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年《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6215806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3.50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绪论人类环境意识启蒙著作——《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尔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间尺度——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空间尺度——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能力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发展阶段服务对象涉及范围功能要求造园阶段(传统园林阶段)少数贵族宫苑、庭院、花园休息、娱乐城市绿化阶段广大的城市居民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景观、休闲大地景观规划阶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大地综合体人类环境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园林的本质特征(世界园林发展的共同趋势)狭小的封闭庭院→区域大环境建设;(庭院设计——小区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农村规划)园林构成要素的人工化为主(堤岸硬质化)→以植物造园为主,师法自然(生态驳岸);(逸苑与寸草亭对比;红轴的溪流景观)植物材料贫乏、配置科学性不足(模纹花坛、“草坪风”)→开发野生植物资源、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以观赏游憩为建设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多目标建设,从整体上建立良性循环的绿地生态系统第一章 个体生态学总论(植物与环境)第一节 环境一、环境的概念 围绕着主体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主体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相对的又是具体的)。

      从生物科学角度:生物生存的周围空间从环境科学角度:人类耐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包括非生物环境(光、热、水、土、气等)和生物环境(动植物、微生物等)二、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主体分类: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原生环境(自然环境和次生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按环境的尺度范围: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三、其它概念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生境: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四、生态因子的分类按其性质分为: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等土壤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营养状况等地形因子:指地表特征,如海拔、坡度、坡向等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等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环境对生物的综合作用(1)综合作用:多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2)主导作用: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对植物的生存和生态特性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这个因子为主导因子3)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不可替代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依靠某一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而获得类似的生态效应4)阶段性作用: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不同的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分阶段性的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很多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经纬度等是通过光照、温度、水分等改变来间接影响生物的直接因子:光、温、水、气、土壤间接因子:地形、地势、海拔二、环境对生物的制约(1)最小因子定律(木桶原理) 生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 最小因子法则只有在严格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应用在应用最小因子法则时,还要考虑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限制因子:某一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不仅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且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这一生态因子就是限制因子实践意义:找到限制因子,消除限制条件,促使生物较好生长。

      2)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耐性定律的补充原理:① 任何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②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③由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④对多个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很广⑤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其耐性范围会发生变化,产生生态型的分化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生态适应)1、生态适应:生物以自身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不断调整、变化来适应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将其限制作用减小2、生态适应的机制: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其它:适应组合:植物的生态适应方式取决于植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在逆境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往往在涉及到一组彼此相关联的适应方式,甚至存在协同和增效作用 。

      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常采用休眠的适应方式3、生物生态适应的类型 生物由于趋势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而形成的不同适应型:生活型和生态型(1)生活型(Life form)——趋同适应 概念: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通过生活型,可以明显反映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2)生态型(Ecotype)——趋异适应概念: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一般来说,分布区域和分布季节越广的生物种,生态型越多;生态型越单一的物种,适应性越窄 生态型按主导因子的不同可分为:——气候生态型:长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 ——土壤生态型:长期受不同土壤条件的影响 ——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生态型是一种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一个物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生态型一般分布区域越广的生物种,其生态型越多生活型着重从外貌上进行区分,是一种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一种生活型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

      4、生物生态适应的调整驯化:使植生物对某一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改变的过程包括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四、生物对环境的生态效应(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表现在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城市植被的生态作用形成新的小气候环境;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过度放牧、沙尘暴)等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1)改善小气候(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净化空气①减少粉尘污染 ②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及有毒气体对植物的危害 ③杀菌作用: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等微生物,其中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城市植被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是由于植物吸滞粉尘,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外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④指示和检测环境污染:有些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映,要远比人敏感的多植物成为“永不下岗的哨兵”,为保护环境、人类健康服务4)减弱噪声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6)净化水体(7)防风固沙第二章 光与园林植物第一节 太阳辐射的性质及其变化一、太阳光谱(到达地面的占47%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太阳高度角愈大,地面辐射强度也愈大,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海拔:随着海拔的升高,太阳辐射增强,辐射成分增多大气状况: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潮湿、浓云、尘埃或污染物等造成空气混浊时,太阳辐射强度减小得最为显著坡向与坡度:南坡>平地>北坡坡度越大差异越显著第二节 光与园林植物的生态关系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1、光强作用植物的一般规律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光补偿点以上,光合速率与光强成正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开始较快,后逐渐变慢,到一定值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到达一定强度若继续增加光强,会发生氧化作用使与光合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开始下降 2、光强对植物的影响对植物的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充足的阳光有利茎干和根系的发育实践意义:造型,全光育苗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子其发芽需光不同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品质:有的植物需用在强光下开花,如郁金香;有的需在弱光时才能开花,如牵牛花实践意义:人为控制花期影响茎叶和开花的颜色:色叶植物3、三种光强生态类型:阳性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荫蔽和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70%以上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的植物。

      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5—20%耐阴植物(中性植物):对光照有较广的适应能力,但最适宜的是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植物耐阴的能力,常用耐阴性表示A、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比较阳生植物阴生植物枝叶稀疏,透光性好枝叶茂密,透光度小枝下高长枝下高短阔叶中的落叶,针叶中的针叶多阔叶中的常绿,针叶中的扁平或鳞片状叶多生长快,寿命短生长缓慢,寿命较长耐干旱薄,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需较湿润、肥沃的土壤,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弱B、其它植物的耐荫性一般相对固定,会因外界条件的变化发生少许变化: ——耐荫性:幼苗>成年树 温暖湿润>干旱寒冷 土壤肥沃>土壤瘠薄一般而言,一切对树种生长的生态条件的改善,都有利于树种耐阴性的增强二、光质的生态作用(略)三、光周期的生态作用1、光周期现象及植物适应的生态类型光周期是一天内白昼和黑夜交替的时数生态类型:--长日照植物:只有经过大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低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开花延长光照时间提前开花--短日照植物:只有经过低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大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开花人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其开花如多数深秋或早春开花的植物等--中间型植物:昼夜长短对该类植物影响不大2、光周期的生态作用对植物开花的光周期现象,对诱发花原基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暗期的长短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长日照植物其光期有一临界值(不小于2小时),加长光期,促进开花。

      闪光打断暗期(640-660nm的红光最好)也促进开花短日照植物其暗期有一临界值,加长暗期,但小于22小时,促进开花闪光打断暗期,(相当于缩短了暗期)抑制短日照植物的花芽形成 对植物休眠的影响:一般短日照促进植物休眠,长日照打破或抑制植物休眠;夏休眠的植物需长日照才能引起休眠,短日照诱导解除应用:北方植物园引种时,可利用短日照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如对树苗进行长日照处理可大大促进树苗生长对其它方面的影响:对花色性别、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有影响第三节 城市光环境及其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一、城市中光照特点1、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