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字的字数学所有公式.doc
15页三个字的字,值得收藏;小学至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三个金念鑫(xīn) 三个水念淼(miǎo) 三个火念焱(yàn) 三个土念垚(yáo ) 三个牛念犇(bēn) 三个手念掱(pá ) 三个目念瞐(mò ) 三个田念畾(lěi) 三个马念骉(biāo) 三个羊念羴(shān) 三个犬念猋(biāo ) 三个鹿念麤(cū) 三个鱼念鱻(xiān) 三个贝念赑(bì) 三个力念劦(lie ) 三个毛念毳(cuì) 三个耳念聶(niè) 三个车念轟(hōng) 三个直念矗(chù) 三个龙念龘(tà、dá ) 三个原念厵(yuán) 三个雷念靐(bìng) 三个飞念飝(fēi) 三个刀念刕(lí) 三个又念叒(ruò) 三个士念壵(zhuàng) 三个小念尛(mó) 三个子念孨(zhu ǎn) 三个止念歮(sè) 三个风念飍(xiū) 三个隼念雥(zá) 三个吉念嚞(zhé) 三个言念譶(tà) 三个舌念舙(qì) 三个香念馫(xīn) 三个泉念灥(xún) 三个心念惢(suǒ) 三个白念皛(xiǎo)小学至初中数学所有公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 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 周长 S面积 a 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 ×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 棱长×棱长 ×6 S表=a×a×6 体 积=棱长 ×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长+ 宽)×2 C=2(a+b) 面积=长 ×宽 S =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 (长×宽+ 长×高+ 宽×高)×2 S=2(ab+ah+bh) (2)体积 =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 高÷2 s=ah ÷2 三角形高=面积 ×2÷ 底 三角形底=面积 ×2÷ 高 6、平行四边形: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s =ah 7、梯形: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 ÷2 s=(a+b)×h÷2 8 圆形:S 面 C 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 =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 =半径×半径×∏ 9、圆柱体:v 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c :底面周长 (1)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2)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 =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 积÷2×半径 10、圆锥体:v 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 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 )÷2=大数 (和-差 )÷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 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 =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 )÷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 -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出价÷ 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 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 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 时间×(1 -20%) 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 10 分米 1分米=10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体(容) 积单位换 算 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1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 1 立方米=1000 升 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 千克=1 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角=10 分 1 元=10 0 分 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大月(3 1 天) 有: 1\3\5 \7\8\10\12月 小月(3 0 天) 的有: 4\6\9\11 月 平年 2 月 28天, 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 闰年全年 366天 1 日=2 4 小时 1 小时= 60 分 1 分=60 秒 1小时=36 00 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S =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S=(a +b)h÷2 8、直径=半径× 2 d=2r 半径= 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 直径=圆周率×半径× 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 半径×半径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 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 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