这样的:听她演奏的巴赫四重奏赋格曲,每一声部都有自己的音色,我细致地听过,尽管从理论上说,是不存在这种可能性的,但是她的演奏的确每一个声部都有自己的音色 这是怎样的评价啊,我只能说:对一个钢琴家而言,能把巴赫赋格弹到如此境界,她的才华和对音乐的理解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匪夷所思的地步。
尤金娜的演奏不落俗套,丰富且改变多端,虽然是女人,但她的弹奏却很有气概,特殊是右手触键,干净利落、力透琴键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演奏也被许多人骂得体无完肤一位闻名的俄罗斯音乐家李赫特回忆尤金娜时说: 她曾在战时演奏巴赫的作品《降b小调前奏曲》,弹得又快又猛涅高兹去后台问她:你干嘛弹得那么凶?尤金娜说:我们不是在打仗吗? 尤金娜的录音,一是因为时间久远,一是因为她身处的那个国家,我们很难收集,我个人也只听过几张她的录音,主要是她弹的巴赫、莫索尔斯基(展览全之画)、莫扎特(21、23钢琴协奏曲),私下认为她的音乐有力充溢了才智,她没有什么女子气,但也不是那种以砸琴键为乐的疯子钢琴家她演绎的巴赫,的确让我想起古尔德:纯净、明晰而名贵,其剧烈的结构感,让你有一种走进巴赫音乐教堂的感觉,那是久经岁月、铅华洗净的圣巴赫,而不是维也那华丽宫庭里弯着腰的宫庭乐师格轮.古尔德因为弹奏巴赫赋格、变奏曲著名于世,我信任他也不敢说,能够给予巴赫赋格四个声部不同的音色 为何是这张: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说醇厚话,虽然始终钟爱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但这首完成于音乐家大儿子卡尔·莫扎特诞生后的其次年的第23钢琴协奏曲(1786),在莫扎特灿如群星的音乐中,我始终没有真正留意过。
1786年,也是莫扎特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同年,当时莫扎特已经离开教会与父亲5年,在这5年里,他背着父亲结婚生子,并在维也纳绽开他一生中最值得记念的十年音乐之旅,直到他的生命终点在后人看来,这十年是莫扎特最辉煌的十年,然而相比早年在教会与父亲的看护下,这十年的生活对莫扎特而言,却是无比艰辛与苦痛生活与事业的巨大压力,希望与逆境的双重夹击,在这十年的中间点上,催生出了这首有点奇妙的钢琴协奏曲 我记得一位权威的乐评人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中奔泻而出的欢快旋律与其次乐章“柔板”中的惊慌担心的苦痛,并置在一起,让人有一种支离破裂之感,又好像恰当到了令人缠绵的地步2023年,法国航空拍摄了一则诗意十足的广告,名为《l'envol(飞行)》,配曲选用的就是《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其次乐章华彩部分,钢琴演奏是法国当红的美女钢琴师维尼莎·瓦格纳私人举荐的经典名盘vista vera唱片公司苏联广播交响乐团 钢琴演奏:尤金娜录音时间:1948年 这个就是真正的1943年录音,一张让斯大林得到救赎的唱片由苏联广播交响乐团就是现在的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配乐,出品的唱片公司是一家捷克的小唱片公司,也是《尤金娜传奇》的第11张(一共有16张)。
其实从音乐整体上看这张唱片注定与经典名盘无缘:想想一个晚上,顶着枪毙的恐惊、连换了3个指挥赶制出来的录音能是经典吗?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乐队和钢琴明显偏快,细致听,你不难发觉尤金娜的弹奏带着明显的怒气,却又在快速中纹丝不乱最奇葩的是,作品最重要的其次乐章,不知为什么尤金娜又弹得稀奇得慢,从音符中渗透出来的愁闷让人沉醉这位奇女子好像已超脱在生死之外几度哽咽叹息,却又充溢诗意,这是纯正的俄罗斯音乐之魂尤金娜是女人中少有的硬骨头,别人眼里的是恐惊,在她的眼里大约只有艺术和上帝,她的23钢协相比肯普夫的澄澈、哈丝基尔的纯美全然不同在生与死的巨大阴影下,她却在肆意渲泄她弄哭了莫扎特 音乐连接:因为不支持音乐,也不支持腾讯视频外的视频,所以有爱好听听这个传奇版本的挚友可以登录微博“皮皮兔的棉花糖”/totoro1972,里面有尤金娜三个乐章的音频连接,供观赏dg唱片公司/红头大荷花钢琴演奏兼指挥:吉塞.安达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院室内乐团录音:1963吉塞·安达(géza anda)匈牙利闻名钢琴家、指挥家,人称钢琴游吟诗人,擅长演奏莫扎特的音乐这个版本肯定是本人的偏爱不是每个钢琴家都可以称为钢琴诗人的,在演奏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时,其实是有一个分句的问题的,这就好象没有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