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县茶叶生产成本调查及分析.docx
8页XX 县茶叶生产成本调查及分析XX 茶叶的生产和品质历史悠久,是“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有机茶之乡” 到 XX 年底,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 15万亩,全县 15 个乡镇 302 个村,基本上是乡乡村村都有茶园,以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是茶叶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XX 年茶叶生产成本的调查,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力求从一个侧面为 XX 茶叶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一、基本情况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是原国营龙王垭茶场和集体前进茶场两个茶场合并,于 XX 年通过资产重组成立的一个茶业股份制企业具有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功能,公司现有资产 1990 万元,辖区面积 15500 亩,其中茶园面积 1259 亩,企业员工 139 人,其中茶农 64 人,加工技术人员 20 人,销售人员 35 人,管理人员 20 人XX 年生产茶叶 44000 斤,其中高档茶叶 7200 斤,中档茶叶 26800 斤,普通茶叶 10800 斤实现产值 773 万元,销售茶叶 25232.2斤,销售收入 603 万元,国家取消茶叶特产税后,上交国家税金 38 万元,其中:增值税 25 万元,所得税 13 万元,企业盈利 74 万元。
二、生产成本茶叶不同于其它经济作物,生产周期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准确调查生产成本情况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讲究方法,科学把握茶叶从育苗到老化,一般生长周期为五十年,在此期间有三个阶段,即 1—5 年为育苗期,6—10 年为生长期,11 年以上为盛产采摘期育苗期也就是茶园的前期投入每亩生产成本为 5900 元,其中整地建园人工包干费用 1500 元,茶苗 4000 株,每株0.15 元,计 600 元,期间管理人工费用(松土.锄草,施肥)每年 600 元,5 年 3000 元,饼肥每年 160 元,5 年 800 元在此期间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按茶叶生产期 40 年计算,平均每年每亩分摊前期投入成本 147.50 元1.鲜叶生产成本按盛产采摘期茶园调查计算,XX 年每亩茶叶鲜叶生产成本为 6434.5 元,其中,管理人工费用(松土、锄草、施肥)300 元,前期投入成本 147.50 元,饼肥 137 元,采摘人工费5850 元,其中箭茶 40 斤,每斤 55.00 元,龙峰茶 80 斤,每斤20 元,普通茶 225 斤,每斤 9 元,采摘鲜叶共计 345 斤,平均每斤鲜叶生产成本为 18.65 元。
2.加工制作销售生产成本根据财务反映计算,平均每斤成品茶加工销售成本为91.21 元,其中:平均每斤制茶工资 3.56 元,制茶耗电及燃料费 1.78 元,包装费 22.22 元,包装工资 0.80 元,销售费25.27 元(含广告宣传费),企业管理费用 15.6 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车辆运输费用,招待费,差旅费及其它费用,银行贷款利息 21.98 元3.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鲜叶生产成本+加工销售成本+税金,每 4.3 斤鲜叶加工成品茶 1 斤,鲜叶生产成本为18.65x4.3=80.20 元,加工制作销售成本为 91.21 元,上缴国家税金为 8.35 元,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每斤为 179.76元XX 年 31 个品规成品茶平均销售价格为 195.87 元,其中箭茶 9 个品规每斤 436 元—2200 元,龙峰茶 18 个品规每斤(盒)35 元—1380 元,普通茶 4 个品规每斤(盒)26 元—120元平均每斤成品茶盈利 16.11 元,成本利润率为 10.4%三、成本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茶叶是个兴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山区县的优势更为突出,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十分明显,具体分析如下:1、投入小,产出大,收益高。
茶叶是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一次性投入,永久性采摘,而且具有耐旱、耐涝、抗病虫害的特点建园育苗期一般为 5 年,第 6 至 10 年为成长期,即可采摘见收,盛产采摘期约为 40 年,最高可达60 年建园育苗的 5 年中,投入不到 6000 元,分摊到盛产采摘期每年不到 150.00 元,达到盛产采摘期,效益就十分可观了以 XX 年调查情况为例,每亩当年投入仅为 584.50元,包括茶园管理人工费用,追肥和前期投入而当年可采摘鲜叶 345 斤,其中:箭茶 40 斤、龙峰茶 80 斤,普通茶 225 斤按 4.3 斤鲜叶制作 1 斤成品茶计算,每亩可产成品茶 80.2 斤,其中:箭茶 9.3 斤,占 11.6%,龙峰茶 18.6斤,占 23.2%,普通茶 52.3 斤,占 65.2%实现销售收入14468.08 元,平均每斤销售价格为 190.40 元,每亩收益7262.32 元,其中:茶农鲜叶收益 5850 元,成品茶加工销售利润 1412.32 元其产出和收益相当于粮食作物的 10 倍,烟叶的 6 倍,魔芋的 4 倍,其它经济作物的 5 倍左右2、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在茶叶收益中,茶农占大头,仍以 XX 年为例,占整个茶叶收益的 80%,近几年来,随着打工收入的不断提高,采茶工资也一路攀升,目前,采茶工资已经上涨到箭茶 55.00 元/斤,龙峰茶 20.00 元/斤、普通茶 9.00 元/斤。
每到采茶季节,一个农民 1 天采茶工资一般为 60.00 元左右,农民不出门就可达到外出打工的工资水平,而且安全、稳定、劳动强度不大,老少皆宜,很多茶农因茶而富,不断改变吃穿住行等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居住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到处都是人在茶园居,茶在云雾中的景象3、加工增值空间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叶从鲜叶采摘到产品销售,需要采摘、加工制作、包装、营销、销售等十几个环节,由此可以从原料到成品达到 10 倍左右的增值,而且还是一个“人工产业” ,在整个茶叶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约占 55%全县从事茶叶产业的人员占社会整个从业人员 8%左右,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五个一”的现象,即一个茶园富一批种茶农民,兴建一个茶场带动一批营销队伍,形成一个营销网络目前,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茶叶的品牌已经取得国际国内的公认,产品畅销全国多地,不断向国际市场迈进四、几点建议尽管茶叶产出高,收益好,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潜力,经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要打造茶叶文化氛围,进一步拉长茶叶产业链条把茶园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园地,制茶工艺增强一种文化内涵,茶叶营销培养一种文化气质,形成一个种茶、采茶、制茶、赏茶、品茶及茶赋、茶诗、茶艺、茶歌等多种形式的茶叶文化,不仅把 XX 建设成为一个绿色茶园,还要把 XX打造成为茶文化的特色山城,以茶文化吸引四面八方的客人,提高 XX 百里长廊的文化品位,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 XX 的对外影响力。
要不断开拓县内外茶叶市场,XX 已成为全省茶叶大县,龙王垭品牌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但在县内没有一个具有 XX 茶叶特色的市场规模因此,建议把县城南大街进行改造,包装成为具有特色的“茶叶文化一条街” 二要加强管理,挖掘潜力,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充分发挥“价格效应” XX 的茶叶企业,尽管已经改制重组,由过去的国营集体转变成为非公有制股份制企业,为加强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从成本调查情况看,仍然还有很大的潜力仍以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为例,XX年盛产采摘期茶园,每亩采摘鲜叶 345 斤,其中优质茶鲜叶不足 40 斤,仅占 11.6%,龙峰茶鲜叶 80 斤,仅占23.2%,而普通茶鲜叶 225 斤,占 65.2%,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已经开发了 31 个品规,同时也有 31 种价位,最高价位 2200 元/斤,最低价位 26.00 元/斤,高低相差 100倍左右从中不难看出在原材料中的潜力,提高茶叶效益,必须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在茶叶加工制作销售环节上也要节约挖潜,在每斤茶叶生产成本 179.76 元中,鲜叶生产成本为 77.62 元,占整个生产成本的 45%,加工制作销售成本为 91.21 元,占整个生产成本的 55%,加工制作销售成本占了大头。
三要改进包装,降低成本茶叶包装是茶叶发展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到茶叶的成本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茶叶的营销,目前茶叶过度包装、包装费用过大,包装品位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除大包装之外,仅小包装就有4 到 5 层,1 斤茶叶的包装费少则 20 多元,多则 50 元左右,豪华包装更多一些,包装费占茶叶成本的 15-30%左右产品过度包装就是一个浪费,即不环保,又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加大成本因此,茶叶包装要在绿色环保,特色鲜明,品位高档,韵味浓厚等方面狠下功夫四要开发茶叶新品种,搞好茶叶深加工XX 茶叶资源非常丰富,而由于受市场需求、自然条件及劳动力紧缺等因素的影响,茶叶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效益不高再如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按现在茶园面积计算,每年可生产成品茶 10 万斤左右,而实际每年生产不足 5 万斤,资源利用率只有 50%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多少只能生产多少,而不能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二是茶叶生产对劳动力资源依赖性较强,完全依靠手工采摘,由于山区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质茶叶不能按时采摘,茶尖长成茶叶,茶叶长成茶树现在看来,完全依靠传统工艺生产茶叶,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必须开发茶叶新品种,搞好茶叶深加工,要在保持传统工艺制作高档优质茶的基础上,利用大路茶原料,生产茶饮料,让消费者既饮山泉水,又品 XX 茶,同时开发茶叶洗涤用品、保健药品和用品等茶叶系列产品茶叶采摘除优质鲜叶由手工采摘外,其他茶叶原料要利用机械采摘,以降低茶叶生产成本,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而浪费资源的问题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产业将注入无限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