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17521787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植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一. 概念1. 细胞学说:细胞是有机体,动、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动、植物体内2. 原生质体:由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3. 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果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4.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5. 具缘纹孔:次生壁穹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起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变小6.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7. 胞质流动:胞基质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运动8. 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9.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10. 初生纹孔场: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11. 纹孔对:细胞壁上的纹孔通常与相邻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相对,二个相对的纹孔合成纹孔对12. 后含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西部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

      13. 有丝分裂:细胞的形态,尤其是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染色体和纺锤丝14. 染色单体:染色体都是双股的,有二根链各自旋转相互靠在一起,其中每一条链称为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染色单体15. 子染色体:当所有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以后,构成每一条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变在着丝点出裂开,分成独立的单位,称子染色体16. 同源染色体: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二条相似形态的染色体17. 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18. 筛板:具有筛孔的端壁特称为筛板19. 补充组织:在周皮的某些限定部位,其木栓形成层细胞壁其他部分更为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细胞不同,并具有发达细胞间隙的组织20. 传递细胞(转移细胞):一类与物质迅速传递密切相关的薄壁细胞,特称为传递细胞二. 思考题1)哪些结构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与物质传递得以实现?答:物质传递:营养物质通过筛管传递;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传递信息传递:通过薄壁组织的胞间连丝进行传递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有什么特点、意义?答:有丝分裂特点:间期:G1期:RNA和各类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包括多种酶的合成 S期:DNA的复制和组蛋白的合成。

      G2期:合成作用仍继续,但合成速度明显下降前期: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随后核膜和核仁消失,同时纺锤丝开始出现中期:染色体排列到中央的赤道面上,纺锤体非常明显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二组子染色体,二组子染色体分别朝相反的两极运动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直至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子核有丝分裂意义: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减数第一次分裂特点:前期:细线期:细胞核内出现细长、线状染色体,细胞核和核仁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偶线期: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两两侧面紧密相进行配对,这一现象称作联会由于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单体,称四分体 粗线期:染色体连续缩短变粗,同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DNA的片断交换,从而导致了父母基因的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但每个染色单体上仍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 双线期:发生交叉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开由于交叉常常不止发生在一个位点,因此,染色体呈现V、X、8、O等各种形状 终变期:染色体变成紧密凝集状态并向核的周围靠近以后,核膜、核仁消失,最后形成纺锤体中期:各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双双移向细胞中央的赤道板,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

      后期:由纺锤丝的牵引,使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发生分离,并分别移向两极末期:到达两极的同源染色体又聚集起来,重现核膜、核仁,然后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重新生成的细胞紧接着发生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特点:前期:核内染色体呈细丝状,逐渐变粗短,至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每个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明显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二条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彼此分开,有纺锤体牵向两积末期:移向两极的染色单体各组成一个子核,并各自形成一个子细胞意义:使得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和类型,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同时,同源染色体在联会、交叉和片段互换过程中,产生了新类型的单倍体细胞,使子代产生变异3)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基本组成又有什么异同?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的区别?答:①植物分生组织有3种类型,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按来源的性质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②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置茎与根主轴的和侧枝的顶端根和茎的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边缘夹在已分化的组织间,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细胞特点等径,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液泡不明显长的纺锤形细胞,液泡较发达分裂特点横分裂,子细胞沿长轴排列分裂方向与长轴方向垂直,结果使根、茎长粗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4)如何区别导管与筛管;导管与管胞;筛胞与管胞?答:①导管筛管生理活性死亡细胞构成活细胞构成存在位置位于木质部位于韧皮部生理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有机物②导管与管胞的区别:导管细胞在端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称为穿孔,具有穿孔的端壁特称为穿孔板因此导管比管胞具有较高的输水效率③筛胞与管胞的区别:筛胞:单细胞,其端壁不特化为筛板,纵壁上虽有具穿孔的筛域,但筛域上原生质丝通过的孔要比筛孔细小得多,并且其旁侧也无伴胞存在管胞;木质部内具有输导水分、矿物质和支持功能,但不具穿孔的管状细胞是一种伸长的、壁加厚的非生活的细胞第二章 种子与幼苗一.概念1.种阜:蓖麻种子一端有一块由外种皮延伸而成的海绵状隆起物,成为种阜2.种脊:蚕豆种子较宽一端的种皮上,可以看到一条黑色的眉装条纹,称种脊3.盾片:胚轴的一侧与一片盾状的子叶相连,所以子叶也称盾片4.外胚叶:在胚轴的另一侧与盾片相对处,还有一片薄膜状突起,称为外胚叶。

      5.胚轴:胚芽与胚根之间的连接部分,同时也与子叶相连6.后熟作用:有的种子的胚虽已成熟,但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萌发,这种现象称为种子的后熟作用二.思考题1)绿豆芽食用的主要是哪一部分?答:胚轴2)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叙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答:①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②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与此同时,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子叶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展开后转为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如棉花、油菜等待胚芽的幼叶张开行使光合作用后,子叶也就枯萎脱落至此,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小植物体也就全部长成,这就是幼苗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概念1. 内起源:根的分枝(侧根)是由根的内部组织形成的,故称内起源2.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3. 侵入生长:正在生长的子细胞插入相邻细胞间,在向前延伸中,各以尖端把另一细胞沿着胞间层处加以分离,这种生长类型称为侵入生长4. 维管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分裂、分化而成,位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内。

      5. 叶耳:在叶鞘与叶片接连处叶缘两侧的伸延物6. 叶舌: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内侧的膜状突起7. 叶鞘:呈鞘状包围着茎的、叶的基部,是由叶原基下部细胞分裂而成8. 内皮层:皮层最内的一层,常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称为内皮层9. 内始式发育: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的发育方式,称内始式发育10. 中柱鞘:根和茎的中柱外围的组织紧接内皮层,通常由1~2层或多层薄壁细胞组成,保留有分生能力11. 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成12. 维管束鞘:由部分或全部包围在维管束周围的单层至多层细胞构成的机械组织13. 环髓带:有些植物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14. 维管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分裂,分化而成15. 上胚轴:子叶上部的茎性器官则称为上胚轴16. 下胚轴:下子叶部为高等植物的胚性器官,从子叶着生处以下生出的最初茎的部分17. 叶痕:叶脱落后,茎上留下着生叶柄的痕迹18. 维管束痕:又称叶迹,是叶痕上点线状的突起,是叶柄中的维管束在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19. 芽鳞痕: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作芽鳞痕。

      20. 皮孔:在树木的枝干表面上,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色泽和形状,纵向或横向突出的斑点,就是皮孔21. 分蘖: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22. 外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成为外起源23. 初生组织: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24. 无限维管束:双子叶的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着形成层,可以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它是可以继续进行发育的,称无限维管束25. 束内形成层:一部分原形成层组织完成初生生长后,仍处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而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群26. 外韧维管束:排列方式为出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的维管束27. 侵填体:木材的老龄部分的导管和管胞内部次生形成的细胞群28. 初生根:胚根形成的主根和胚轴上生出的不定根29. 平周分裂:细胞分裂与根的圆周最近处切线相平行,也称切向分裂30. 侧根:主根生长到达到一定长度,在一定部位上侧向地从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为侧根31. 内皮层:皮层最内的一层,常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称为内皮层32. 维管形成层: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种侧生分生组织。

      33. 周皮: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34. 木栓形成层:植物的茎和根等进行次生增粗生长,在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织35. 菌根:和真菌共生的根,称为菌根36. 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常常生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37. 高光效植物:C4植物可称为高光效植物38. 根茎过渡区:在植物幼苗时期的茎和根相接的部分,出现双根各自特征性结构的过度,称为根茎过渡区39. 变态: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的植物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称为变态40. 块根:贮藏根的一种,由侧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41. 块茎:由根状茎的先端膨大,积累养料所形成的42. 额外形成层:在正常维管形成层以外产生的形成层,称为额外形成层43. 同功器官:相异的器官,长期进行相似的生理功能,以适应某一外界环境,就导致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称为同功器官44. 同源器官:同类的器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