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礼貌用语及其文化蕴涵研究.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179561
  • 上传时间:2021-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雪美:中国古代礼貌用语及其文化蕴涵研究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人们在交 往中十分讲究谈吐文雅、举止有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整套的礼仪习惯而这种传统的 风俗习惯在汉语词汇的运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说是汉民族礼 仪某种程度上的文化缩影,历代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谦词、敬词、婉词等礼貌用语,影 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一,古代礼貌用语举例《礼记•曲礼上》:“礼,自卑而尊人"含有平庸卑下之义的词语用于自称时,即为谦词;含有尊敬美誉义的词语用于对方时,即为敬词;在某些场合为避免说出不文雅、 不吉利的话语,要使用婉词总之,在不同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具体如下:(-)谦称谦称,与“尊称”对言,是指用谦卑的言词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谦词多 属贬义词语,因此,用作谦称的词,多为卑、贱、愚、拙、贫、寒、微、小、浅、薄、鄙、敝、末等含有谦意的词,可分为如下几类:1、谦称自己的亲属:主要由“家“舍”构成“家”可用在称谓词前,谦称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同辈谦称自己长辈的,如“家 祖”,谦称自己的祖父;“家父”、“家严”、“家尊”、“家公”、“家君”、“家府”、“家大人”, 谦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谦称自己的母亲等。

      谦称自己同辈的,如“家兄”, 谦称自己的兄长;“家姐”,谦称自己的姐姐家”的用法要注意两点:第一,用于谦 称自己的同辈时,只能谦称同辈中的年长者谦称同辈中的年幼者,不能用“家应 该用“舍”如“舍弟”、“舍妹气这大概是唐以后形成的通例,魏晋时期不拘此限第 二,称他人的亲属不能冠以“家”字,如不能说“你的家父”、“他的家父”,称他人的 亲属应该用敬词⑴“舍”虽然也用于谦称自己的亲属,但有别于“家其一,“舍”只能用于谦称同 辈亲属中的年幼者,不能用于亲属中的长辈或同辈中的年长者如不能说“舍父”“舍 兄”其二,可谦称自己的亲戚,如“舍亲”2、谦称自己寡德少善、愚昧无能:孤、寡、不谷、愚、拙、蒙、不得、不才、不这一类谦词主要用于谦说自己德行、才能、智力,多是自我贬低其中“孤”、“寡”“不谷”专用于王侯的谦称,《老子》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 自谓孤、寡、不谷疽其他为一般的谦称愚”独立使用,为说话的自称词,意为自己 比别人笨,没有对方聪明,以此表示自己的礼貌多作句子的主要成分,通常译释为现 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气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愚”同说话人的自称词(“兄”、“弟气“姐”、“妹”等)以及说话人自身主张、 意见等名词连用,构成定语与中心词关系的偏正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

      例如:(1) 余山三兄大人阁下:……愚弟高翔麟顿首上高翔麟《致裕泰》)(2) 臣效愚计,大王无用,是以臣无以效大王,愿自请而去《战国策•秦策五》) 例(1)中的“愚弟”是同辈之间的年幼者谦称自己,有时也谦称“小弟”例(2)中的“愚计”可释为“计策”,这类谦词“愚”多用于平辈中年幼者对年长者,晚辈对 长辈,婢仆对主人,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3、 谦称自己地位卑贱或才学浅薄:臣、仆、卑、鄙、贱、奴、贫、寒、敝、薄、 陋、浅“臣”“仆”用于一般人自称,例如:“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隐公元年》, 臣:郑国大夫公子吕自称)“仆虽不敏,数奉教于君子矣司马迁《报任安书》,仆: 司马迁自称)再比如“老朽”、“老拙”、“老迈”是老年人的自称;“卑人”、“鄙人”、“敝人”、“小 人”,都是男子谦称自己;“贱生”、“小生”,读书人谦称自己;“贱妾”、“小妾”、“婢子”、 “老妇”,妇女谦称自己;“贫舍”、“寒舍”、“敝舍”、“小房”,是谦称自己的家宅;“卑 意”、“鄙意”、“鄙见"、“陋见",是谦称自己的意见;“贱恙"、“贱荷”,都是谦称自己 的疾病;“鄙躯”、“贱身”、“贱躯”、“薄身”、“薄躯”、“陋身”、“陋躯”,是谦称自己的 身躯或自谦;“鄙心”是谦称自己的心意;“鄙见”、“浅见”则是谦称自己的见识;“薄 才(材)”、“陋才”是谦称自己的才学……4、 谦称自己的行为使对方蒙受了屈辱:辱、屈(曲)、枉这一类谦词是表示对方加于自己的行为,使对方蒙受了屈辱。

      这几个谦词有一些共 同的特点:(1)在词义上都有屈辱、枉曲的意思2)都是副词性谦词,主要用于修饰 动词,如所修饰的动词意义相近,谦称的语意也基本相同如“辱临”、“辱到”、“屈临”、 “枉驾”、“枉顾”、“曲临”等,都是敬称对方屈尊光临这类谦词也有相异点:虽然以 修饰它词为常,但是有的有时可单用,如“辱”、“枉苏轼《次韵高要令刘峡山寺见 寄》:“喜有新诗辱柳宗元《答贡士元书》:“前时所枉文章疽“辱”、“枉”的后面虽 然没有所修饰的动词,但是仍含有“辱赐”的意思5、其他还有一些谦词,最初是出自某个典故,如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拙荆”、"荆 妻,,、“荆室气“荆布,,、“荆妇,,、“荆人,:这是出自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荆钗布裙的典 故谦称自己的病为“负薪”、“采薪”,是出自《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 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疽”谦称自己的情意或所献微不足道为“芹意”、“芹 诚”、“芹献”、“芹敬”、“芹曝”、“献曝”、“献芹”,这是出自《列子•杨朱》中的一个 故事,说一个农民把自己认为最美味的胡豆、草果推荐给富人品尝富人“取而尝之, 蛰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后用以谦称自己所献的微不足道,且不一 定中对方的意。

      谦词中像这类出自典故的也不少二)敬称敬称,即“尊称”,与“谦称”对言第二人称的礼貌式杨伯峻《中国文法语文 通解》第四章:“人类的交际有相当的礼貌,这礼貌表现在称呼上面,于是我们的代名 词又有谦称、尊称两类谦称用于自称,尊称用于对称敬词,在数量上要比谦词多 得多1、对他人的尊称:公、君、子、先生、足下、夫子、卿、吾子、陛下、阁下、殿 下、麾下对一般人尊称用“公、君、子、先生、足下、夫子、卿、吾子”;称君王用“陛下”; 称太子、诸王用“殿下”;称高级文官用“阁下”;称高级武官用“麾下气具体举例如 T:“公”,用于敬称,不受尊卑限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睢详死,即卷以簧, 置厕中……睢从黄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这是范睢在难中称看守 的人为“公二乂《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 城吾皆己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这是汉高祖称臣下为“公“公”,前如著有姓氏,也是表示对人敬称《汉书•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诗》 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 之,未得立中公”,名培;“韩生”,名婴;“毛公”,名总同是为《诗经》训诂,《汉 书》作者对辕固径称其名,对韩婴称韩生,而对中培、毛装敬称之为中公、毛公。

      子”,单用或用在姓氏前后,表示敬称老师或男子如《论语•学而》:“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敬称子"前加姓氏,也是表示对 人的敬称,如“孔子”、“老子”等主要用于敬称对方一般单用,相当于“您二在对话时,上下都可敬称对 方为“君”《史记•张丞相列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这是上敬称下为“君二 《战国策•齐策四》:“狡免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这是下敬称上为“君二“先生”,用于对他人的尊称,如《战国策•齐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 见之疽“先生”孟尝君对冯谖的尊称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乐毅《报燕惠王》:“恐伤先王之明, 有害足下之义,故循逃走赵后专用为同辈的敬辞足下”之称,有研究者认为始于 春秋时晋文公称介之推刘敬叔《异苑》卷十:“介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 木哀嗟,伐而制履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2]“陛下臣下对帝王的尊称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 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殿下”,汉代以后对太子、亲王的尊称谢庄《庆皇太子元服上至尊表》:“伏惟 皇太子殿下,明两承乾,元良作贰。

      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事 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汉之前未闻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 称之,百官泊东宫官,对皇太子亦称之今虽亲王亦避也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 “然秦制独天子称陛下,汉鲁有灵光殿,而司马仲达称曹操,范缜称竟陵王子良,皆曰 殿下,则诸侯王汉以来皆通称殿下矣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 至今循用之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也常用于书信中,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 侍从者而告语之《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因卑以达尊之 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疽今多用于外交场合唐•赵璘《因 话录•徵部》:“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 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宋•王安石《上曾参政书》:“伏惟阁下垂听而念下焉,使 天下士无复思古之君子,而乐出乎阁下之时•疽⑶乂如:尊敬的总统阁下麾下”,犹言在主帅的旗麾之下,即部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 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旧时亦用为对将帅的尊称,书信开头如“XX麾下”、“XX 麾鉴”2、对他人尊崇恭敬仰慕:令、尊、恭、敬、谨、奉、拜、请这类敬词一般不单用,主要用在相关的名词前,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或事,当它们和相关的词搭配时,所表示敬意常常是相同的。

      如:令慈、令堂、令萱、尊慈、尊堂、尊萱——敬称他人的母亲令妻、令室、令倒、令阁、令正、尊倒、尊阁、尊嫂、尊夫人——敬称他人的妻子尊姓、尊名、尊号、尊讳、尊字——敬称他人的姓名字号尊颜、尊仪、尊范、尊容——敬称他人的容颜仪态尊庚、尊齿、尊寿——敬问他人的年龄尊府、尊富、尊斋、尊宅、尊居、尊门——敬称他人的住所恭请、敬请、拜请、奉请 表示邀请的敬词敬贺、敬祝、奉贺、奉祝——表示祝贺的敬词敬迓、拜迎、奉迓——表示迎候的敬词敬白、敬启、敬告、谨白、谨启、谨告、奉白、奉告——表示告语的敬词敬呈、敬上、谨呈、谨上、奉呈、奉上——表示递上的敬词敬劳、敬问、敬谢——表示感谢的敬词拜央、拜求、拜恳、奉央、奉求——表示请求的敬词拜谒、拜访、拜望、拜会——表示拜见的敬词幸承、幸蒙、惠蒙、光膺——敬称受人眷顾光临、光顾、光贲、惠顾、惠临、幸临——敬称对方来临惠赐、惠妣、惠赠——敬称对方馈赠赏光、赏脸——敬称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三)婉称3、因他人的赏光而感到荣耀幸运:幸、惠、赏、光、宠这类敬词,是副词性敬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方施加于己的行为,多指对方对自己在精神、物质上有所给予,或光顾来临等方面,对自己是一种恩荣。

      如:古代人对言语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因而对能降福除祸的词语产生禁忌,对人名、 朝代名、部族名、图腾名给予避讳,对犯忌触讳的事物采用委婉的说法后来,委婉的 使用场合有所拓展,不仅仅局限于犯忌触讳的事物,而且对不愉快的事,不便直接说的 事,都可以用委婉的表述方法委婉主要指对人死的婉称死,是人们最忌讳的事情所以,在古汉语里,关于“死”的禁忌委婉语是很多的其分类如下:1、 不同等级的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