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考马基复习材料.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9277496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复习资料:1、(简)从不同的和度对马克思主 义作出诠释和回答:(1)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 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 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 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 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口的和解放条 件的学说3)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耍内容 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 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 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 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 的科学体系2、 (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 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 社会主义3、 (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 承、吸收人类在19批纪所创造的优 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 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 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 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 叶、欧文)4、 (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 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 联系实际,实爭求是,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 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 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 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 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 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 底科学性2)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 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 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 俱进就耍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 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 时俱进的根本要求3)这种pi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 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苹的先 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垄 本原理,耍发扬革命传统,又耍创 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 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新的实践5、 (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 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V说和理论体 系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观,又是方法论6、 (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 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 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1)物 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笫 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7、 (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木 派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 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 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 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8、 (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 Z间和爭物Z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多样性9、 (1)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 是要求我们耍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 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 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2)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 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 特有的联系形式1()、(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 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11、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 展的根木规律对立统一规律Z所 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的原因:(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 遍联系的根木内容和永忆发展的内 在动力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 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 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一 才盾分析法12、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 物Z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 互依存、和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涵义:(1)矛盾着的对立 血湘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 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才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 对抗性(论)矛盾的两种基木属性:对立 (斗争性)、统一(同一性)才盾的同—•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两者关系:(1) 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的2)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也 斗争性寓于同-•性之中,没有同一 性也没有斗争性3) 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 件的相对同•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 盾运动推动事物才盾的同—•性在事物发展中的 作用: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前提,在才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 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 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性使才盾双方相互吸取 冇利于自身的因索,在相互作用中 各白得到发展3) 同一性规定曹事物转化的可 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 作用:(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 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 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 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 件。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 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 的决定力量13、 (选)才盾群中存在着根本才 盾和非根木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矛盾的性质主要是山矛盾的主 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 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木质 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 和办法去解决矛盾14、 (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 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 的变动,是保持爭物的质的相对稳 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 质的根木变化15、 (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 系:(1) fi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 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 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 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最变, 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 的规律性16、 (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 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 周期否定Z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7、 (多选/简)辨证唯物上义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 质的同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 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 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1)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 世界的作用4)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 行为和牛理活动的作用18、 (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 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盂 要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町能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主和发 展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19、 (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2)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 占.八、、•1) 反映具有募写性,即人的认识作 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 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 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 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 定了反映的客观性2) 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 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 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 中,不仅冇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 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 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 构和虚拟3) 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 的现象,而R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 内在木质和规律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 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 来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 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 在的事物4) 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 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木 标志O20、 (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 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 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 (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1)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 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 作为认识对象的2)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 的真理最根木特征: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 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 性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 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最基本哲学前提22、 (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 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 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具有和对性的 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 统一的:(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 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互包含 的2)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 对性的真理乂是辨证转化的23、 (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 特点决定的1) 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 合2)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 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4、 (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 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 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彳I" 性25、 (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 牛活条件,是社会牛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 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 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 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 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 学等26、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 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 作用于社会存在1)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 客观來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牛• 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 往的产物3)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 意识也和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和发展4) 总Z,社会意识以理论、观 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 要表现在:(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 不平衡性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Z间 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 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 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 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 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 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 (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 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 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 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 (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 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木 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 冇制关系是最棊本的,它是进行物 质资料主产的前提28、 (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 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 会牛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 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 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 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 关系乂反作用于牛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其表现:(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