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综 Word版 含答案.doc
18页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命题组成员: 生物:九江同文中学,赣州三中,鹰潭一中 化学:吉安白鹭洲中学,景德镇一中,鹰潭一中 物理:新余四中,贵溪一中,临川二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Rb 85.5 I 127 Pb 20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必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必定引起细胞的衰老 C.细胞中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必定引发细胞癌变 D.细胞中自由水的大量减少必定引起细胞的凋亡2.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专家支招防范禽流感措施之一是,禽肉蛋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7N9型禽流病感毒可以用活的鸡胚来培养 B.由题干可知该病毒持续高温下会失活,不再有侵染能力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免疫反应 D.治疗时不能使用抗生素,但可以给患者服用干扰素 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4.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5.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实例或现象推测或解释A给家兔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明显减少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消耗等量的食物,小白鼠的净增长量低于青蛙变温动物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多于恒温动物CHIV侵入人体后能破坏T细胞,艾滋病人往往死于其它病原体感染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D袁隆平利用野生型水稻改造水稻品种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6.图甲表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乙表示血细胞计数板一个中方格的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酵母菌可产生CO2的场所是②、③,产生酒精的场所是③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需要经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才能转运到细胞外 C.图乙中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中格中有酵母菌23个 D.计数操作时,应先往计数室滴1 mL培养液,盖上盖坡片后再镜检7.下列有关分类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由苯制取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②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③碳素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属于合金 ④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都属于氧化性酸 ⑤氨水、醋酸、氢氧化铝都属于弱电解质 A.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⑤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的水解:HCO3-+H2OH3O++CO32-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1molCl2通入含1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D.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B.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22.4L的CO2气体与1mol N2O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2NA D.T℃时,1L pH=6的纯水中,含OH-的数目为10-6NA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一定是通过非极键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软脂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11.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在蔗糖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及酸性B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淀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C硫酸铵溶液滴入蛋白质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蛋白质溶液发生了盐析D苯滴入溴水中并充分振荡,并静置溴水不褪色苯与溴水不发生化学反应12.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TiO2制得1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转移4mol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 2O2- − 4e- = CO2↑ C.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D.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13.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两种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情况下,溶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在B情况下, 溶质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在B情况下, 溶质只有Na2CO3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4.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终于在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如图示),一个线圈A连接电池与开关,另一线圈B闭合并在其中一段直导线附近平行放置小磁针。
法拉第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BA A.当合上开关,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小磁针偏转 一下,随即复原 B.只要A线圈中有电流,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C.A线圈接通后其电流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也越大 D.当开关打开,A线圈电流中断瞬间,小磁针会出 现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同的偏转15. 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m=2kg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C.物体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12N D.在F为10N时,物体的加速度a=2.5m/s216.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并接直流电源若一带电微粒恰好能沿图中轨迹穿过电容器,a到c是直线,由于电极板边缘效应,微粒从c到d是曲线,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微粒( ) A.在ac段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并做匀速运动,cd段电场力大于重力 B.a到c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cosθ C.a至d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D.a至d微粒所受合力一直沿轨迹的切线方向1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边界为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以不同的速度v沿bc方向从b点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关于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速度越大的粒子,其运动时间越长 B.入射速度越大的粒子,其运动轨迹越长 C.从ab边出射的粒子运动时间都相等 D.从ac边出射的粒子运动时间都相等18.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登月器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登月器恰与航天站对接,忽略登月器快速启动和制动时间,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
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 B. C. D.二、 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将S1从2拨向1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只将S2从4拨向3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C.只将S3从闭合变为断开,电阻R2两端电压增大 D.只将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上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20.如图,两个半径均为R的1/4光滑圆弧对接于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的某点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下滑(C点未标出),都能从O点平抛出去,则( ) A.∠CO1O=60° B.∠CO1O=45° C.落地点距O2最远为2R D.落地点距O2最近为R21.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弯成“L ”形,竖直导轨面与水平导轨面均足够长,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均为m、阻值均为R的导体棒ab、cd均垂直于导轨放置,两导体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导体棒cd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以速度v0沿水平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释放导体棒ab,它在竖直导轨上匀加速下滑某时刻将导体棒cd所受水平恒力撤去,经过一段时间,导体棒cd静止,此过程流经导体棒cd的电荷量为q (导体棒ab、cd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且接触点及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导体棒cd受水平恒力作用时流经它的电流 B.导体棒ab匀加速下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