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光华-嫡系将领抗日英雄生平简述.pdf
4页1 中央军 嫡系将领 黄光华 生平简述 黄光华 1892年出生,家住桂林市,祖籍安徽凤阳,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曾参加粤军第一师、任黄埔军校教官、参加北伐,出任第一集团军 32军副军长、军长,国民政府军委高参,广西桂林绥靖公署主任,陆军中将 ,第 28枚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抗日民族英雄,解放后任中共广西桂林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国民党爱国民主进步人士 早年人安徽陆军小学, 南京第四陆军中学1911年辛亥革命时,黄光华离开南京陆军中学参加反清革命,迁往广西桂林,任南方革命军讲武堂教官 1912年 7月 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 备学校,1913年 7月 与同学刘峙等南下广州,参加二次革命,后返校 1914年 8月 升入保定军官学校 第二期 1916年 5月 毕业后南下广州任革命军参谋 1917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南方革命军第一 军第一师 , 与 第一师的 李济深成为结拜兄弟 随后参加两次粤桂战争、两广统一、两广革命根据地正式成立 1922年参加组建桂林北伐大本营,随后又参加一系列保卫两广革命根据地的战斗 1923年经结拜兄弟李济深介绍加入国民党组织 1924年 与 同学张治中 应蒋介石之邀 任黄埔军校教官,隶属于教导团、教导大队。
1926年参加北伐,隶属于蒋 介石直接控制,何应钦任军长的第一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形成了以第一军为首的八个国民革命军,北伐军首先进入湖南、江西,当部队打到沪宁地区时,国民革命军得到空前壮大,第一军在进军中大量收编部队,进行扩军 1927年黄光华师长 的暂 编第一师被扩编为 32军,黄光华任副军长,钱大钧任军长 1928年部队进行整编,黄光华率领 的 32军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 2 1930年因裁军问题,引发中原大战,各地方 实力派纷纷起兵倒蒋,嫡系将领 黄光华率兵应对倒蒋派,与桂系作战,李宗仁战败,归顺中央,然后又联合 向北进军……,收复了西北军、晋军 1931年全国军队进行整编,西北军改编为 29军, 晋军商震部被编入 32军序列, 黄光华任 32军副军长兼 139师师长中原大战以蒋介石中央军获得完全性胜利而结束,巩固了国民革命军中央政权 1933年 3月,黄光华率兵北上支援长城抗战,接到夺回长城要塞冷口关的命令 九一八事变以后,热河省主席汤玉鳞闻风弃城而逃,敌人长驱直入,占领热河,此时,冷口已经被日寇占领,我军伤亡殆尽,尸横遍地。
黄 光华一马当先,率领部队连夜奔驰,兵分四路,乘敌不备,冲入敌军阵地,只听见喊杀声四起,手起刀落,血肉横飞,我军利用大刀、刺刀、手榴弹与日寇拼杀,使敌军的大炮失去作用黄光华 139师的官兵们,用血肉之躯拼死夺回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长城阵地冷口关,并缴获了许多大炮及坦克、装甲车、枪支弹药无数,还缴获了 1871年起 60年来日本侵略中国之详细地图冷口一战, 139师功勋卓著,黄光华 名震遐迩,成为抗日民族英雄长城抗战冷口关战役是自抗战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性胜利的主动进攻战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就是因此时三关口(喜峰 口、古北口、冷口)肉血抗战而作!黄光华获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升任军长,中央军事委员会 委员 、 军委 高 级 参 谋 长城抗战共坚持了三个月,黄光华 奉命 率领部队 撤回广西于全州、桂林等地休整后 随着 《 塘沽协定 》的签定 , 华北自治,蒋介石只留原西北军改编的 29军驻守华北,维持当地治安 1933年 7月,黄光华应张治中之邀,任剿匪军官训练团短期培训教官 1934年,黄光华奉命驻守兴安县城,以阻红军西进,与李宗仁负责南线拦截,但未与红军正面交战部队在兴安驻军期间,黄光华结识了本地姑娘,住兴安县城有名的美人郑莲英, 1934年 5月,黄光华与郑莲英结婚,举行了极为隆重的文明婚礼,桂乐师管队奏响名曲为 婚礼庆贺,小县城热闹非凡 。
1935年 3月(旧历 2月),黄光华女儿黄日珍出生,同年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真可谓双喜临门,英雄得志 3 1936年 — 1937年,蒋介石国民政府为应付全面抗战的到来,准备组编60个师作战能力强的精锐部队,黄光华被委任中央军官训练团教官,培训中高级指挥官,用于指挥抗日战场,并 与校友徐庭瑶 组建辎重部 队 — 第五装甲兵团第五装甲兵团曾在 全州、 兴安界首驻军,进行训练后用于桂南战役战场抗战全面爆发后,黄光华率 部队参加了有名的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上高会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及桂南战役部署等,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沪宁、广西,云南一带与日军作战 1939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副主任, 作战 参谋团 参谋 长 1941— 1942年率兵入川去重庆,并与商震进行远征军的入缅考察及远征 缅甸 工作 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陆军部驻云南昆明执法总监部总监,西南干训团团副,运输部司令 培训远征军,接收美军援助物资等 1945年,抗战胜利,黄光华随国民政府回到南京 1946— 1948年,黄光华针对内战风声,意志消沉,恨壮 志难酬,与同学张治中在北京极力做一些有益于和平的工作…… 1949年 5月,黄光华回到广西桂林,任广西桂林绥靖公署主任,并为桂林的解放作了大量工作,立下汗马功劳,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解放后,黄光华参加桂林民革, 1958年被选任广西桂林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参加新中国建设,参政议政,直到文化大革命 1965年李宗仁驾机回国,黄光华参加迎接,老友相见,热泪沾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黄光华被抓关押,遭到批斗、毒打,受尽折磨,饥寒交迫、连伤带病,又吐血又 屙血,情形非常悲惨, 1972年 4月 4日 被迫害致死,至 今不知身葬何处! 黄光华的爱妻郑莲英,受尽磨难,挨抓起批斗,跪玻璃,曾一度哭瞎双眼,后愈,到 1980年 11月,终因恐惧症复发,投入冰冷的漓江桥下河中自尽;女儿黄日珍健在,今七十八岁,生有儿女五人(长子:李和政,二子:李和兴,三女:李艳萍,四女:黄飞燕,五子:李和平),黄光华后代已有三十多人, 分别在广西兴安 、桂林 、防城,广东深圳、广州 等地工作, 缅怀先人荣辱,无不默然泪下!…… 黄光华,中央军嫡系高级将领,陆军中将,保定二期身份,革命先驱者,任黄埔教官,培训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具有魔鬼教练之称,极具军 4 人风格,说 话大嗓门,身高 1.72米有余,身材高大,威武雄壮为抵御外晦,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功勋卓著,晚景却甚是凄凉,历史被误写,今予以更正, 使英名 流传后世,昭示后人,弘扬爱国民族主义精神,振兴中华,促进两岸 友好 和平 统一, 实现新时期伟大中国 之梦, 富国强民 ! 2008年黄光华的女儿黄日珍携 子女加入桂林黄埔组织。
部分 摘自《蒋介石大传》、《血肉长城》、《保定军校千名将领录》、《国民党岁月如歌》等 。












