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一)幻灯片.ppt
113页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模块一模块一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一章 行行 星星 地地 球球第第1讲讲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Ø最新考纲最新考纲·扫描扫描1.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是高考中一种常见的命题方式2.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是每年的常考点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近年来很少考查;但利用比例尺估算图上两点间的距离、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是近几年的常考点1.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3.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4.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5.掌握等高(深)线图的应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考情分析】【考纲解读】【考点播报】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Ø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梳理梳理u考点地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知识必备 一、经纬地球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经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_______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_______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2.纬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_______方向(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由_______长度递减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3.读图填表比较经度和纬度以_____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_______为东半球;由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应用—划分半球由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由_______(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度数划分纬度经度分类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专家伴行1.【点拨】 东经度、西经度的判断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减小的为西经度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提醒】 某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叫对跖点,其纬度值相等,且南北相反;两点所在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即经度数值之和等于180°,东西经相反。
如:(30°N,114°E)的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30°S,66°W)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二、地图的关键要素1.比例尺(1)三种表现形式:①文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数字式:1∶500 000③线段式: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两大作用:①反映图示范围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映图示内容详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指向标地图面向地图,_________________一般地图方向判定地图类型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3.图例和注记中“▲”属于_______,“珠穆朗▲珠穆朗玛峰8 844.43米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专家伴行 3.【思考】 如何根据实地范围和图幅确定比例尺? 【提示】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范围的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可以采用比较小者小一些的比例尺,而决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4.【点拨】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1)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2)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3)将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4)将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地图比例尺缩放计算中,要特别注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这些关键词,千万不可将其混淆而出错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5.【点拨】 定向法中按经纬线定向最精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纬线怎样弯曲,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都是位于正东或正西(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一般以弧度较短的一段劣弧为准)。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三、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1.等高线地形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依据等高线特征,读图判读地形类型,方法如下:两侧均为_______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_______E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_______,一般图中用“ ”符号表示陡崖D等高线向_______弯曲,脊线高于两侧_______C等高线向_______弯曲,谷线低于两侧山谷B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_______(一般图中有黑三角注记)_______A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地形部位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地形剖面图在某一地形剖面图中可以反映出地形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专家伴行 6.【点拨】 “三看”判读地表地形的基本形态 (1)一看等高线数值: 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二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②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站在山顶能看到山麓,通视状况良好;反之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疏,低处密,则为凸坡,站在山顶看不到山麓,通视状况不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3)三看等高线的走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脊,常是流域或水系的分水岭。
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7.【提醒】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显示的数字均表示的是某点的海拔,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则表示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8.【易错】 地形剖面图判读不清下面沿甲图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1)~(3)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C.山谷 D.鞍部(2)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3)③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错因分析】 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
E—F剖面线海拔逐渐降低,M—N剖面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脊,E—F为脊线,M—N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①、②两地位于E—F脊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①地海拔高,结合E—F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①地坡度更小③地在E—F脊线上,④地在M—N剖面上,可以看出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自我校对一、1.(1)南北 (2)长度相等 2.(1)东西 (2)赤道向两极3.本初子午线 20°W向东到160°E 赤道二、1.(1)①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2)①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 ②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则越简略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南北 3.图例三、1.山顶 内高外低 数值增大的方向 山脊 数值减小的方向 重合 鞍部 闭合等高线2.可以反映出沿剖面线的地势高低的变化状况和坡度的大小状况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Ø核心考点核心考点·突破突破核心核心1经纬网的主要应用经纬网的主要应用u真题冲浪 (2012·新课标卷)读图,完成下题。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本题考查大比例尺中国流域(区域)经纬网(秦淮线:32°N到34°N之间)等相关定位及地形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秦岭以南,乙地位于淮河以北,故选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本题要了解我国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的经纬度,如秦岭(32°~34°N、100°~112°E)、巫山(30°N~32°N),南岭(24°N~26°N,110°~116°E)等【答案】 C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考点突破 经纬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应用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定”: 1.定“方位”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以执行“三步走”,即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位。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方格状经纬网图(矩形经纬网图): 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状态,交织成方格网状②具体定位方法:如上图所示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以极点为中心经纬网图: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纬线为弧线,经线为直线,定准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②具体定位方法: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Ⅰ.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是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Ⅱ.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为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着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3)弧线式经纬网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①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都是弧线,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经纬线交织成网状。
②具体定位方法:如上图所示2.定“距离”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
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经纬网图的判读中,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两点间的东西方向的判断是高频率出错的地方,突破技巧如下: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对点演练1.读下图,回答(1)~(3)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北京 B.纽约C.新加坡 D.巴西利亚(2)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4 300千米 B.1 500千米C.4 500千米 D.2 800千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四城市中北京与纽约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只有纽约在西半球。
第(2)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第(3)题,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千米即可答案】 (1)B (2)A (3)A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核心核心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计算及实际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计算及实际应用u真题冲浪(2012·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河流流经山谷,且源于等高线凸向高海拔的地方,因此根据图中河流位置和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推断图中各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答案】 D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C.360米D.410米【解析】 瀑布落差为72,即瀑布海拔在228~300之间,桥的海拔在200~228之间,山峰580,相减,落差为352~380之间。
故该题选C(360米)【答案】 C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考点突破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疏缓密陡⑤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④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闭合曲线③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同图等距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线等高①含义特征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低于低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海拔高于200米,而B海拔低于100米高于高值⑦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凸高为低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低为高⑥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2.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比较山脊线也称分水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山脊山脊线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盆地洼地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四周低中部高坡度陡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山地山峰说明地形特征示意图和等高线图表示方法地形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陡崖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两山顶间山脊线最低处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鞍部山谷线也称集水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谷山谷线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起伏较大,内部较平坦内部稀疏,边缘密集高原与山地类似,以海拔数值进行区别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类似山地,值小丘陵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等高线稀疏,值小平原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提醒】 一些特殊等高线图的识别,如:新月形沙丘、梯田、火山。
若某一闭合等高线向内、外均递减,则可判断为火山口;等高线为近似圆形等高线稀疏和密集处差别大相对高度较小,凹坡等高线密集,凸坡稀疏特征据示坡线或海拔变化判断海拔较低背风坡等高线形似新月判断图示火山梯田新月形沙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依据数值大小判断地形(1)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2)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3)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山地地形;(4)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高原地形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 ℃·(H相/100 m)。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②陡崖的绝对高度: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②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5)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 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值)4.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有效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三选”上,现总结如下: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1)选点: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港口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库区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坝址水库建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瞭望塔一是要海拔较高,视线不受阻挡;二是视野的范围要大,距离要长景点①寺庙应建在地势较低的山麓或者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以突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②宝塔应建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常在小山冈的脊线上,或者山麓的湖边,以突出地貌平缓的曲线自然灾害滑坡易发生在坡度较陡之处;泥石流容易发生在河谷处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选线:①公路、铁路线:Ⅰ.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Ⅱ.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③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交通线工程建设遵循的原则(1)在平原地区,一般要注意少占耕地;在山区大致沿等高线而建(2)在地表崎岖的山区进行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时,为了少占用有限的耕地,并不是都要选择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区;同样为了尽量联系众多的聚落,线路设计也并不是都追求线路最短,因此分析时应综合考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选面:①农业生产布局:②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对点演练 2.下图是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判断河流AB段与AC段流速的差异,并运用数据说明判断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区域设计并修建了两条游览步道,欲从A点到达D点,请从甲、乙两条线路中任选其中一条,说明其主要利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就农业发展方向来说,丙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类型?并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相关知识,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修建游览步道时,需要考虑距离长短和景点的类型答案】 (1)差异:AC段流速较AB段快理由:图中两河段水平长度大致相当,但AB段落差约为300米,而AC段落差约为700米(2)线路甲:利:线路坡度较平缓;景点类型较多;弊:路程较长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线路乙:利:路程较短;弊:线路坡度较陡;景点类型较单一(3)水平直线距离:4—4.5千米之间均正确有利条件:海拔较低;坡度较平缓(或较平坦开阔)(4)适合发展林业,因为丙地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发展林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核心核心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u真题冲浪(2012·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注意其关键点即可【答案】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考点突破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如图所示)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步骤具体内容确定剖面线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确定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建坐标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 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1)判断方法:通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不能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右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图证: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通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不通视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绘制地形剖面图时,在横坐标上确定的剖面线与原图下面绘制的水平线不等长或不平行的时候,可采用量距离法,按一定比例放大或者缩小。 (2)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最低点、谷地转折点等海拔高度状况来综合分析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对点演练 3.下图为浙江省某乡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分析该乡镇建筑用泥沙采挖场集中分布在马家畈及高村附近河道的主要自然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沿下东村——下陈——外畈公路线地形剖面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第(1)题,注意泥沙采挖这个信息点第(2)题,注意该公路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位置和海拔答案】 (1)两河交汇;地形平坦开阔;流速平缓,泥沙容易淤积。 2)如图画出坐标、起始点、河流的位置、最高点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Ø高分秘籍高分秘籍·通道通道通道通道1 【【图表技能点拨图表技能点拨】】——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u典例解析 (2011·江苏地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地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C.550米 D.600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1)“一法”——掌握等高线高差的计算方法。 结合等高线高差的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n为穿过等高线的条数,d为高差,图中可以看出考察线路穿过4条等高线,高差为100米,可知其高差在300米到500米之间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两定”——定位置、定方向图中所示该地区大部分位于30°N以南地区,应为亚热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确定该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结合等高线可判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即可推断河流流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三角度”——坡度判断、区位选择、瀑布欣赏一是从等高线疏密的角度,图中①、②、③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④地等高线最为密集,坡度最陡二是从地形角度,茶树适合生长在坡度较缓的山坡,③地布局茶园较合适三是从观赏瀑布的角度,宜从低处仰视,而④地位于瀑布的上游不合适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答案】 (1)C (2)A【方法归纳】 等值线图的判读思路第一步 读出或判断出等值线的名称或含义,明白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 第二步 读出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成因第三步 找出等值线的极值,明确等值线数值变化范围 第四步 判断等值线的疏密,根据其疏密程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第五步 找出图中等值线比较特殊的地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通道通道2 【思维模板构建】【思维模板构建】1.描述等值线分布特点(1)描述某一特定等值线,如年等降水量线、10°C等温线等可以从走向(延伸方向)和弯曲方向考虑首先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其次如果是走向(延伸方向),可用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沿河流;沿地形(山脉延伸方向);沿海岸线等如果是弯曲方向,可用向低纬凸出;向高纬凸出;向南凸出;向北凸出;向高海拔凸出;向低海拔凸出;向河流上游凸出;向河流下游凸出等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描述多条等值线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第一,答出数值变化趋势(由……向……减小或增加;或者……多或大,……少或小)。 第二,答出等值线的疏密程度,说明代表的地理事物变化大小第三,描述出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或弯曲方向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根据等高线分布示意图,描述某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及分布 (2)地势:起伏大小和地势的高低(3)特殊地貌(如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u模板应用 1.(2012·预测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描述图中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并指出图中1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规范解答】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该题以区域等温线图切入,综合考查区域判读、等温线判读。 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答案】 7月份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且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图示区域位于大兴安岭东侧的平原地带,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1月份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区域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2012·预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局部区域地形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试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规范解答】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解析】 该题主要借助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描述区域地形特征既要说出区域地形的主要类型,还要指出区域地势特征答案】 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Ø试题调研试题调研·模拟模拟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1~2题。 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M点的海拔可能与下列点的海拔相等的是( ) A.N B.PC.Q D.R答案 D解析 M点的海拔范围为600~700m或400~500m,N点的海拔范围为500~600m,P点的海拔范围为300~400m,Q点的海拔范围为200~300m,R点的海拔范围为600~700m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若该地连续降雨,N地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C.滑坡 D.寒冻 答案 C解析 N地位与陡崖附近,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 下图为我国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3~4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该岛的地势是( )A.东部高,西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C.北部高,南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4.该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A.0.7千米 B.2.5千米C.1.85千米 D.3.6千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答案 3.D 4.C解析 第3题,根据等高线和河流分布特点可知,该岛的地势是南部高北部低,且南部坡度大,北部坡度小。 第4题,该岛南北相差纬度约1′,根据地表经线相差1°,地表距离相差约111千米计算,111千米÷60′×1′≈1.85千米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2012·潍坊质检)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两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第5题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5.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海拔高度要有海平面作为基准线,该地无海洋,故不能估算该地的海拔高度,排除A、D;②地位于地面,且山地中部向外凸出,从②地看不到山顶。 估算不出山的相对高度,故排除B,选C答案为C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6.下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1)如果在N河上兴建水库大坝,你认为应建在A、B哪处?并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两城镇更具优势的是_______;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3)图示区域的居民长期以捕鱼和种地为主,经济并不十分富裕。 请你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从地理学的角度谈谈对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答案 (1)A 工程量小(或蓄水量大)(2)甲 理由:甲位于海湾内,避风浪;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3)种植经济林果,发展山区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在捕捞的基础上发展水产养殖业;对农副产品及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利用山区和滨海风光,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能源(如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等);兴修水利工程,减少洪涝灾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交通条件等。 4)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地势起伏较小,西部地势起伏较大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新课标· · 地理地理地理地理 · · 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高考调研请做:课时作业(一)请做:课时作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