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探析——基于山东省的调研.doc
9页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探析——基于山东省的调研 姬文艺 宋玉丽 董雪艳 吴金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 摘 要: 精准扶贫旨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 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精准识别需要将贫困人口根据其致贫原因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精准确定脱贫方案, 在此过程中扶贫资源信息与扶贫需求信息的对接可以调动帮扶与被帮扶双方的能动性, 便于形成有效的帮扶措施通过对山东省 17 个地市的实地抽样调查, 对精准扶贫资源信息和精准扶贫需求信息现状进行分析, 从扶贫供给者和扶贫需求者两个维度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为制定有效的精准帮扶措施提供依据关键词: 扶贫资源信息; 扶贫需求信息; 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简介:姬文艺 (1992—) , 女, 山东滕州人,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E-mail:404238431@.com;作者简介:吴金波 (1971—) , 女, 黑龙江方正人,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E-mail:wujb@收稿日期:2017-07-31基金: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2016RZB01007) Discussion on Perfec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Ji Wenyi Song Yuli Dong Xueyan Wu Jinb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Abstract: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imed at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helps people out of poverty finally.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needs classifying poverty-stricken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poverty, then drafts targeted plan for the classified people. In this process, the match between resources and demands can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both the helper and the helped, and benefit to draft effective measures.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s and demands information, and further consummate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provider and demands, finally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out of poverty.Keyword: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demand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Received: 2017-07-31社稷为轻, 民为重。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目前, 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十三五”规划指出, 要把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帮助 7 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逐渐脱贫目前, 信息精准已成为扶贫决策与管理的重要因素, 也是连接扶贫需求端与扶贫资源供给端的重要桥梁, 但现有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提供了扶贫需求信息, 而扶贫资源信息相对缺乏, 不能充分调动扶贫需求与扶贫供给双方的积极性,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帮扶措施因此, 建立起扶贫资源信息与扶贫需求信息对接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关键1 山东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现状本研究就山东省 17 个地市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为了验证问卷调查的可靠性, 本次问卷调查将被调查者分为贫困农户、村干部和非贫困农户三类, 共发放问卷 510 份, 收回有效问卷 499 份, 其中, 贫困农户 195 份, 占 39.08%;村干部 108 份, 占 21.64%;非贫困农户 (一般农户) 196 份, 占39.28%。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扶贫资源信息方面, 被调查者中回答其所在乡镇已建立起扶贫信息管理网的贫困农户占 20.44%, 村干部占 15.23%, 非贫困农户占22.04%;被调查者中回答其所在村设有管理贫困农户信息员的贫困农户占 29.05%,村干部占 18.03%, 非贫困农户占 30.86%;被调查者中回答其所在乡或镇提供扶贫技能培训的贫困农户占 22.04%, 村干部占 14.42%, 非贫困农户占 20.44%;在所有被调查者中, 了解就业扶贫政策的占 35.67%, 但了解电商扶贫政策的仅占总体的 9.22%;被调查者中 30.26%的贫困农户、20.04%的村干部、29.45%的非贫困农户回答其所在村贫困农户能及时获取扶贫政策及信息, 其中, 79.15%是通过村里传达被动获取信息, 自己问询的占 9.05%, 通过网络查询的占 2.26%;被调查者中 34.06%的贫困农户、17.43%的村干部、37.67%的非贫困农户回答其所在村的扶贫资金由乡财政拨款, 通过社会组织帮扶提供的占 7.18%, 爱心人士捐赠的仅占 1.75%以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三类被调查者对扶贫资源信息的相关问题回答基本一致, 说明山东省已经建立起扶贫信息管理网, 并且提供了就业扶贫、项目扶贫、扶贫技能培训等政府扶贫资源信息, 但山东省扶贫办网站中的扶贫供需平台对扶贫资源信息的公布有限, 导致贫困农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贫困人口很难主动选择被帮扶方式。
此外, 贫困对象对企业、社会扶贫机构开展的电子商务等新型互联网扶贫政策不够了解;扶贫资源主要以政府为主体, 依靠行政手段来提供, 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扶贫需求信息方面, 根据山东省扶贫办网站公布的信息和对泰安市大津口乡的典型调查, 二者主要对以下扶贫需求信息进行了列示:贫困对象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贫困对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经济资源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贫困农户致贫原因和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贫困对象的脱贫需求主要包括获得助学救济和医疗救助、提供技术指导或技术服务、获得就业或创业机会、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移民搬迁、得到家庭生活所需物品或资金帮扶、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的产业帮扶、获得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基本救助、提供创业资金、危房能得到改造、获得低保兜底帮扶、获得残疾救助和社会救济、交通条件得到改善等目前, 山东省已经建立了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扶贫需求信息公布较为详细, 但山东省扶贫办网站中的扶贫供需平台上只公布了扶贫需求信息, 扶贫资源信息相对较少, 二者难以实现对接, 导致贫困对象获取资源信息的方式有限, 无法调动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并使其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帮扶措施。
此外, 精准扶贫不能仅依靠行政手段、行政力量来推动, 要运用市场的手段和方式, 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来推动[1]本研究将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为出发点,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而不是以政府为主体, 引入社会各界力量, 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积极性, 实现扶贫资源信息与扶贫需求信息相对接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2 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依托各地区网络信息系统, 共享各区域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等资源, 建成以政府为主导, 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实现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于一体的扶贫需求信息与扶贫资源信息相对接的精准扶贫信息平台[2]2.1 建立扶贫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对接平台, 提供满足双方需求的动态信息传统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局限在于对扶贫资源的提供和硬性安排, 在贫困人口与扶贫资源对接、调动双方积极性来确定扶贫措施方面效果较差故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数据信息资源构建科学的精准帮扶与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扶贫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信息对接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一边连着需求端, 一边连着供给端, 可以为扶贫资源提供者和扶贫需求者提供满足双方需求的动态信息。
借助互联网技术扶贫资源提供者可以实时获取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能力以及当地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帮助其更精准地确定扶贫方式以及合理有效地分配扶贫资源;扶贫需求者可以实时查看扶贫资源信息, 与扶贫服务者直接沟通获得有效服务以及根据自身的贫困原因去选择相对应的扶贫方式2.2 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体作用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整合各部门优势, 实现全社会协同作战, 是当前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保障在现有的扶贫管理系统中引入社会公众力量, 充分考虑贫困对象自身的需求, 丰富扶贫方式, 为其积极主动脱贫提供了必要前提[3]同时, 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以政府为主导, 兼顾社会公众的主体作用, 发挥企业的市场优势、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和个人的灵活优势, 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有利于建立起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4]3 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对策本研究针对山东省贫困人口“插花”式分布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以乡为主体、精准到户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扶贫资源信息与扶贫需求信息的直接对接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扶贫资源信息和扶贫需求信息两个模块。
3.1 扶贫资源信息模块3.1.1 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 各部门应明确其在扶贫中的职能及责任范围, 实现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 (1) 调研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扶贫政策及扶贫工作宣传、信息公开等工作, 以及组织开展扶贫工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2) 项目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拟定贫困对象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组织指导项目的申报、评审、备案和实施, 开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项目并组织实施 (3) 信息统计部门该部门负责制定扶贫滚动计划和年度计划, 拟定乡 (镇)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扶贫工作重点村扶持标准, 组织对扶贫开发工作进展的统计分析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 承担贫困对象信息采集、建档立卡、数据更新, 信息发布等工作, 指导扶贫开发综合平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