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干教师公开课乌塔.doc
11页骨干教师公开课《乌塔》说课稿张家湾中心小学 黄彩霞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3、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为学生制作专题性学习网站,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说教法学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三、说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检查生词情况: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交流一:1、孩子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馆里初识乌塔,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交流二: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交流三:3、你们能向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8、9自然段中乌塔和作者精彩的对话,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自由读课文8、9自然段,想想乌塔的说法对不对?指名读第8自然中乌塔说的话。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是什么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好交流四:5、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老师觉得乌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看法,乌塔还和作者说了什么?读节9自然段6、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把第9自然读好师读作者的话,生读乌塔的话同桌练读,对话形式一直到会背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四)、拓展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预想:正方 反方要求两人一小组讨论、汇报3、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小结: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四、说板书设计: 经 验 丰 富 乌 塔 热 情、自 立 独立自主 亲 自 体 验 热爱生活 骨干教师公开课《乌塔》教学设计张家湾中心小学 黄彩霞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检查生词情况: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交流一:1、孩子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馆里初识乌塔,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交流二: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交流三:3、你们能向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8、9自然段中乌塔和作者精彩的对话,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自由读课文8、9自然段,想想乌塔的说法对不对?指名读第8自然中乌塔说的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是什么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好交流四:5、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老师觉得乌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看法,乌塔还和作者说了什么?读节9自然段。
6、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把第9自然读好师读作者的话,生读乌塔的话同桌练读,对话形式一直到会背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四、拓展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预想:正方 反方要求两人一小组讨论、汇报3、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小结: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五、板书设计: 经 验 丰 富 乌 塔 热 情、自 立 独立自主 亲 自 体 验 热爱生活 《乌塔》教学反思张家湾中心小学 黄彩霞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这对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想意义方面都让我班学生感到新奇、兴奋。
故对这篇课文的读书积极性相当高,可以说是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自然收获也相当多无论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还是审美的乐趣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学完课文后,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辩论会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正反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之战” 正方认为只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一人外出旅游,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乌塔真勇敢,让人好佩服;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乌塔是那么自由,离开爸爸妈妈的管束,像小鸟那样飞出去了哪像他们除了学校就是家,活动的空间那么小,简直是井底蛙,笼中鸟;什么时候他们也像乌塔那样出去走走,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担心呀!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虽说乌塔有自己赚点钱,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 好一场唇枪舌剑,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词语今日,我重温此语,倍感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