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机构病理档案风险管理的思考.docx
4页医疗机构病理档案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要 病理档案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管理尚未得到医务人员足够的认知存在着对病理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制度建设不到位以及不同取材标本的保存时限缺乏了解等问题病理档案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既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也是医务人员应当努力提升的职业素质据此,结合风险点、薄弱环节和实例的培训应当加强,并力求做实、做到位关键词】病理档案;风险管理;思考1 问题分析病理档案是患者病历资料的一部分,医院应当妥善保管但是,有一些医务人员并不知晓病理档案的保存时间等法律规定媒体曾报道,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患者需要到外院会诊,欲借出自己几年前在这家医院病理科做的阳性病理切片,然而却被告知病理标本查找不到,为此形成纠纷并被媒体曝光[1]分析发生此类问题的成因,主要与管理者重视不够、培训不到位和制度不健全密切相关1.1重视不够医院和医疗主管部门对病理档案的重视程度与病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相比,显然存在着差异客观分析,一是,由于患者借阅病理档案的需要相对较少、因病理档案丢失等引发的纠纷更是罕见,所以导致医院和医疗管理部门把病案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而对病理档案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是,个别医疗机构没有专用的病理档案库或没有专人管理,借阅台账也不够健全1.2 培训存在短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颁布实施以后,各家医院都加大了法制培训的力度,围绕如何正确书写病历进行了多形式、多轮次的教育活动然而,对于病理档案的性质以及如何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却存在相对缺乏的问题1.2.1管理者认识短板个别医院的管理者对病理档案性质的认识还不到位,病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是很清楚,对于医院负有病理档案保管义务和保存期限的法律规定也缺乏认知,因而一些医院永久性保存病理标本,导致了库容压力大、标本无库存放的困境1.2.2医务人员存在的不足首先是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隐患意识不够强,据了解,个别医院的门诊患者,由患者自己或家属将活检取下的组织标本送到病理科;其次是病理科(室)的个别医务人员不够重视标本的交接、缺少签字等手续,发放报告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再次,病理管理培训不够导致医务人员对病理档案性质和保存时间等缺少了解,前文中的实例反映出这些工作的短板1.3 制度不健全无论是患者借出标本的台账,还是借片签字手续等环节,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同时存在1.3.1个别病理科(室)的医务人员疏于对病理档案的监护,如,在标本入库或转运的过程中,存在着运送人员与标本分离、未将标本置于密闭存放容器中等问题。
试想,一旦标本找不到或丢失,除了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丧失它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外,还会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而难以厘清责任主体,因为很难证明是患方借后未还、还是医方管理不善丢失所致然而这些疏忽带来的安全隐患尚未得到医院和医务人员足够的重视2 管理对策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病理档案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安全和管理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医院和医疗主管部门要针对环节缺陷加大培训的力度,开展风险识别和隐患查找活动,使医务人员提高对依法执业和医疗安全重要性的认识2.1 加强培训,提高对病理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病理档案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患者诊断、观察疗效的客观依据,也是医学科研的宝贵资料,特别是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它同患者病历一起将作为医疗行为的记录即证据,一旦发生丢失或损毁等问题,医院将为举证不能而承担法律责任2.1.1法律、法规的培训要抓细节要通过培训,让每一位医务人员知晓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首先,掌握病历保管时限的规定,如,门(急)诊病历由医院负责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2]再如,构成病理档案的病理切片、蜡块和阳性涂片的保存期限为15年,阴性涂片保存期限为1年,组织标本保存期限为报告发出后2周[3]等,第二,了解法律规定的保管责任主体,了解病历资料缺失的法律责任等。
只有面上入手、细节抓细的培训,才能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学法、依法执业的意识2.1.2结合实例进行培训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已经出院,但病理报告未及时归入病历交由病案科(室)管理的情况偶有发生,甚至存在病理报告丢失或是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此,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和工作中的漏洞,采取讲座与互动结合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重点培训的同时,也要对病案统计及病理科(室)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使大家增加感性认知的同时增强记忆,培养举一反三、风险在于防范的意识2.2 建章建制,加强借阅台账和相关手续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既是病理档案管理的需要,也是保障病理档案安全的需要首先,定岗专人管理台账制定岗位说明书和交接制度,明确台账细节管理要求,如,患方借阅流程、需提供的证件和患方应当何时返还等其次,定期核对和检查逾期未还的情况,并将借阅的相关台账保存好2.3 防患未然,做到入库双核对和移库有人监护病理档案库的管理,防止序位放置错乱和丢失是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执行力对于减少入库(移库)差错、防止标本丢失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建立双人核对、人随标本转运的相关制度,做到标本入库上架双人核对、移库转运过程中有人监护。
2.4 及时归档,病理报告要进入病历妥善保管近年来,医疗机构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医务人员对于病历重要性的认识普遍得到了提高比较而言,病理档案相关法规要求的培训还有欠缺,医务人员对此了解得也不够病理档案是病历资料的一部分,随着病历在医患纠纷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患者重视程度的逐渐升高,病历的完整性、资料归档及时性和依法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病理档案风险识别及管理是病历安全和医疗安全的需要,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培训,促使大家提高病历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并努力做好参考文献[1]杜淑英,王全虹,李晓杨.医疗纠纷病历相关问题及管理[J].中国病案,2015,16(12):6—7.[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S].2014,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09,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