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11页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来回穿梭”,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B.抗体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C.囊泡只能将物质从胞内运输到胞外D.细胞内有些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囊泡进行运输2.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0%酒精消毒B.果酒发酵时,应将果汁装满瓶并从e取样鉴定C.d处设计能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果醋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3.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
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B.1/8 C.5/16 D.3/84.如图是一对青年夫妇关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为a)和色盲(致病基因为b)的遗传分析图谱,甲~庚表示不同的细胞,已细胞发育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乙和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XB和aYB.该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8C.图示过程中不会出现DNA和染色体同时加倍的情况D.正常情况下,庚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65.细胞通过分裂来增加数量,不同分裂方式的过程中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有所不同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需要完成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有丝分裂保持了细胞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科研人员利用a,b,c三个不同的纯种小麦抗病品系(由三个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和纯种感病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编号杂交组合F1F2①a×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②b×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③c×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④a×b抗病抗病⑤b×c抗病抗病∶感病=15∶1(1)由①②③可知,三种抗性性状相对于感病性状为________,其遗传均符合________定律2)由④可知,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中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分布在________上且这两个基因所在染色体不发生________,结果F2全抗病3)若用①组和②组得到的F1杂交,后代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4)由⑤可知,b品系和c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
8.(10分)如图是优良种牛的繁殖路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牛5、牛6、牛7培育中均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牛是_________2)可用_____________激素促进牛2尽可能多地排卵保证A过程只能由1个精子进入卵细胞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从牛2体内获得的卵子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才能和获能的精子结合完成受精3)C过程的培养液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4)E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牛7的新性状是_______________9.(10分)苹果可用于制作苹果酒、苹果醋饮料和提取具有抗过敏、抗癌细胞增生、调节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苹果多酚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为工业化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的装置甲罐中预留近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甲罐连接的双U型管中一侧注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制作苹果酒一般不添加酵母菌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A代表无菌空气,则乙罐排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下降;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苹果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等;若要统计酵母菌液或含菌培养液中发酵菌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2)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玫瑰精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苹果多酚不适宜水蒸气蒸馏,应采用萃取法,萃取时不能直接加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研究人员设计出如图 1 所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并开展对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水净化的实验,研究中设置了四组实验:组合型生态浮床植物对照组(仅等量美人蕉)、基质对照组(仅等量球形塑料填料)和空白对照组,图 2 是本实验测得的水体总磷量变化请回答:(1)实验开始前,浮床所用的球形塑料填料先要进行灭菌处理,再置于待治理的池塘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4d(每两天换水一次),直到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菌膜选用池塘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成分)2)生态浮床上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为填料表面微生物提供适宜微环境,微生物分解后的无机盐能为植物提供营养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_____关系美人蕉既能净化水体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3)图2实验结果说明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总磷量去除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通过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_____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磷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
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_____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4)在将组合型生态浮床投入池塘进行污水治理过程中,常常会再向池塘中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滤食性底栖生物(如河蚌)等,一方面可以完善池塘生态系统的_____,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捕获这些生物,降低生态系统总N、P 含量11.(15分)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 病毒是一种球形的 RNA 病毒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 HIV 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 2~10 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下图甲简单表示 HIV 的化学组成,图乙表示 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HIV 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 细胞的浓度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小分子 b 是指_____, ②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是_____2)图乙中表示 HIV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在曲线Ⅱ中 ED 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曲线Ⅰ中的 BC 段中,效应 T 细胞作用于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
3)如果 HIV 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 RNA 中含碱基 U=21%,C=24%,G=30%,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 DNA 含碱基 A 的比例为_____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 HIV 相同,但其所寄生的细胞与 HIV 不同(主要是下图丙中的 c 细胞),其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神经元,患者 c 细胞受破坏后,相关下肢会无反应,原因是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据此答题详解】A、囊泡运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B正确;C、囊泡既能将物质从胞内运输到胞外,也能从胞外运输到胞内,C错误;D、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不都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如核酸不通过囊泡进行运输,D正确2、B【解析】分析实验装置图: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出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详解】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B、果酒发酵时果汁的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而且不能将排气口淹没,B错误;C、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C正确;D、果酒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因为醋酸杆菌为好氧微生物,D正确3、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旱金莲隐性纯合子aabbcc的高度为12mm,显性纯合在AABBCC的高度为30mm,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高度增加3mm所以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应该有(24-12)÷3=4个显性基因详解】根据题意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应该有(24-12)÷3=4个显性基因,且后代有性状分离,不可能是纯合子,所以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以AaBbCC为例,其自交后代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3/8,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单个显性基因、单个隐性基因分别控制的花长,确定相关个体基因组成,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
4、B【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右图是女性,其基因型为AaXBXb,左图是男性,基因型为AaXBY,甲细胞室极体,丙是卵细胞,已细胞发育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说明己是个男孩,基因型为aaXbY,庚是表现型正常的后代详解】A、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乙基因组成分别是AXB,戊不含有Y染色体,含有AXB,A错误;B、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为AaXBXb、AaXBY,若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苯丙酮尿症的患病概率为1/4,色盲的患病率为1/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苯丙酮尿症率1/4×不患色盲的概率(1-1/4)+不患苯丙酮尿症(1-1/4)×色盲概率1/4=3/8,B正确;C、图示过程中存在受精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