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16页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或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冰B干冰C可燃冰D水晶()A.A B.B C.C D.D2、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A.消毒用的酒精 B.AgI胶体 C.有色玻璃 D.雾3、下列关于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是催化剂 B.易溶于水 C.是氧化剂 D.属于氧化物4、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如图为海洋中碳循环的简单原理图,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为[钙化产物中含]( )A.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NaCl——用作调味品 B.——配制生理盐水C.——用作补钙剂 D.——焙制糕点6、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若某溶液中含有、、和M四种离子,且其个数比为2∶4∶1∶1,那么M可能是( )A. B. C. D.7、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B.CuO→Cu C. D.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A.B.C.D.9、将、CO、、的混合气体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再将剩余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终剩余的气体是( )A. B.和 C. D.和10、下列各组离子在对应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遇石蕊变红的溶液:、、、B.pH=1的溶液;、、、C.NaOH溶液:、、、D.无色溶液:、、、11、为除去杂质,下列所选用的试剂和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实验操作ACO通入足量氧气,点燃B溶液KCl加过量溶液,过滤C溶液加足量铁粉,过滤D固体铁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12、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是还原剂 B.b=c,是氧化产物C.a=2,是氧化剂 D.d=4,是氧化产物1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几种制备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途径①的离子方程式为途径③的化学方程式为A.由途径①可知氧化性:稀>稀B.与途径①、③相比,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环境保护思想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①<②<③D.途径①、②、③中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C.锌与醋酸溶液反应: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15、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和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的离子数目(N)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B.还原性:C.氧化性: D.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二、填空题16、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铁丝、②熔融KCl、③固体、④气体、⑤NaOH溶液、⑥胆矾、⑦碳酸钙、⑧固体、⑨稀盐酸、⑩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2)物质⑦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忽略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___________(填“>”“<”或“=”);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_____有关5)上述物质⑦与⑨可生成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ⅰ.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A.B.C.ⅱ.组装好装置后进行两组实验,并用计算机记录澄清石灰水导电能力随气体通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曲线Ⅰ中导电能力上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曲线Ⅱ的最低点高于曲线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曲线Ⅰ:制备的经洗气曲线Ⅱ:制备的未经洗气17、铁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2)在野外,可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铁轨,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3)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其中一种制备方法如下,配平该离子方程式(仅填配平系数)。
4)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5)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Ⅰ.甲同学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Ⅱ.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溶液;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①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甲同学所做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②证明有胶体生成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③现有以下两种胶体:胶体和胶体已知胶粒能够净水,则胶粒(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净水18、除杂和离子的检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欲除去粗盐水中的、、,设计如下工艺流程(所加试剂均过量)①粗盐水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语言叙述)②试剂a、试剂b、试剂c依次为___________(填字母)A.溶液、溶液、稀盐酸B.溶液、溶液、稀盐酸C.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D.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③实验室中进行操作x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大量、、、、、、、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Ⅰ.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Ⅱ.取Ⅰ的滤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①由操作Ⅰ确定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②由操作Ⅱ确定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_,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通过以上操作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19、某研究团队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有、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Ⅰ.难溶于水,且不与稀、反应;Ⅱ.酸性条件下,能将氧化成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____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2)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浸锰”时,转化为,且和按化学计量数1∶1发生反应,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浸锰”过程中还发生反应:,该反应氧化剂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经过滤Ⅰ后,溶液中所含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5)将所得产品(高纯)12.0g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共产生4.4g,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产品中碳酸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冰为,为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B.干冰为固态,为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有机物,B错误;C.可燃冰为,属于有机物,C正确;D.水晶(),为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有机物,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不属于胶体,消毒用的酒精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AgI胶体,有色玻璃,雾属于胶体,则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消毒用的酒精,A项正确;答案选A3、答案:D解析:A.是特定反应的催化剂,A项错误;B.难溶于水,B项错误;C.是特定反应的氧化剂,C项错误;C.属于氧化物,D项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钙化时经前一步反应生成的分解生成与,反应为分解反应,B不符合题意;C.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整个过程未发生置换反应,C符合题意;D.与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A.NaCl可用作调味品,A正确;B.生理盐水是0.9%NaCl溶液,不能用于配制生理盐水,B错误;C.可用作补钙剂,C正确;D.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可用于焙制糕点,D正确;故选B。
6、答案:D解析:设M离子的电荷数为x,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可得:(+3)×2+(−2)×4+(+3)×1+x=0,解得x=-1,则M离子可能为氢氧根离子或氯离子,由离子共存可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铝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可知,M为氯离子,故选D项正确7、答案:D解析:A.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B.CuO→Cu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B错误;C.化合价不变,不需要加入氧化剂,C错误;D.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B.2个与2个反应,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2个Cl各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2个Cl各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B正确;选B9、答案:D解析:混合气体中、为酸性气体,能被NaOH溶液吸收,再将剩余气体、CO经浓硫酸干燥后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O与CuO在加热时发生反应为,而不发生反应,因此最终剩余的气体是和,D正确,答案选D10、答案:B解析:A.遇石蕊变红的溶液,说明是酸性溶液,无法大量共存,A项错误;B.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与、、、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C.与、均无法大量共存,C项错误;D.在溶液中显浅绿色与D项前提不符,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C解析:A.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足量,引入新杂质,A项错误;B.向(KCl)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引入新杂质,B项错误;C.()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除去,过滤除去Fe、Cu混合物,C项正确;D.固体中混有铁粉,加水溶解,Fe与发生反应,消耗有效成分,不符合除杂原理,D项错误;答案选C12、答案:A解析:A.a=c=b=4,在反应中M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2价变为反应后的+3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是还原剂,A正确13、答案:C解析:A.稀硫酸不与Cu反应,稀硝酸能与Cu反应,氧化性:稀硝酸>稀硫酸,A项正确;B.;途径②为分步反应,Cu先与加热条件下生成CuO,CuO再与70%反应生成,不产生空气污染物,体现环境保护的思想,B项正确;C.根据三个途径涉及的方程式分析,若生成等质量的,途径①3~3,途径②3~3,途径③6~3,故①=②<③,C项错误;D.途径①、②、③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