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经典解读 明清哲学家:王夫之.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50712079
  • 上传时间:2024-0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经典解读 明清哲学家:王夫之 明清哲学家:王夫之 他的一生“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其祖原 夫之江苏高邮人,因随燕王朱棣“靖难〞南下,以功授衡州卫指挥金事,世袭武职,居湖南衡阳王夫之晚年隐居在湖南的石船山麓,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哲学家,我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幼年勤奋好学,智力过人,其父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家庭环境对他影响很大因此,他4岁开始入私塾,7岁读完了五经,10岁时,他父亲给他讲儒家经典14岁中了秀才24岁中了举人这时,在他父亲的催促下,又进京考进士因当时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时局紧张,上京之路已经不通,他只好返回家乡1643年,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衡阳,聘请王夫之参加起义军他拒绝参军,并藏在南岳双峰下的草舍中,义军胁迫其父为人质,他得知后,刺伤脸部和肢体,去见义军经过交涉,起义军看到他那种样子,释放了他父亲,他也乘机逃走了明朝灭亡后,他在衡山起兵反清,阻击清军南下,兵败后,奔赴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后因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到桂林投靠翟式粕,不久,瞿式耜殉难,他也从此浪游于湖南的语溪、郴州、耒阳、晋宁、涟郡一带。

      降清将领吴三桂攻占衡州后,曾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坚决不做,清朝官吏带了许多礼物拜访他,他拒之门外他认为,农民造反赶走皇帝,那是大逆不道清兵入关,夷人统治汉人,更是不合理所以,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就回乡隐居于湖南湘西苗瑶山洞,最后定居于衡阳的石船山,闭门著书他隐居后,仍然坚持了对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至死都没有按照清朝的法令剃发留辫他著书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一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至死不变他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如理气问题、道器问题、有与无的关系问题,等等,都进行了研究,作出了重要奉献王夫之还应用唯物主义自然观去观察历史,提出“理〞、“势〞统一的历史观他把历史开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叫做“势〞,把历史开展的规律性叫做“理〞他提出了“于势之必然处见理〞的观点,即人们必须从“势之必然处〞认识历史开展的必然规律他还进一步提出,历史既然有“理〞和“势〞,治天下就必须要“循理〞、“乘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因此,他强调,历史开展不能凭主观意志,而必须遵守历史开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还重视人的能动作用他认为,从一种客观可能性变为社会现实,必须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历史观上,虽然他反对了历史倒退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但他的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的。

      总之,王夫之的哲学成就是巨大的他不仅全面地继承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他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历史观归根到底还是唯心主义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